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過於顯眼,只想當低調的100分之1」
「明明還有機會,卻只想安於現狀,逃避面對挑戰」
習慣等待指示,等不到明確的答案就不願意去做,現在的你在面臨挑戰時,也會忍不住逃避或是抱持消極態度嗎?
這就是所謂的「好孩子症候群」。害怕嘗試、擔心失敗的現象幾乎演變成當代常見的現象,是什麼原因導致好孩子症候群越來越普遍?
{本文內容由是由平安文化提供;僅反應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首圖來源:《騎上獨角獸》_TBS}
沒有自信、害怕失敗、不再積極……這些特質已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普遍現象。
圖片來源:《騎上獨角獸》_TBS
面對年輕世代的這些「不同」,上一輩通常會抱持否定的態度,認為這就是不上進、不積極的表現。
但其實他們不是不願意努力,而是這個時代的環境迫使他們隱藏自己,這樣的行為取向又稱為「好孩子症候群」。
對於好孩子症候群的年輕人們來說,要在人前發問實在是非常困難,壓力等級大概至少是五十吧,總之難度真的非常高。
就算不是好孩子症候群,要在人前發問也是相當令人緊張的事情。如果在大教室裡上課時有學生發問,我就會忍不住想,那個人肯定有著地球以外生命體等級的強悍心靈。
圖片來源:《騎上獨角獸》_TBS
所以「鍛鍊發問力」相當有價值,這樣能夠帶來微小的自信,最終拉出和其他人之間的差異。明天起還請務必珍惜問問題的時間,以最強的集中力去面對。
話雖如此,一開始並不需要勉強自己發問。
圖片來源:《騎上獨角獸》_TBS
我想你應該很討厭聽到老師或者司儀說「有什麼問題嗎」的那一瞬間吧,甚至覺得有些緊張。你的身體搞不好還會縮小到剩下三分之二,大腦送出訊號要你絕對不可以抬起視線。
那麼這樣該如何是好呢?
那個瞬間,我希望你想想,若是你發問的話要問什麼問題。再往前一個步驟,你只要盯著發問的人看,也算是OK了。
圖片來源:《騎上獨角獸》_TBS
會在課堂上發問的人大概就是那幾個,周遭的人應該也都預料到那個人會發問,而且肯定是能夠捕捉到本質的問題。
一開始就想以那個等級來對話應該太勉強。
所以不需要那樣,我希望你觀察的是那個人最一開始提出的問題。
為什麼會有那樣的問題?對於沒有想太多就去上課或者開會的你來說一定相當不可思議,可能會覺得對方好厲害喔、是個善於自我表現的人呢,之類的。
但「想到問題」這個行為,和自我表現沒有半點關係。
圖片來源:《騎上獨角獸》_TBS
就算你是個陰沉傢伙、有著穩定的保守取向、興趣是遊戲這種室內派,在「想到問題」這方面也不會輸給那些自我表現意願高的人。
發問並不是要你表述自己的意見,真的單純只是問個問題就好。「○○的部分有點困難,請再多說一點」或者「那個就是○○沒錯嗎?」之類的就夠了。
對方回答以後,只要說「謝謝」就好。
圖片來源:《騎上獨角獸》_TBS
發問的時機,可以是在老師、部長或者司儀等人說「還有沒有其他問題」之後,也就是已經有人問過問題以後。
接著在問完以後,請你確認一下自己的情緒。
如果非常緊張,那就是你的心靈在成長的證據,如果沒有任何感覺,那麼你就有發問的素質。
如果有些許「參與感」或者「成為成員的歸屬感」的話,那麼你下次也這麼做,然後確認這種心情是否為真。
患有好孩子症候群的人有時反而渴望努力,卻老是失敗,最終選擇隱藏自己,透過了解年輕世代的想法,讓我們更加貼近他們內心吶喊的心聲。
隔閡無法全然消除,但試圖了解雙方差異,並給予理解與幫助,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將會成為患有有好孩子症候群的人做出嘗試的有效的助力。
▌令人震驚的新世代真相!
不想努力、擔心失敗、失去自信,這些是患有「好孩子症候群」常有的想法。
但這些行為確會被認定為不上進而受到責備,但這正是當代年輕人普遍遭遇的狀況。
這個想法是如何擴散?又該如何處理?透過本書釐清新世代的厭世真相!
▊作者
金間大介(Daisuke Kanama)
出生於北海道札幌市,在取得博士學位以前都隸屬於應用物理學研究室,從事表面物理性質的研究。
博士後時期前往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研究所,受到新課程創新經營的領域吸引,之後便開始研究創新論、技術經營論、市場論、產業連動等研究。
另外也執行「創新所需的動機」研究,與教育界及人才養成業界多有配合。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