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故事翻頁的樓層間,探索無盡奇妙的世界——專訪繪本作家岩井俊雄
撰文 歐玲瀞.與談人|幸曼玲教授.攝影|王弼正.場地協力|誠品行旅
當時光的筆觸輕拂童年的畫布,一幅溫暖鮮明的畫面浮現:小男孩蜷坐在父親摩托車後方的竹籃裡,微風輕撫髮絲,帶來自由的氣息。來到海邊,他望著父親,只見他靈巧地解開礁岩間的釣線與魚鉤,拾起木枝作釣竿,再剖開貝殼取出晶瑩的貝肉作餌,輕輕擲入波光粼粼的海面。這不僅是一場垂釣遊戲,更是一場與自然的對話。男孩從父親的舉動中,看見了就地取材的創意,也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回家後,他以稚嫩的筆觸畫出一條長著雙腳的魚,彷彿它能掙脫現實的束縛,在天地間自由遨遊。沒有人知道這條奇異的魚將游向何方,但在父母理解與愛的引導下,男孩踏上了一條充滿創意的旅程。五歲生日那年,母親送他一本昆蟲圖鑑,開啟了探索世界的窗口;父親則陪他用雙手塑造玩具,讓夢想於指間成形。這些純粹的童年時光,如晨曦裡閃爍的露珠,無聲地滋養著他的靈魂,為他的世界注入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這個男孩,正是岩井俊雄。他不僅是繪本作家、多媒體藝術家,更是一位從童年夢想中孕育而生的藝術旅人。他的「創作地圖」,是一條由愛、想像與無數次動手實踐鋪就的道路,閃耀著童年的光。
家庭與環境的影響,如何成就現在的自己?
談及父親的影響,岩井俊雄眼中滿懷感念:「我的父親熱愛動手實作,這深深影響了我。他身為電力公司技師,對電器充滿興趣,總是率先擁抱新科技。當電視機剛問世,他便迫不及待地購入試驗,對新事物的接受度極高。這或許也造就了我對未知的強烈好奇。大學時,恰逢電腦科技崛起,我決心以此為工具,開創嶄新可能。」
童年時,他沉浸於日本動畫與漫畫的世界,與日本動漫的發展脈絡幾乎同步成長,這些經驗深深影響了他的創作,也讓他的作品承載著時代的印記。而與繪本的互動,則深植於他的童年記憶。母親自小訂閱《兒童之友》系列,每月一本,讓他滿懷期待。「至今,我仍記得書中的細節。加古里子的《為什麼會打雷?》(だるまちゃん と かみなりちゃん)裡的小雷住在雲上,畫面充滿未來感,讓我興奮不已。這種感受存留至今,彷彿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高中時,他重新接觸繪本,發現自己的視角已然不同:繪本不僅是兒童讀物,更是一種富有藝術性的創作形式。於是,他開始廣泛閱讀各國經典繪本,並萌生創作的念頭。

階梯上的想像,步步綻放
岩井俊雄認為,繪本是孩子與世界初次對話的藝術語言。「長大後我才知道,加古里子原來是一位科學家。他以科學視角創作,希望孩子在理解自然現象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樂趣。這讓我深受感動,也嚮往這樣的創作方式。」
身為父親,他最初為了幫助因算術受挫的女兒而踏上繪本創作之路。他希望為孩子提供理解世界的方式,正如「十」不只是數字,更是一種將凌亂世界有序排列的魔法。他的知名作品《100層樓的家》系列,便體現了這種精神。層層遞進的結構、精心設計的物種分布、色彩變化所營造的時間感,無不透露著對孩子心理發展的細膩考量。
「我認為想像力並非憑空而來,而是隨著旅程逐步拓展。因此,故事的開端從孩子熟悉的場景展開,讓主角小土從平凡的世界啟程,拾級而上穿越木造建築,最終步入超越現實的奇幻之境。」他希望大小讀者在翻頁的瞬間感受到驚喜與期待,讓每一頁都成為進入新世界的門扉。
對此,長年深耕幼兒教育的幸曼玲教授提出她的觀察:「繪本在短短的篇幅中濃縮了人生經驗。岩井先生的童年故事《我,笨雄:就算失敗也沒關係》展現了兒童自我發展的歷程,教導孩子如何在失敗中培養韌性,進而成就自我。另一方面,繪本也是開啟世界的窗戶。正如岩井先生所說,孩子透過未來性的圖像,會對未曾經歷的世界產生嚮往與探索的渴望,並抱持希望,這正是生命力的展現。而這股探索的動力,最終會化為人生的智慧,也讓人類的文化得以延續。」

左,岩井俊雄先生;右,與談人幸曼玲教授
透過繪本覺察情緒
《跟著小指尖去遊歷》的靈感來自女兒幼時放學回家的路徑。岩井俊雄觀察到,女兒在路上遇到石頭或障礙時,總會巧妙地繞開,走出充滿創意的路線。「對孩子來說,連回家的路都能變成一場充滿想像的冒險。」故事開頭,小指尖因與媽媽爭執而離家出走,正源自岩井俊雄兒時的經驗,因此他的作品很容易得到孩子的共鳴。
幸曼玲教授認為,作家對細節的觀察極為敏銳,特別是從女兒的日常經驗中捕捉靈感,轉化為創作的養分。「幼兒園教育愈加重視孩子對情緒的覺察,我們透過繪本獨特的色彩呈現,引導孩子理解角色情緒變化,進而學習表達自己的感受。」
紙頁的觸感,無可取代的記憶
在數位浪潮席捲的時代,岩井俊雄仍堅信:指尖輕觸紙頁的溫度、重量與翻動的聲響,皆是記憶的一部分。「繪本,是孩子最早的畫廊。不同於博物館裡靜止的畫作,它可觸可翻,可隨時回顧。紙張的觸感、質感,甚至稍微用力便可能撕破,這種真實的存在感,對孩子來說是無可取代的。書的可能性還有許多未被探索的地方,這對我而言是極大的挑戰,包含選擇紙質與調性的思考,例如:《我,笨雄》使用懷舊色調的紙張,承載童年的味道,讓書在細節中流露出故事的靈魂。」他感恩讀者的支持,《100層樓的家》自2008年出版,已翻譯成八種語言,小魯文化的繁體中文版是第一家海外版本。
同場對談的幸教授也懇切表示:「孩子的成長,需要五感的探索與真實世界的體驗。當科技的光亮過於炫目,人們的記憶變得短暫,思考變得依賴,唯有透過紙本閱讀與真實觸碰,孩子才能扎實地與世界建立連結。在翻頁之間,他們不只是閱讀,而是走進故事,走進自己的內心,邁向更遼闊的天地。」
繪本,不只是故事,而是一趟心靈旅程,一次美感啟蒙。岩井俊雄以真摯的筆觸,為孩子鋪展探索與思考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數字可以是冒險,色彩可以是語言,翻頁之間,便是世界的變換。孩子將學會思考、感受,並勇敢前行。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雲端下載《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