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五大熱門都市傳說,你中了幾個?一起開箱生活中的大小迷信|迷誠品 YouTube
撰文 迷誠品內容中心當我們預感可能會遇到危險的時候,也會下意識地做出反應。很多時候,迷信就是這種習慣的表現,即使知道不太合理,還是會想試一試。本集迷誠品「書送話題」透過街頭訪問,帶大家看看民眾對迷信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內容皆為撰文者觀點,非代表誠品立場}
迷信到底是好是壞?可以用科學來解釋嗎?我們來街訪囉!|書送話題
➤ 一起走訪街頭聊迷信

-街訪過程中,請民眾對常見的迷信問題進行投票
當前資訊爆炸與環境動盪,使得人們常處於高度不確定與焦慮的狀態,而迷信行為有時成為心理慰藉的一種途徑。透過詢問身邊的朋友,我們發現除了聽過「綠乖乖」的故事之外,對大家在迷信上的現象也非常感興趣。因此我們進行街訪,希望深入了解大家對迷信的看法。
觀察近期熱議的話題,還有在生活中頻繁出現的迷信現象,我們整理出五個常見問題,邀請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信仰是否存在於你我身邊。歡迎大家到迷誠品的 YouTube 頻道分享你的迷信秘訣,我們期待看到你們的回應。
• 街訪測試:Q&A
Q1:相信 7/5 預言《我所看見的未來》
Q2:進旅館房間前會敲敲門
Q3:考試前不吃牛肉、不剪頭髮
Q4:不手指月亮
Q5:電腦或機台旁邊擺乖乖
☞ 不妨一起到 》迷誠品 Youtube 最新一集書送話題留言,你相信哪個迷信?

街訪結果顯示,其實大家多少都有一些屬於自己的迷信,尤其是票選冠軍的「進旅館前要敲門」最為普遍,還有第二高的「不要手指月亮」也獲得不少共鳴。多數人表示,這些迷信行為根源於家人的提醒或教育,逐漸內化成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模式。這些迷信的形成,不僅反映了家庭文化的影響,迷信在生活中往往超出信仰的層面,更深植於我們成長的環境與記憶之中。
➤ 科技業的守護神:綠乖乖的神秘傳說

-綠乖乖是科技業的守護神
如果你是科技業的上班族,或是工作時經常使用電腦和各種機器設備,相信你多少都聽過「綠乖乖」這個迷信。據說在 2003 年,就有一篇副刊文章《怕當機?來,放一包乖乖》,記錄了台灣許多企業機房的習俗,像是在機器旁邊放一包綠乖乖,以祈求降低設備故障率。
隨著時間推移,「機器放乖乖」的文化逐漸成為台灣科技業不成文的規定。另外,特別要求必須使用綠色包裝的乖乖,因為綠色象徵「放行」的信號,代表系統可以正常運作。此外,由於大部分的機房內嚴禁飲食,乖乖成為少數能被允許擺放的零食,不僅能幫助工程師減少焦慮,也有助於穩定工作時的心情,因此成為科技產業中的幸運符。
➤ 這樣擺放乖乖,才會靈!

綠乖乖在科技業中,有一套使用規則才能奏效,儘管綠乖乖更多的意義是象徵心理的寄託,但透過遵守這些使用規則,也能讓員工更安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繁忙中穩住心神,下面我們也帶大家看看擺放綠乖乖的三個小撇步。
• 只能選擇綠色包裝的奶油椰子口味
首先,必須選用綠色包裝的奶油椰子口味乖乖,因為綠色代表「順利通過」和「放行」的燈號,象徵機器正常運作。其他顏色如黃色或紅色的乖乖則不適合使用,避免帶來不良影響。
• 過期的乖乖要記得更換
綠乖乖的包裝必須保持新鮮且不過期,建議定期更換,尤其是在農曆新年和鬼月期間,以維持其保護機器的「效力」。
• 不可以把乖乖打開來吃
乖乖應該固定擺放在機器或重要設備旁,不可隨意移動,且絕對不可打開食用,因為一旦吃掉就失去了對機器的守護力量。
➤ 迷信到底是好,還是壞?

