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結束工作返家後,身心早就疲憊不已,看著亂糟糟的環境,想試圖打掃卻提不起勁。最後只能看著雜亂的房間想著休息日再來整理,並抱持著煩躁的情緒入睡,腦袋不斷想著今天與明天的煩心事。
有一種說法是,若居住的空間維持整潔,能夠讓心情感到更平靜,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當空間充滿雜物、垃圾時,在感官上會帶來不適外,進而也會影響到當下的心情,逐漸會像房間一樣亂糟糟的,煩躁不安。
《每天把心掃乾淨:35個讓人生好轉的禪式整理術》的作者枡野俊明認為,維護環境的乾淨清爽,能夠除去負面能量,且透過整理清掃的過程,可藉此調整自己躁動不安的內在情緒。因此在書中寫道,打掃除了是物理上的清掃,同時也需要心靈上的清掃,唯有兩者並行,才能夠告別晦氣、消除煩惱,或出更快活的人生。
▌告別晦氣,從打掃開始
若空間髒亂不已,容易造成煩悶的負面磁場。因此定時清掃房間,維護環境乾爽,除了心情能夠平靜外,也能迎來正面能量。
本書透過35個方法,讓讀者能夠告別髒亂環境,活出自在生活。
▊作者
枡野俊明
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住持、庭園設計師、多摩美術大學環境設計系教授。1953年出生於神奈川縣橫濱市的禪僧世家,畢業於玉川大學農學部農學科,在大本山總持寺修行之後,擔任1560年創立的古刹建功寺第十八代住持。
此外,他以樸實、溫暖、充滿智慧的文字,為現代人寫下無數化煩解憂的心靈勵志著作,系列作品全球累積銷售突破百萬冊,並榮登誠品書店年度暢銷書棑行榜TOP3,博客來年度百大暢銷榜TOP4。
打掃居家環境,消除腦內煩悶情緒
圖片來源:皇冠文化提供
很多人以為,打掃、做家事一點價值都沒有,只是在浪費時間,於是將生命全都用在追求財富、名聲與人際關係,為此耗盡心力。但是,如果我們連打掃都做不好,在家裡待得不舒服,就不能把最好的自己展現出來,氣運的流動也會越來越差。這是為什麼呢?
圖片來源:皇冠文化提供
居住環境就是我們內心狀態的寫照,一個髒亂的房間,反映出的就是一個堵塞、充滿煩惱的心靈。相反地,一個乾淨整潔的環境,能讓我們的身心自然地沉靜下來,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出家人每天灑掃寺院,為的就是掃去心中的塵埃,而不只是單純的清潔動作。而且,當我們將打掃視為一種身體活動,不僅能維持居家環境的舒適,還能達到運動效果。此外,在動手做家事的過程中,我們得以在動態中磨練耐心、培養互助精神,並一點一滴地消融煩惱與習氣,慢慢磨練我們的心性,不僅安身、安心,更安家。
▌更多修復焦慮情緒的方法
從打掃過程接納自我,扭轉負面能量
圖片來源:皇冠文化提供
就如同《每天把心掃乾淨》的作者枡野俊明說的,打掃是讓大腦進入「無」的訓練,也是「斷捨離」的最強實踐。打掃的真諦,不是髒了才掃,而是弄髒之前,就要日復一日地清理,因為打掃最重要的不是清潔環境,而是透過整理的過程,來面對、接納並安定自己的心。
圖片來源:皇冠文化提供
其實,斷捨離真正想要改變的,不只是外在「看得見的世界」,更是內心「看不見的世界」。透過整理,我們能重新審視現代生活的便利性,並反思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被物質綁架。你的房間就是你自己,不斷累積的髒污及無用之物,就像無窮的煩腦和欲望,視而不見就會讓心緒堵塞,正視那些看不見的心靈污垢,才能重現自己本來的光澤。而每一次的打掃、洗碗、摺衣服,都是面對自己、接納自己、整理自己的過程。
圖片來源:皇冠文化
人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太多,當我們願意放下物質的執著,甚至連對色身的恐懼都能化解,心靈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當心無所有,就不會執著不需要的東西;當心不執著,就要能掃除那些斷不了、捨不下、離不開的人事物。只要讓蒙塵的心歸零,淨化外在的同時,也同步淨化自己的內在,你就能消除壓力、扭轉氣運,重新找回失去的快樂,並擁有最自在的人生。
✦
▌更多【皇冠文化】系列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