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自由行是一件需要不斷嘗試和學習的課題。
小時候是父母帶我們出遊,長大後也會想帶著父母讓他們體驗不同的文化,但會因為不同的生活習慣、想法需要經過多次磨合,不會每一次的旅途都圓滿結束。
因此,事前準備、規劃,好好了解父母是作為孝親自由行第一步需要注意的事。帶領父母出國前,做好以下準備,讓旅途更加順暢,避免雙方鬧得不愉快!
{本文內容由是由東販提供;僅反應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首圖來源:《ちょこっと京都に住んでみた。》_X}
孝親自由行的開端
1. 從擁有經濟能力開始
圖片來源:pexels
小時候我沒有任何經濟能力,直到出社會後才開始獲取薪資,但工作初期沒有「多餘的零用」可以計畫出國,更何況當年也沒有廉價航空,而傳統航空公司的機票少說數千到上萬元不等,對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來說,出國一趟是很大的負擔也是奢侈行為。
能夠真正的享受出國樂趣是直到擁有穩定的經濟能力開始,自己有獨自掌控金錢的機會,除了固定儲蓄外還擁有「多餘的零用」做為旅遊基金的來源。
有多的錢再來計劃才不會兩頭燒,以衡量自身經濟基礎為優先,總不能玩得負債累累讓心更加疲累,成為反效果。
圖片來源:pexels
就算是孝親自由行我也幾乎都是搭乘廉價航空,前往日本單程約2.5至3小時左右的航程是父母的極限,再遠就要選擇傳統航空尤佳。
以前沒有廉價航空的選擇,在父母既有認知裡,搭飛機就是選擇長榮、華航,覺得出國預算好貴。
這時細心跟他們說明廉價航空的運作模式,讓他們知道客製化的選擇可以省下不少錢,之後就可以把這些費用花在其他行程上。
廉價航空可選搭台灣營運的威航(已於2016年終止營運)、虎航,日本營運則可以選擇捷星日本、香草航空(已於2019年終止營運)或樂桃航空,有了廉價航空分拆式服務,讓出國旅行多了二線城市的選擇,順風搭著超低價機票的優惠,滿足一起到日本走訪的機會。
2. 從自由行踏上旅程
圖片來源:《ちょこっと京都に住んでみた。》_X
把生活過得很國際化,有機會就讓自己踏上出國旅程。
我在經濟基礎穩定時正好是廉價航空起步階段,自2015年起碰到威航的開航時間點,我的需求是節省旅費,因此搭乘廉航是我最好的選擇,也成為我出國最佳的夥伴,一路至今快速累積70趟(截止於2023年底)旅行紀錄,讓出國像是出門隨意走走般的簡單。
每趟旅程讓身體的流浪細胞瘋狂蠢蠢欲動,我熱衷於把每個自由行設計成套,以當時的節氣習俗節日為主題,每次準備前夕都有著新鮮感,讓我認真的踏上每一趟旅遊探險,成為我對自由行的一種渴望,這是我獨特的旅遊方式。
圖片來源:《ちょこっと京都に住んでみた。》_X
旅行幻化成一個個故事,把自己放在故事內成為主角才是屬於自己的旅程,我鼓勵大家先踏上自己的旅程作為自由行的起步,習慣自由行後身體的細胞會一起愛上流浪。
每趟自由行並非我一個人獨自挑戰,有時候揪友人一同享樂,出國是件快樂的事情,不需要想得過於複雜,安排行程與景點規劃都只是難度不同的挑戰,每完成一趟就有種成就達成的滿足感。
這對我來說是一次次的認證,藉由每次的規劃累積豐富的自由行經驗值,才能增加「父母」成為新的旅伴成員,開始新的挑戰。
3. 旅途不該只有自己享受
圖片來源:《ちょこっと京都に住んでみた。》_X
自由行讓每段旅程精彩萬分,回味之餘雖有著尚未造訪的遺憾,仍期待下回旅行把缺少的補足回來,就像一個輪迴。
總是有藉口計劃下一段旅途;畢竟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在不同時間點總是會出現新鮮事物,美好的事物太多擁有不完,也不可能一次旅行全部走完。
在旅行過後,我慢慢發現自己缺少的是一種分享的喜悅,當下旅途中與旅伴們總是欣喜萬分,慶幸我們可以在這個剎那享受每一刻;回家後與父母分享的卻只有照片上的喜悅與伴手禮的物質享受,用口頭闡述著那時候的景色、食物口味。
圖片來源:《ちょこっと京都に住んでみた。》_X
我看見的不等於父母看見的,他們只能用「聽」的方式默默的瞭解我去哪裡?走了哪些?
