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故事翻页的楼层间,探索无尽奇妙的世界——专访绘本作家岩井俊雄
撰文 歐玲瀞.與談人|幸曼玲教授.攝影|王弼正.場地協力|誠品行旅
当时光的笔触轻拂童年的画布,一幅温暖鲜明的画面浮现:小男孩蜷坐在父亲摩托车後方的竹篮里,微风轻抚发丝,带来自由的气息。来到海边,他望着父亲,只见他灵巧地解开礁岩间的钓线与鱼钩,拾起木枝作钓竿,再剖开贝壳取出晶莹的贝肉作饵,轻轻掷入波光粼粼的海面。这不仅是一场垂钓游戏,更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男孩从父亲的举动中,看见了就地取材的创意,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回家後,他以稚嫩的笔触画出一条长着双脚的鱼,彷佛它能挣脱现实的束缚,在天地间自由遨游。没有人知道这条奇异的鱼将游向何方,但在父母理解与爱的引导下,男孩踏上了一条充满创意的旅程。五岁生日那年,母亲送他一本昆虫图监,开启了探索世界的窗口;父亲则陪他用双手塑造玩具,让梦想於指间成形。这些纯粹的童年时光,如晨曦里闪烁的露珠,无声地滋养着他的灵魂,为他的世界注入源源不绝的生命力。
这个男孩,正是岩井俊雄。他不仅是绘本作家、多媒体艺术家,更是一位从童年梦想中孕育而生的艺术旅人。他的「创作地图」,是一条由爱、想像与无数次动手实践铺就的道路,闪耀着童年的光。
家庭与环境的影响,如何成就现在的自己?
谈及父亲的影响,岩井俊雄眼中满怀感念:「我的父亲热爱动手实作,这深深影响了我。他身为电力公司技师,对电器充满兴趣,总是率先拥抱新科技。当电视机刚问世,他便迫不及待地购入试验,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极高。这或许也造就了我对未知的强烈好奇。大学时,恰逢电脑科技崛起,我决心以此为工具,开创崭新可能。」
童年时,他沉浸於日本动画与漫画的世界,与日本动漫的发展脉络几乎同步成长,这些经验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也让他的作品承载着时代的印记。而与绘本的互动,则深植於他的童年记忆。母亲自小订阅《儿童之友》系列,每月一本,让他满怀期待。「至今,我仍记得书中的细节。加谷里子的《为什麽会打雷?》(だるまちゃん と かみなりちゃん)里的小雷住在云上,画面充满未来感,让我兴奋不已。这种感受存留至今,彷佛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高中时,他重新接触绘本,发现自己的视角已然不同:绘本不仅是儿童读物,更是一种富有艺术性的创作形式。於是,他开始广泛阅读各国经典绘本,并萌生创作的念头。

阶梯上的想像,步步绽放
岩井俊雄认为,绘本是孩子与世界初次对话的艺术语言。「长大後我才知道,加谷里子原来是一位科学家。他以科学视角创作,希望孩子在理解自然现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乐趣。这让我深受感动,也向往这样的创作方式。」
身为父亲,他最初为了帮助因算术受挫的女儿而踏上绘本创作之路。他希望为孩子提供理解世界的方式,正如「十」不只是数字,更是一种将凌乱世界有序排列的魔法。他的知名作品《100层楼的家》系列,便体现了这种精神。层层递进的结构、精心设计的物种分布、色彩变化所营造的时间感,无不透露着对孩子心理发展的细腻考量。
「我认为想像力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随着旅程逐步拓展。因此,故事的开端从孩子熟悉的场景展开,让主角小土从平凡的世界启程,拾级而上穿越木造建筑,最终步入超越现实的奇幻之境。」他希望大小读者在翻页的瞬间感受到惊喜与期待,让每一页都成为进入新世界的门扉。
对此,长年深耕幼儿教育的幸曼玲教授提出她的观察:「绘本在短短的篇幅中浓缩了人生经验。岩井先生的童年故事《我,笨雄:就算失败也没关系》展现了儿童自我发展的历程,教导孩子如何在失败中培养韧性,进而成就自我。另一方面,绘本也是开启世界的窗户。正如岩井先生所说,孩子透过未来性的图像,会对未曾经历的世界产生向往与探索的渴望,并抱持希望,这正是生命力的展现。而这股探索的动力,最终会化为人生的智慧,也让人类的文化得以延续。」

透过绘本觉察情绪
《跟着小指尖去游历》的灵感来自女儿幼时放学回家的路径。岩井俊雄观察到,女儿在路上遇到石头或障碍时,总会巧妙地绕开,走出充满创意的路线。「对孩子来说,连回家的路都能变成一场充满想像的冒险。」故事开头,小指尖因与妈妈争执而离家出走,正源自岩井俊雄儿时的经验,因此他的作品很容易得到孩子的共鸣。
幸曼玲教授认为,作家对细节的观察极为敏锐,特别是从女儿的日常经验中捕捉灵感,转化为创作的养分。「幼儿园教育愈加重视孩子对情绪的觉察,我们透过绘本独特的色彩呈现,引导孩子理解角色情绪变化,进而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
纸页的触感,无可取代的记忆
在数位浪潮席卷的时代,岩井俊雄仍坚信:指尖轻触纸页的温度、重量与翻动的声响,皆是记忆的一部分。「绘本,是孩子最早的画廊。不同於博物馆里静止的画作,它可触可翻,可随时回顾。纸张的触感、质感,甚至稍微用力便可能撕破,这种真实的存在感,对孩子来说是无可取代的。书的可能性还有许多未被探索的地方,这对我而言是极大的挑战,包含选择纸质与调性的思考,例如:《我,笨雄》使用怀旧色调的纸张,承载童年的味道,让书在细节中流露出故事的灵魂。」他感恩读者的支持,《100层楼的家》自2008年出版,已翻译成八种语言,小鲁文化的繁体中文版是第一家海外版本。
同场对谈的幸教授也恳切表示:「孩子的成长,需要五感的探索与真实世界的体验。当科技的光亮过於炫目,人们的记忆变得短暂,思考变得依赖,唯有透过纸本阅读与真实触碰,孩子才能扎实地与世界建立连结。在翻页之间,他们不只是阅读,而是走进故事,走进自己的内心,迈向更辽阔的天地。」
绘本,不只是故事,而是一趟心灵旅程,一次美感启蒙。岩井俊雄以真挚的笔触,为孩子铺展探索与思考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数字可以是冒险,色彩可以是语言,翻页之间,便是世界的变换。孩子将学会思考、感受,并勇敢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