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生的不同變化,找到適合的溝通方式——音樂人鄭焙隆、極簡生活家Kasin
撰文 鄭焙隆、Kasin分享者1:鄭焙隆
「來吧!焙焙!」樂團詞曲創作、主唱和吉他手,同時也是政治哲學研究人員。
Q. 最常遇到的溝通場合及狀況?會先做事前準備嗎?或是提醒自己在互動時,要留意的注意事項?
焙隆:我想,應該是在討論工作事務時,會需要比較精準和高強度的溝通。這包含演出前的共同發想、練習間空檔的簡短討論,以及其他各種細項的確認及調整。在與別人溝通之前,我會事前在腦子裡先琢磨一下子,儘量把提出議題的方式、可能的進行方向與我自己的態度和偏好都先想清楚。如果是自己要主導整個溝通的議程,我會時常提醒自己要掌握好節奏,有時候必須要很專注地解決重要的問題,絕對要儘量避免溝通失焦;另一些時候則要想辦法緩和氣氛,適當地暫停討論,也讓其他人放鬆一下心情。因為我是比較沒有耐性的人,我也常常需要提醒自己,不要因為想快點得出結論而忽略掉細節。
Q. 會透過哪些工具或技巧,輔助溝通過程更為順暢?
焙隆:如果是比較直截了當的事情,我喜歡把要點和關鍵字先條列在電腦和手機的備忘錄裡。如果有需要把我的想法完整說清楚,我會打開一個文件檔,像是寫一篇論說文一樣,把我考慮到的理由和可能期望,仔細寫下來。
思考宣傳影像素材的筆記(圖片提供:鄭焙隆)
Q. 音樂人、爸爸、博士生,在不同角色上曾獲得什麼養份,對於與人的溝通上產生變化?
手機畫面(圖片提供:鄭焙隆)
分享者2:Kasin
現於出版社擔任編輯,同時為極簡生活家、弓道貳段學習者,並在「Kasin|簡單生活誌」分享生活中正在實踐的計畫:早起、手寫字、不消費。
Q. 最常遇到的溝通場合及狀況?會先做事前準備嗎?或是提醒自己在互動時,要留意的注意事項?
Kasin:我自己屬於慢熟、內向的個性,如果以現在流行的人格特質來說,我是屬於高敏感的人(分數達124分),十六型人格裡是INFJ,從小到大,都有人跟我說:「真的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在一群人裡,我往往是最靜默的人,也許是因為需要時間思考、顧慮很多,所以很容易錯過話題,或者怕說錯話而選擇不說,朋友或長輩也跟我說:「問你話的時候,不要靜默,要回應啊!」其實我並不是不回應,而是還沒想到要怎麼回答,或者沒有獲得充分的資訊,暫時無法做出判斷。尤其對打電話感到恐懼,曾經為了打一通餐廳預約電話,花了至少一小時做心理建設,是不是很誇張。
如此不善言辭,也讓我感到不自信,更何況大學還是念廣播組。後來知道,我害怕的是未知感、無法即時反應的情況,所以事前準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怕講電話,就先擬稿,錄節目不知道要講什麼,打逐字稿,面對訪問不知道要說什麼,那就要備妥訪綱我可以先行準備,要上台報告,就多練習等等,一次又一次習慣了之後,在遇到需要口說的場合,就比較可以正常發揮了,甚至還會被讚揚說,很有台風、很穩,殊不知內心挫得要命。不過,放鬆的時刻,像是跟好朋友聚會,還是會自在做自己,安靜一點,朋友也都習以為常了,還會覺得我是個很棒的聆聽者呢!
互動的場合,我學著提醒自己不要靜默,不要成為句點王,我的方法是遇到資訊不足的問題時,那就反問回去,直到獲得所需的資訊。若是跟比較不熟的朋友見面,在不知道要問對方什麼、有什麼好聊的時候,可以先從聊自己開始,再從對方的回應中延續話題。
Q. 會透過哪些工具或技巧,輔助溝通過程更為順暢?
Kasin:我知道文字和圖像是我的強項,所以想說一件事,多半使用這樣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麽我會持續經營部落格和社群媒體的原因之一,這是屬於我的發聲管道。經營自媒體除了是記錄生活,也是在跟讀者和陌生人的溝通,我的文章多半很長,而且會搭配許多照片,甚至手寫說明,來幫助讀者進入情境,原先只是做自己擅長或者突發奇想的事(比方說閱讀手帳),後來這也成了我的特色。
拍攝自己的手帳頁面(圖片提供:Kasin)
在工作的情況,通常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或達成目的而溝通討論。如果是比較複雜的事情,有需要跟同事或主管討論,我通常會先條列大綱,列好問題點或原因、我覺得可以怎麼做(行動)、我的意見等等,先以信件或即時通訊把溝通使用的道具(笑)傳給對方,再進行口頭說明,這樣一來可以減少說不清楚的情況,對方也比較能夠了解,進而達到目的。
另外,我也會以對方什麼都不知道的假設來說明情況。最近需要指導新人,就算是很簡單的事,也要事前先擬好步驟,貼給她,再口頭說明,雖然事先做這些好像很費工,但這些文字,我也會添加進自己的任務筆記中,累積成資料庫,在未來使用,反而更省事。
Q. 工作身分轉換、實踐斷捨離、成為弓道學習者,在這些新事物上曾獲得什麼養份,對於與人的溝通上產生變化?
Kasin:我覺得有三大變化,認識自己、以和為貴和順其自然、換位思考。
斷捨離的過程讓我更加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有哪些缺點,比方說前面提到的不善言詞、反應慢,同時也知道我有哪些優點,像是文字溝通(我的文字長度就跟口說成反比),擅長詳細說明、面面俱到,所以在溝通上,會試著導向自己最舒服、最擅長又能完成溝通目的的形式。例如:透過文字來紀錄生活和表達想法,任何跟文字相關的東西我都非常喜歡。
比起通訊軟體,我更偏好慢一點、有時間思考的信件。許多人喜歡用即時通訊交辦公事,重要、不重要的混雜在一起、還容易被忽略、找不到訊息等等,我覺得這樣子會讓自己很煩躁、漏東漏西,我就開始主動出擊,除非非常緊急需要立馬找到人,其他重要的事一率都是以完整的信件來溝通,把所有事情條列式說明清楚,避免連續來回溝通浪費彼此的時間。漸漸的,大家也就習慣了,line清靜許多(笑)。
擅用文字溝通,透過事前條列重點、擬好信件等方式(圖片提供:Kasin)
再來是換位思考,以和為貴和順其自然,以前我是一個很堅持己見、固執的人,有時候太直接會惹到人,自己也不好受。目前傳達想法但不起衝突是最大原則。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看事情的不同角度,在溝通的時候我會試著想想看:對方需要什麼?他目前對事情的了解程度為何?以這樣的基礎去進行溝通,當有不同意見時,雖然知道我的作法可能比較有好的結果,但我也不會一昧地堅持己見、抗戰到底,就退一步,尊重他人的想法,我的建議有傳達到這樣就好了。
如同整理收納顧問的技巧輔引,雖然我知道有更理想的收納方式,但還是要以委託人的習慣為主。又或者拿弓道中的練習過程來說,只要將注意力放在姿勢和流程,做好這些就夠了,有沒有中靶倒是其次,一切順其自然,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反正我的目的又不是中靶,只要這樣想就會輕鬆很多,反而有意外的收穫。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