但旅途不該只有自已享受,因此我才會付諸行動,以孝親自由行方式讓父母跟著我實現夢想,跟著我走過、看過才是真正的分享。
多虧父母被動式接受我的分享,我才知道自己的旅行過程缺了什麼、哪些是未曾想到的事情?感激的是,經由孝親自由行讓自己脫胎換骨,能真心真意的完成孝親自由行,才會懂「旅途不該只有自己享受」這句話不只是個口號,透過旅行帶來無限可能。
4. 瞭解父母日常模式
圖片來源:《ちょこっと京都に住んでみた。》_X
日常的生活方式可能會因為出國變得不同,有時候微不足道的習慣在出國後會成為困擾,說它是困擾或許太過分了些,畢竟是因為不瞭解才會覺得是困擾。
其實多了解父母的日常生活習慣,就能在出國途中減少困擾,比如吸菸、嚼食檳榔這檔事。
事先知道日本的禁菸狀況,如果在公共區域吸菸,就必須在指定的「吸菸區」才行;至於檳榔屬於植物鮮果實的一種,在日本屬於農產品類,攜帶入境不但會被沒收,還可能吃上罰款喔!
圖片來源:《ちょこっと京都に住んでみた。》_X
父母並不懂得其他國家的生活習慣,在台灣我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到了日本就得遵守別人的法律與規則。
所以第一步先瞭解父母的生活習慣,以行前會議的方式婉轉的讓父母接受出國旅遊與在家生活的不同,還能在行前透過分享過去自己的經驗,讓父母感受到我這麼愛出國確實有學習到風俗民情的一環。
5. 在分享過程中誘惑父母
父母有用Facebook或instagram擴展人際關係與聽聞時事嗎?
圖片來源:pexels
大多數人可能不這麼願意把家人拉進自己私人的臉書環境,不然貼個五四三文章,寫出情緒性字眼宣洩,被家人看到不免會被「關心」。
我使用Facebook超過10年,大概用了5年多後才把父母加進Facebook生活圈內,也調整成正向性的發文,我常笑說是因為父母給自己導向正面思考。
年輕時的我發文比較無厘頭,後期的我選擇性的發佈自己覺得值得的貼文,以旅遊打卡做為喜怒哀樂,把看到的美景、好吃的食物、發生的事情分享出來,對於父母來說是旅遊期間的安全回報。
圖片來源:《ちょこっと京都に住んでみた。》_X
我也嘗試著利用社群平台吸引他們關注,經常與父母分享旅途的過程,讓他們看看我所走的景點、嚐遍的美食,父母總是很認真的聽我說旅行記趣,但說得再生動的旅遊打卡他們也只能用看的方式來瞭解。
我慢慢發現父母其實更想要參與其中,注目照片裡美景的那種渴望的眼神,讓我內心有一種酸楚:「為什麼我沒帶你們去呢?」因此從2016年起開始,我從原本國內孝親自由行擴張到國外孝親自由行,讓我成為父母的出國嚮導,讓自由行雛型慢慢執行。
旅遊期間一旦獨自走訪到父母感興趣的景點,我就會立即用LINE傳遞當下的喜悅,並做為報平安的訊息,傳完照片後彼此開始用手機聊著景點的點點滴滴,像是晴天豔陽的古宅老街、一望無際的田澤湖,眼前都是父母喜歡的大自然風景,在分享過程中吸引著父母想到日本旅遊的動力。
帶父母出國看似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不過,藉著一步一步安排行程,了解父母的生活習慣會漸漸了解,當我們花點心思了解父母內心,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才能共享屬於一家人自由行的酸甜苦辣。
▌爸媽已經60+,出國旅遊不該再等!
想帶父母孝親行,卻擔心弄得一團糟,無法好好享受旅途嗎?
事先做好準備工作,好好了解父母的生活習慣和喜好,更有效地安排旅程!
▊作者
盧德瑋(R瑋哥)
新竹縣人,特別專注在小資精神美學上安排重度出國旅遊玩家,沉醉在每趟旅行挑戰自我,經營Blog超過十年時間記錄自己人生與旅程的五感六覺。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