迷信小到可以改變生活的信念,大到甚至也能影響人的一生。早在幾年前,台灣首部自製邪教題材電影《咒》探討信仰對人的影響力,儘管這部影劇的題材真的比日常信仰恐怖驚悚的多,但這部片透過個人內心的恐懼,去闡述一個意念,對人的影響有多麼龐大,探討人們的信念如何在現實世界中被運轉。
迷信本身並無絕對的好壞之分,關鍵在於這些信念是否能幫助我們實現更美好的生活。如果某種信念能帶來正面的改變,那麼相信它是有意義的。但若是執著於迷信,甚至可能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我們就應該保持理性的判斷,並以更科學的態度來面對日常生活,避免被情緒過度左右。
➤ 迷信書籍推薦指南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你對臺灣都市傳說感興趣嗎?這本書為臺灣第一本收錄各種都市傳說和怪談的百科專書,本書收錄100則度是傳說及專屬插畫,三位主要作者楊海彥、謝宜安和阮宗憲,執筆耗時兩年,從清領時期地方誌、日誌時期舊文獻,到網路媒體及論壇,全面蒐集並追索這些傳說的起源、背景與蔓延的過程。
書中跨越多個歷史時期,不僅有獵奇趣味的故事,還呈現臺灣社會百年來不同歷史時空下的集體記憶。全書分類包含鄉野山林、猛鬼廢墟、靈異公路、城市狹縫、校園怪談、軍中鬼話、災難記憶、怪奇儀式、謠言異聞及日常禁忌,不僅兼具學術價值與娛樂性,還能從怪談的視角認識臺灣文化與歷史。
☞ 點我線上收藏《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我們為何相信》
本書是由心理學和科學史專家最著名的懷疑論者專家麥可‧謝爾默所撰寫,主要在探討的是為什麼我們人類會相信各種事情?不論是從宗教到陰謀論,還是從政治信仰到超自然現象。作者說,其實我們的大腦天生就喜歡找規律、想故事,這會讓我們形成一些很堅定的信念,甚至不太容易改變。
在書中從「信仰怎麼來的」,還有「大腦怎麼運作」以幫助人類去相信一件事情,甚至是去相信看不見的神祕力量,例如神、來世或外星人,也有提及科學如何幫我們檢驗這些信念的真假。不單單只有深奧的理論,在書中也穿插許多有趣的故事案例,閱讀起來生動易懂。如果你對於相信這件事感興趣,或者知道如何用科學去看待各種奇怪的大小事,相信這本書可以為你帶來啟發。
☞ 點我線上收藏《我們為何相信》
《妄想的力量》
妄想有點像是大腦的小幫手,能讓我們在困難時期有力量,並且不輕言放棄。這本書由行為科學家史都華.維斯所撰寫,主要在說我們有時候會因為出現一些妄想或迷信,像是在書中有提及「過度自信」乍聽之下感覺不太好,但其實適度的自信可以激勵我們去實踐更多的事情。
還有樂觀或悲觀的心態,適當的樂觀可以讓人面對病痛或挑戰時更積極;有時候一些悲觀想法也能讓我們提早避免錯誤。不完美的幻想和有點不切實際的想法,不見得是問題,反而可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生活,挺過難關。
☞ 點我線上收藏《妄想的力量》
《決定版.信念的魔力》
本書是全球最暢銷的勵志書之一,在全球已銷售千萬冊。由美國作家克萊德‧布里斯托所撰寫,與讀者探討「信念」本身有多厲害,甚至是會直接影響人生的成敗。作者分享,只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意志,改變當下信念,就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書裡有很多實用的方法,教你怎麼用「暗示法則」來提升自信和工作效率。像是用心理圖像,就是在腦子裡面想像成功的樣子,幫助你把潛意識裡的想法變成實際行動。教你怎麼設定目標,然後一步步去達成,適合想靠改變心態來提升自己的人閱讀。
☞ 點我線上收藏《決定版.信念的魔力》
▌迷信不迷糊!這些文章告訴你迷信背後的秘密
☞【台味募集】破解8個台灣民間傳說,那些年從小聽到大的迷信故事
☞小心好兄弟找上你!避免7個鬼月旅遊NG行為,在鬼月安穩暢遊各地
☞月老怎麼拜?參拜禁忌與迷信一次看,告別單身獲得良好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