遙遠的後花園——不為人知的中亞史
撰文 胡金倫(時報文化出版第一編輯部總編輯)亞洲太大了,大到地理涵義上有東亞、西亞、中亞、南亞、北亞這幾個名詞。中亞就是指亞洲中部,在地理位置上是指西至裏海,東到中國新疆,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羅斯的廣大區域。根據前蘇聯官方的定義,中亞僅指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當蘇聯解體後,中亞成了現已獨立的五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以及阿富汗等國的總稱。中亞地區主要由游牧民族組成,也是歷史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之地。職是之,中亞被認為是東亞、西亞、南亞、北亞各種民族、宗教、思想的交會之地。由於中亞的幾個共和國因蘇聯解體而被捲上國際舞台時,反而外界對這個區域幾乎一無所知。其複雜的現代歷史發生時遠離世界的注視,不僅事件鮮為人知,消息來源也受到嚴密的封鎖。關於這個區域的專門知識非常稀缺,而外界的觀察者能夠了解當地的管道少之又少。因此阿迪卜‧哈利德(Adeeb Khalid)的Central Asia: A New History from the Imperial Conquests to the Present恰恰回應和回答了上述疑問。
1964年阿迪卜.哈利德出生於巴基斯坦,目前任教於美國卡爾頓學院歷史系,是當代研究中亞史佼佼者之一。他在書中表示當世界不了解中亞國家時,初期出現的反應就是將這些新興國家描述成人造、虛弱、缺乏任何歷史或正當性,而且可能動盪不穩。論者以過去的參照,用陳腔濫調的絲綢之路(Silk Road)和大競逐(the Great Game)等概念來理解中亞新出現的國家,而將異國情調化就是很容易的解決方式。
世人對於中亞的刻板式討論,就是廣袤波動的草原上滿是騎馬的游牧民族、中世紀建築的宣禮塔和穹頂,以及穿著民俗服飾的當地人。要特別說明的是,異國情調化並非西方獨有的現象。1980年代的一部日本紀錄片也為這個區域染上異國色彩,駱駝在空盪的沙漠艱辛地前行的長鏡頭,配上喜多郎的新世紀音樂。現在來自中國的遊客也視新疆為富有異族情調的國內觀光地,而在更廣大的穆斯林世界,撒馬爾罕和布哈拉的名字總讓人聯想到中世紀的富麗奢華,其實與現今的情況相去甚遠。在最盛行巔峰之時,異國情調的觀點將中亞浪漫化但置於歷史之外。而在最沒落衰敗之時,這種觀點讓這個區域成為空白的石板,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刻寫自己心目中的任何事物。
阿迪卜.哈利德認為這種情況或許是無可避免的,在現代歷史時期,中亞都不為外界所見。中亞也是俄羅斯和中國這兩個帝國內遙遠的後花園,甚至連專門研究其一或兩個帝國的人對中亞也幾乎一無所知。冷戰前俄羅斯沙皇制政權和後繼的蘇維埃統治者禁止外人造訪中亞。冷戰結束和蘇聯瓦解後,中亞不再與世隔絕。事實上中國野心勃勃要翻新歐亞大陸的交通運輸和商貿基礎建設的一帶一路倡議中,中亞就占據了關鍵地位。然而,將該區域視為亞洲遙遠中部地帶的看法依然存在。中亞依然默默無聞,位處荒無人煙之地,與外界隔絕或陷入某種時間錯位中,在大眾的認知中是如此,在政治領域更見一斑。這就解釋了外界為何不斷提及絲路,因而讓世人更加認定,了解中亞地區的最佳方式是透過其富有異國情調的遙遠過去,同時強化了一項未言明的假設,亦即該區域的近代和現今發展遠更無足輕重或無趣。
Central Asia強調再也沒有比這更偏離事實的認知了。中亞非但不是時間遺忘之地,也無法讓身處當地的人遺忘時間,中亞是歷史的交叉路口。中亞經歷了現代歷史上的每次波瀾、現代性的每個成就與災難,以及20和21世紀的每個極端。阿迪卜.哈利德的Central Asia,就像打開一把鑰匙,打開讀者應知,而未知的大門!
▌總編選書
Central Asia
作者|Adeeb Khalid
出版|INGRAM INTERNATIONAL INC
▌更多總編特選
☞ 說故事者——是誰寫下那些歷史?
☞ 沒關係,是愛情——韓國名編劇盧熙京唯一散文作品《지금 사랑하지 않는 자, 모두 유죄》
☞ 瑪麗的勝利——從一無所有到跟姊妹們一起打造烏托邦的女性小說Matrix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