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充滿圓點、顏色鮮豔的裝置藝術,大多人都會聯想到當代藝術大師草間彌生的作品,而她的創作非常具有個人特色,擅長利用讓人眼花撩亂的色彩,帶領觀眾進入她眼中所看見的世界,讓人驚豔不已。
睽違9年,草間彌生將於2024年12月21日(六)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帶來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個展——《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展覽將延續至2025年5月4日(日),展示近70件精選作品,涵蓋繪畫、拼貼、版畫、雕塑、行為藝術、錄像等多種藝術形式,讓觀眾一探這位當代藝術傳奇的創作歷程。
此次除了展示草間彌生藝術生涯中經典的創作外,也會公開從未在臺灣展示過的自畫像以及繪畫作品,讓觀眾回味壯觀創作時,也能感受全新作品帶來的震撼與共鳴。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經理人八分生活,首圖取自首圖取自經理人八分生活}
草間彌生的藝術時代崛起
圖片來源:MoNTUE北師美術館
高齡96歲的藝術家草間彌生,從日本長野縣的鄉村小鎮走向國際舞台,早已成為當代藝術史上最具影響力與顛覆性的人物之一。草間彌生的作品以鮮明的圓點、網狀圖案和夢幻色彩聞名,跨越繪畫、雕塑、行為藝術、大型裝置等多元媒材,並在時尚與流行文化中引領潮流。
草間彌生自1957年移居美國紐約後,迅速在前衛藝術圈嶄露頭角,並與安迪・沃荷(Andy Warhol)、克萊斯・歐登伯格(Claes Oldenburg)等知名藝術家齊名。透過在公共空間和私人領域進行的巨型裝置與行為藝術表達對社會、身體與心靈的觀察,尤其在60年代紐約的行為藝術圈掀起一股「乍現」(happening)的藝術浪潮。
草間彌生的藝術主題往往觸及反戰、性別平權、精神疾病與愛等議題,這使草間彌生的創作帶有強烈的社會反思和個人情感。
▌窺探更多大師的藝術作品
從展覽看見草間彌生的創作軌跡
圖片來源:經理人
台灣與草間彌生的藝術緣分,始於1998年的台北雙年展。
當時,草間彌生受邀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庭展出巨型裝置《圓點的強迫妄想》,這件作品由7個帶有黑色圓點的螢光粉紅氣球組成,強烈的視覺衝擊與公共空間的對話,讓這場展覽成為草間彌生與台灣藝術圈首次深刻接觸的重要里程碑。
此次展覽也是草間彌生大放異彩的1990年代的重要組成部分,草間彌生於此期間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並舉辦了多場國際大型回顧展。
此次於北師美術館舉辦的《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覽,正是奠基於草間彌生與台灣藝術長達數十年的深厚連結。展覽將以重製的《圓點的強迫妄想》開展,並展示草間彌生自1951年到2005年間的代表性作品,讓觀眾能夠重新審視這位藝術家從紐約到返日的創作轉變。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區4大亮點搶先看
圖片來源:經理人
此次展覽由 4 大主題區域構成,分別為「草間的綻放」、「圓點.原點」、「草間的蟄伏」與「Love Forever」,4個子題將草間彌生多元且富有生命力的創作脈絡一一呈現。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區亮點一:草間的綻放
圖片來源:經理人
專注於1985年至1990年代間草間彌生在國際藝術圈的重生與崛起,展現其受邀參加國際藝術展覽的多件大型裝置與軟雕塑作品。
此展區包括了草間彌生的經典作品《花》與《幻影的彼方》,這些作品不僅以壯麗的視覺衝擊吸引觀眾,也表達出草間彌生對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與對人類情感的探索。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區亮點二:圓點.原點
圖片來源:經理人
以時光迴廊的形式回溯早期創作,揭示草間彌生代表性的視覺符號——圓點的誕生。草間彌生自幼年便飽受精神幻覺困擾,這些幻象在草間彌生的藝術中成為創作的原點,象徵著無限、宇宙以及個體與世界的對話。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區亮點三:草間的蟄伏
圖片來源:經理人
聚焦草間彌生1973年返日後的心理轉變。經歷紐約時期的精神壓力與創作困境,草間彌生回到日本後經歷了一段沉靜期,這段時間的作品充滿對自我存在與生命狀態的反思。
展區將展示草間彌生當時的平面作品,包括多件以粉彩、墨彩和拼貼技法完成的創作,這些作品流露出內心的掙扎與孤獨,象徵著草間彌生在藝術與現實世界之間的掙扎與調和。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區亮點四:Love Forever
圖片來源:經理人
聚焦於草間彌生於1960年代紐約的行為藝術作品,這些作品挑戰社會規範,探討了反戰、性別、身體與愛等議題。
透過《花強迫(非洲菊)》行為錄像與《無題(彩繪上衣)》等珍貴紀錄品,觀眾得以一窺草間彌生當時在藝術圈內如何打破常規,以激進手法挑戰社會與自我認知。
首次展出未在臺公開創作
圖片來源:MoNTUE北師美術館
除了草間彌生的經典作品外,這次展覽也將展示許多台灣觀眾前所未見的珍貴創作。包括草間彌生早期的自畫像《自畫像》(1953),這幅粉彩與墨水的作品,展現了草間彌生當時內心的孤獨與自我探索,還有充滿實驗性的作品如《花強迫(非洲菊)》行為錄像(1999),以壯觀的圓點環繞人像與周圍環境,試圖抹除物我界線,探索個體與世界的融合。
此外,大型裝置《幻影的彼方》(1999)與極具爭議的《性的強迫妄想》(1997)也將首次在台灣展出,這些作品充分展現了草間彌生如何將私密的情感經歷轉化為普遍的視覺語言,將身體、性別和社會壓力以獨特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
圖片來源:MoNTUE北師美術館
此次北師美術館將採取「預約時段售票制」,觀眾需於購票時選定參觀日期與時段,以避免參觀環境過度擁擠,確保展覽品質與體驗。
首波早鳥票將自2024年10月1日中午12:00起限量開售,票價為300元(原價380元),可透過時藝多媒體官網或KKDAY平台購買。展覽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的10:00至18:00,周一以及除夕與初一期間休館。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展覽資訊
展期:2024.12.21~2025.5.4
地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 134 號
▌收藏草間彌生的作品
草間彌生在臺第一本圖像式自傳,當中以流暢且鮮豔的色彩展現草間彌生眼中獨一無二的世界。
藉由圖文深入了解創作家內心的深層想法,以及與其創作的激盪,更能深刻體會作品的每一細節。
徜徉在草間彌生打造充滿幻想的迷幻世界,激發不同的想像與共鳴。
▌看更多經理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