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生活創造×「二地居住」,正常人也可以有兩個家:《未來的設計創造》
撰文 林承毅所謂的「二地居住」,其實從過去的年代早已開始。許多居住在都市裡的富裕層,甚至是中產階級,在經濟有所餘裕,年紀有所增長,或者嚮往田園生活,或者希望給小孩一個不一樣童年,進而在鄰近地區鄉間購買二居地,從此就有更多的理由過著週一五城市、週六日某度假地的兩地生活樣態。
這樣的模式看似合理,也有不少前例,但運作下來,多半隨著人的天然惰性,產生效應遞減。最終,嚮往的二地居,反而成為一種負擔,而開始自我懷疑:想要度假,想要找個調適的轉換,為什麼需要養一棟新的居住地?而我想其中關鍵,在於起心動念的心態及目的,如同「要喝牛奶真的需要養一隻牛?」的譬喻。而這樣的二地居,成為一種有理念但無實踐力的玩意,無法真正變成可行的生活模式,終將淪為時代的歷史記憶。
妥協於工作或親族義務的二地居
另一種二地居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單身赴任」。
在過去台鐵緩慢且沒有高鐵的時代,必須前往外地工作的人,被迫採取現地居住的模式,這算是一種出自於不得不之下的妥協,因此居住兩地成為一種必然,但真的能把兩地都當成地盤嗎?其實有點困難,尤其在歸心似箭,且未建立在地認同之前,懷抱旅居的心態,讓這樣型態的二地居,成為一種折衷存在,多伴隨著任務結束,就會與該地劃上句點。當然這樣的模式,隨著交通更加發達,幅員不大的台灣,多處地方一日可及,所以二地居風氣逐漸消逝,也算是一種時空環境下的無奈情況。當然還有一種二地居住,是出自於血緣親族的牽掛,為了家人,必須要兩地跑,善盡義務,純粹是種功能性上補足的必然。
二地居新趨勢:流動創生
而近年來,隨著社會環境及生活型態改變,「流動」的門檻降低,還有一種二地居住正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一位知名的攝影師,因為家庭因素,需要返鄉,因此他開始過著兩地的生活,一半時間在台北接案,一半時間返鄉照顧家人,順便與故鄉的青年串聯,對他而言,這樣的模式,不僅讓他感到平衡,也可思考未來的發展機會,故鄉不再如同過去一樣不堪,城市也不見得完全美好,往返兩者之間正可探索新的可能。一位即將退休的資深工程師,進入中年之後,開始對於故鄉產生依戀,但無法放下城市中的生活,所以轉身成為假日的創生一族,用他可以的方式來投入故鄉的活化行動,而這,會不會是一種未來的流動創生?
排解返鄉定居的不確定性
當「地方創生」被視為一帖解救地方遭受高齡化、少子化襲擊的解藥,關鍵的問題解決,就是期待人口可有效從城市回流地方,讓青壯人口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透過返鄉安居建立新天地,從而補足地方因衰退所日益欠缺的勞動力。但地方真的有機會嗎?回去真的能生存下來嗎?真的需要放棄都市的工作,一生懸命地放棄一切返鄉嗎?這其中的不確定性,該如何排解,也許就從二地居住開始。
當你猶豫著要不要放下一切、走向返鄉之路時,或許可以先嘗試在兩地生活,享有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僅找到平衡,也能更有氣力的全力以赴。這樣的選擇,讓返鄉不再成為一種障礙,而是一種可行的浪漫,並隨時得以轉換。
✑「二地居住」激發城鄉間的流動創生
✑迷誠品Podcast EP040|你與理想生活的距離,其實不遠!試試「二地居」生活,質感與精神同步擁有
▌撰文者簡介|林承毅
是一位有著無比好奇心的路上觀察家、憧憬未來世界之趨勢研究家、信仰人本精神的服務設計顧問,也是投身公共議題推動的創生倡議者。
正式職稱為林 事務所(HAYASHI office)執行長&服務設計師,致力於體驗設計方法,透過專案、顧問、諮詢協力企業及組織。
對教學有熱情,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及國立清華大學;對青年實踐有愛,協力各政府部會及縣市政府,推動社會創新、體驗設計、地方創生、社區營造、文創藝術等議題;對國家發展有責,投入地域活性化及地方品牌等地方研究之倡議及實踐,協助台日各地政府及民間組織進行創生推動。
2020年起,積極倡議關係人口、流動創新及二地居,2021年提出郡創生及城鄉對流關係,2022年開始期待以「未來創造」四個字,聚焦關鍵議題,為台灣未來之安居樂業發展而努力。歡迎加入「未來創造塾」的行列!
✦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果力文化】
☞以駐鎮設計師自許,打造創造性工藝產地—— 新山直廣
☞始祖級設計師,為地方找回元氣、找回風景—— 梅原真
☞不斷辯證,創造明亮直白的設計—— 小板橋基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