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百年、千万里,BBC「遇见文明」套书告诉你人们如何观看、文化如何交流?
撰文 吳宜蓉(陽明國中歷史教師.《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套書作者)「遇见文明」套书是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在2018年所制播的艺术史纪录片《Civilisations》节目内容,所改写扩充而成的书籍。
想了解文明,必须知道从古至今人们怎麽观看自己,如何塑造神只
《遇见文明.人们如何看世界》(Civilisations: How Do We Look, the Eye of Faith)的作者是英国知名的历史学家玛莉.毕尔德(Mary Beard),她是剑桥大学的教授,也是活跃於主持电视节目的学术名人,着有许多通俗而博学的历史书籍,被誉为是当今世界古典文明最杰出的专家之一。
作为一个擅长向一般大众提供知识服务的公共知识分子,玛莉.毕尔德强调我们必须在历史的脉络下看待历史,避免陷入当代语境的误解。
在上册第一部分〈我们如何观看〉,毕尔德探索了世界上许多不同地区的早期人体形象塑造的漫长历史。她从墨西哥神秘巨大的奥梅克石人头谈起,再到一般人熟悉的古希腊罗马、古埃及及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作品。她不止关心这些人体形象的创作目的是什麽?也在意它们在创造它们的社会里扮演何种角色?当代的人民如何看待它们?
毕尔德信手捻来关於不同时代与不同地点对於这些作品的不同解读。她在时空大量切换背景下穿梭自如地为读者讲解,同时也不断抛出关於作品释放出的讯息接收问题,令人印象深刻。
例如,拉姆瑟斯二世的巨无霸法老像,其庞大的体积势不可挡地占据观者的视野,除了让民众感受到压迫性的支配感外,是不是也试图透过巨象的形塑来说服自己呢?毕尔德提醒我们:「其实一个人要确信自己为王为尊并不容易」,雕像制作出来要给谁看呢?也许其中一个目标对象就是下令制作它们的法老王自己。
上册的第二部分为〈信仰之眼〉,内容探索了宗教与艺术交织的许多方式,人们想像中的超自然力量,藉由艺术创作赋予了教义某种真实的呈现,诞生了许多人类史上最壮观也最动人的视觉飨宴。然而荣耀上帝与展现俗世荣华的界线应该怎麽区隔?朝圣者、旅客、学者或无神论者,又各自以什麽样的眼光来解读?
以圣像的形塑为例,有人认为圣像是有效的教材,可帮助信徒学习教会所教导的教义,且圣像可让信徒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神圣性;然而有人也认为它们是宗教迷信的产物,会使人失焦,混乱了信仰的纯粹力量。然而不论是早期基督教徒的破坏圣像运动、或是当代的塔利班政权摧毁巴米扬大佛的行为,我们都必须了解:无论是创造还是破坏,其背後都带着某种信仰传达,这些行动都有着企图荣耀他们心中的神的理想。信仰就是一个如此复杂的问题。
毕尔德藉由不同地区的宗教艺术,找出主题式的串接,提供一个庞大而巧妙的叙事关联,让我们看到各种文明的创造依然都蕴含着一些人类共同的信念。关於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属於哪里?我在人类历史中的位置是什麽?毕尔德说:「这就是现代的信仰」,也大概就是我们如何解释何谓文明的通关密码吧。
入侵者与在地者的眼光交错纵横,带领读者周游世界
《遇见文明.文化如何交流?》(Civilisations: Encounters, the Cult of Progress)的作者是大卫.欧卢索加(David Olusoga),他是一位奈及利亚裔的英国历史学者,目前是曼彻斯特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他被视为是军事史、帝国、种族和奴隶制度方面的专家,在2021年百位最具影响力的英国黑人排名里位居第八。
这本书涵盖了早期葡萄牙探险家、西班牙帝国、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日本幕府,到印象派的大溪地、美洲原住民、纽西兰毛利人等相关作品介绍。欧卢索加利用入侵者与在地者的眼光交错纵横的叙述,带领读者周游世界,流畅清晰地说明不同文明之间的相遇,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与影响彼此。
下册的第一部分〈最早的接触〉从维多利亚时代大英博物馆的西非贝南文物展说起。这些精致的雕像、饰板与青铜、象牙制品是具有深度文明与高超金属铸造技术所造就的艺术成果,挑战了十九世纪欧洲人们对於非洲等同黑暗大陆的既有认知。
然而这种对於欧洲以外的刻板印象,其实是後来才被塑造出来的。十五到十六世纪欧洲人与非洲接触的情况与十九世纪大不相同。例如在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奴隶」与「黑人」於一般人心目中并非同义词。透过当时葡萄牙的艺术作品可发现当时住在里斯本的非洲人包括大使、年轻贵族甚至是王子,非洲社会并非是欧洲剥削奴役的对象,而是葡萄牙王国密切的贸易夥伴。
欧卢索加也提醒我们,传统记载同样夸张了美洲阿兹特克文化被抹消的程度。的确,西班牙的入侵以及之後数十年间殖民统治造成的毁坏无可置疑,不过阿兹特克文明依然与欧洲文明产生某种程度的对话与相互调适。现代墨西哥的重要节庆「亡灵节」,正是阿兹特克文明结合天主教诸圣节与诸灵节所留下的传统。包括用食物与花祭拜已逝去的祖先、骷髅头的象徵含意,这些都非天主教教义,而是证明阿兹特克信仰体系依然存在的事物。
下册的第二部分〈进步观信仰〉,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来到十九、二十世纪。在新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艺术家要怎样传达这些时代转变的新景象呢?艺术家又应该扮演什麽样的角色呢?
十九世纪下半叶摄影技术成熟,透过相机捕捉,更能确切地保存一个时代的真实样貌。在工业革命都市化的浪潮下,欧洲许多大城市面临了都市重划的冲击,法国摄影师Charles Marville选择了用相机记录都会改变的过程,从作品中我们见证了一个巴黎的死亡,同时也看到另一个巴黎正在诞生。
二十世纪的战争爆发後,艺术作品也让战争的残酷与野蛮清晰地具象化。德国画家Otto Dix实际地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一边投入战场,也一边用图画记录下新武器对人体造成何种伤害,画下了众多残缺的脸庞与腐烂发臭的屍体。在他的作品中详细地记录着工业化战争如何将士兵从战士变成受害者。
是生活模仿艺术,还是艺术模仿生活,我们似乎分不太清楚了。在时代推进下,艺术作品透露着究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退步?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大概也是期待读者自己去思考了。
{本内容由撰文者及联经出版提供,仅反映作者意见,不代表诚品立场;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撰文者简介|吴宜蓉
「Special教师奖」得主,教育界的「历史小巨星」。生活各种失能,只剩下会教历史、说历史、写历史的功能。专职为普渡众生的历史教师与一定会毕业的博士生。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高雄师范大学台湾历史文化及语言研究所毕业,高雄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生。「故事:写给所有人的历史」、《国语日报周刊》专栏作家,着有《OSSO~欧美近代史原来很有事》、《这样的历史课我可以:欧美近代史原来很有事2》。
▌延伸阅读
阅读更多【联经出版】精采内容
献给所有属於海洋的子民:重写亚洲群岛史的《风之帝国》
以科幻故事理解人性,探寻真相:《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进》 #诚品选书
从地图读取人类权力斗争的演变|《提案》2022年3月号「阅读地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