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百年、千萬里,BBC「遇見文明」套書告訴你人們如何觀看、文化如何交流?
撰文 吳宜蓉(陽明國中歷史教師.《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套書作者)「遇見文明」套書是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在2018年所製播的藝術史紀錄片《Civilisations》節目內容,所改寫擴充而成的書籍。
想了解文明,必須知道從古至今人們怎麼觀看自己,如何塑造神祇
《遇見文明.人們如何看世界》(Civilisations: How Do We Look, the Eye of Faith)的作者是英國知名的歷史學家瑪莉.畢爾德(Mary Beard),她是劍橋大學的教授,也是活躍於主持電視節目的學術名人,著有許多通俗而博學的歷史書籍,被譽為是當今世界古典文明最傑出的專家之一。
作為一個擅長向一般大眾提供知識服務的公共知識分子,瑪莉.畢爾德強調我們必須在歷史的脈絡下看待歷史,避免陷入當代語境的誤解。
在上冊第一部分〈我們如何觀看〉,畢爾德探索了世界上許多不同地區的早期人體形象塑造的漫長歷史。她從墨西哥神祕巨大的奧梅克石人頭談起,再到一般人熟悉的古希臘羅馬、古埃及及秦始皇陵兵馬俑等作品。她不止關心這些人體形象的創作目的是什麼?也在意它們在創造它們的社會裡扮演何種角色?當代的人民如何看待它們?
畢爾德信手捻來關於不同時代與不同地點對於這些作品的不同解讀。她在時空大量切換背景下穿梭自如地為讀者講解,同時也不斷拋出關於作品釋放出的訊息接收問題,令人印象深刻。
例如,拉姆瑟斯二世的巨無霸法老像,其龐大的體積勢不可擋地佔據觀者的視野,除了讓民眾感受到壓迫性的支配感外,是不是也試圖透過巨象的形塑來說服自己呢?畢爾德提醒我們:「其實一個人要確信自己為王為尊並不容易」,雕像製作出來要給誰看呢?也許其中一個目標對象就是下令製作它們的法老王自己。
上冊的第二部分為〈信仰之眼〉,內容探索了宗教與藝術交織的許多方式,人們想像中的超自然力量,藉由藝術創作賦予了教義某種真實的呈現,誕生了許多人類史上最壯觀也最動人的視覺饗宴。然而榮耀上帝與展現俗世榮華的界線應該怎麼區隔?朝聖者、旅客、學者或無神論者,又各自以什麼樣的眼光來解讀?
以聖像的形塑為例,有人認為聖像是有效的教材,可幫助信徒學習教會所教導的教義,且聖像可讓信徒更加真實地感受到神聖性;然而有人也認為它們是宗教迷信的產物,會使人失焦,混亂了信仰的純粹力量。然而不論是早期基督教徒的破壞聖像運動、或是當代的塔利班政權摧毀巴米揚大佛的行為,我們都必須了解:無論是創造還是破壞,其背後都帶著某種信仰傳達,這些行動都有著企圖榮耀他們心中的神的理想。信仰就是一個如此複雜的問題。
畢爾德藉由不同地區的宗教藝術,找出主題式的串接,提供一個龐大而巧妙的敘事關聯,讓我們看到各種文明的創造依然都蘊含著一些人類共同的信念。關於我們從何而來?我們屬於哪裡?我在人類歷史中的位置是什麼?畢爾德說:「這就是現代的信仰」,也大概就是我們如何解釋何謂文明的通關密碼吧。
入侵者與在地者的眼光交錯縱橫,帶領讀者周遊世界
《遇見文明.文化如何交流?》(Civilisations: Encounters, the Cult of Progress)的作者是大衛.歐盧索加(David Olusoga),他是一位奈及利亞裔的英國歷史學者,目前是曼徹斯特大學的歷史學教授,他被視為是軍事史、帝國、種族和奴隸制度方面的專家,在2021年百位最具影響力的英國黑人排名裡位居第八。
這本書涵蓋了早期葡萄牙探險家、西班牙帝國、荷蘭東印度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日本幕府,到印象派的大溪地、美洲原住民、紐西蘭毛利人等相關作品介紹。歐盧索加利用入侵者與在地者的眼光交錯縱橫的敘述,帶領讀者周遊世界,流暢清晰地說明不同文明之間的相遇,以及他們如何看待與影響彼此。
下冊的第一部分〈最早的接觸〉從維多利亞時代大英博物館的西非貝南文物展說起。這些精緻的雕像、飾板與青銅、象牙製品是具有深度文明與高超金屬鑄造技術所造就的藝術成果,挑戰了十九世紀歐洲人們對於非洲等同黑暗大陸的既有認知。
然而這種對於歐洲以外的刻板印象,其實是後來才被塑造出來的。十五到十六世紀歐洲人與非洲接觸的情況與十九世紀大不相同。例如在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奴隸」與「黑人」於一般人心目中並非同義詞。透過當時葡萄牙的藝術作品可發現當時住在里斯本的非洲人包括大使、年輕貴族甚至是王子,非洲社會並非是歐洲剝削奴役的對象,而是葡萄牙王國密切的貿易夥伴。
歐盧索加也提醒我們,傳統記載同樣誇張了美洲阿茲特克文化被抹消的程度。的確,西班牙的入侵以及之後數十年間殖民統治造成的毀壞無可置疑,不過阿茲特克文明依然與歐洲文明產生某種程度的對話與相互調適。現代墨西哥的重要節慶「亡靈節」,正是阿茲特克文明結合天主教諸聖節與諸靈節所留下的傳統。包括用食物與花祭拜已逝去的祖先、骷髏頭的象徵含意,這些都非天主教教義,而是證明阿茲特克信仰體系依然存在的事物。
下冊的第二部分〈進步觀信仰〉,隨著時間推移我們來到十九、二十世紀。在新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情況下,藝術家要怎樣傳達這些時代轉變的新景象呢?藝術家又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十九世紀下半葉攝影技術成熟,透過相機捕捉,更能確切地保存一個時代的真實樣貌。在工業革命都市化的浪潮下,歐洲許多大城市面臨了都市重劃的衝擊,法國攝影師Charles Marville選擇了用相機記錄都會改變的過程,從作品中我們見證了一個巴黎的死亡,同時也看到另一個巴黎正在誕生。
二十世紀的戰爭爆發後,藝術作品也讓戰爭的殘酷與野蠻清晰地具象化。德國畫家Otto Dix實際地從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他一邊投入戰場,也一邊用圖畫記錄下新武器對人體造成何種傷害,畫下了眾多殘缺的臉龐與腐爛發臭的屍體。在他的作品中詳細地記錄著工業化戰爭如何將士兵從戰士變成受害者。
是生活模仿藝術,還是藝術模仿生活,我們似乎分不太清楚了。在時代推進下,藝術作品透露著究竟是人類文明的進步,還是退步?作者沒有給我們答案,大概也是期待讀者自己去思考了。
✦
{本內容由撰文者及聯經出版提供,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非經授權請勿轉載}
▌撰文者簡介|吳宜蓉
「Special教師獎」得主,教育界的「歷史小巨星」。生活各種失能,只剩下會教歷史、說歷史、寫歷史的功能。專職為普渡眾生的歷史教師與一定會畢業的博士生。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畢業,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生。「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國語日報週刊》專欄作家,著有《OSSO~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這樣的歷史課我可以: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2》。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聯經出版】精采內容
☞獻給所有屬於海洋的子民:重寫亞洲群島史的《風之帝國》
☞以科幻故事理解人性,探尋真相:《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誠品選書
☞從地圖讀取人類權力鬥爭的演變|《提案》2022年3月號「閱讀地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