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和五十歲的我,並沒有不同——StreetVoice創辦人張培仁×IKIGAI關鍵詞:創造場景
撰文 汪倩妤.攝影|安比「我是一個很失敗的人。」張培仁點了一根菸,接著解釋,「很多年輕人會希望自己老了以後,對小時候的志向、對世界的看法都不要變。我其實改變很少。對一個大人來說,這是失敗的,因為有些事情你不那樣想,會碰到很多現實上的挑戰,可是我就沒辦法。」
張培仁自析人格養成,與年輕時的環境有關——他成長於戒嚴時代, 高中時被搖滾樂和西方文化深深吸引,這使他思考:「為什麼西方年輕人創造出來的文明那麼鮮豔豐富,而我們的生活卻是黑白的?」在學校,每個人剪一樣的頭髮,穿一樣的制服,大家看起來都一樣。「我不太會考試, 在學校就是很失敗的人,我沒辦法接受這種大家都要一樣的事情。」
年過半百,仍是少年
於是十八歲的張培仁, 高中畢業就和朋友一起開唱片行、辦音樂節。過了四十多年,五十歲後的張培仁,仍在經營音樂公司、仍在做音樂節。他一路所關注的是,每一代的年輕人有沒有可能擁有自己的話語權,是不是能夠創造出他們想像中的生活。
「我一路都覺得我是十八歲,一路過來做的事情都一樣。我沒有學會很多大人該做的事,從經營者來講,我還不夠成功,可是對我一生想做的事來說,我沒有偏離這件事情。」
對於年紀,張培仁說自己很少想這類的問題,因為即使來到所謂熟年,每天還是覺得想做的事沒做好、沒做完,每天還是會有困惑,「這個困惑也不是真的困惑,就是做得到和做不到的差別,你想得到的不一定做得到。現在還是在這個狀況,跟年輕的時候也沒什麼不同。」
「很多人都會說人生不能後悔,可是人生其實是一個積累了很多自責或後悔的過程,當時為什麼不這樣做?當時為什麼不那樣做?那樣會不會做得更好?這樣會不會做得更成功?會有很多這樣的問題。」
做了一輩子的音樂工作,對張培仁來說,現在聽音樂還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嗎?「搖滾這件事是改不了了,這已經是在骨子裡的東西。」張培仁不假思索地說:「聽到一個新的音樂、好的音樂,還是會非常興奮,這個期待是一再有的,跟我十八歲還是一樣。」
打開筆電按下播放鍵,接著便整個人投入音樂之中,時而閉眼點頭,時而又同步替大家翻譯英文歌詞的意境。
依然感到興奮的事:從量子力學中誕生的音樂公司
不過, 世界變化太快, 無論在哪個時代, 音樂人如何生存、如何被看見,始終是難題。張培仁經歷過一九八〇年代末期解嚴、一九九八年網路崛起、二〇〇七年第一代iPhone出現,以及近年短影音爆發,每一次的科技巨變,都為音樂產業帶來挑戰。「從十八歲到現在,『時代變了我們現在怎麼辦』,都是同樣的問題。」看過無數音樂人起起落落,張培仁深深明白,音樂要成功被聽見,還有其他條件,例如機運,例如好的夥伴和團隊。
「但聽到好的音樂這件事也永遠不變,總會想說怎麼辦呢,怎麼讓他能夠往下走呢,怎麼幫他介紹到好的經紀人或夥伴,還是很煩惱啊。」
對張培仁來說,即將滿二十年的街聲和簡單生活節,它們的存在意義便在此——做街聲,是為每一代新人找到聽眾,而聽眾可以在這裡挖寶;做簡單生活節,是希望創造場景,讓更多人可以理解當代青年的創作、創意、和生活應有的樣子,「這會是最大的樂趣。」
「不過你問我談什麼話題最有樂趣, 這講起來你不會相信。」張培仁停頓了一下,再公布答案是「量子力學」。張培仁接著侃侃談起光電效應、測不準原理、平行宇宙。在張培仁辦公室座位後方,擺著一幅巨大的太陽系海報。公司取名為「中子創新」,其實也是因為如此。
張培仁的辦公室也如同會議室,除了擺滿黑膠、CD唱片與書刊的大面書櫃,身後還有一幅裱框的圖解太陽系海報。聊到他對量子力學和宇宙探索的興趣,才曉得公司名稱「中子」就是這樣來的。
有平行宇宙的話,開一間能孵育故事的小酒館或許不錯
在持續探索未知的漫漫人生中,如果真有平行宇宙,或是往後有一天不再做音樂工作了,有想過可能會做什麼嗎?
張培仁想了想說,他需要的其實不多,「我做過一個心理測驗,我人生的本質是山中的小木屋,有一張床,一個沙發,一個書架,一個書桌,就夠了。當然後來可能加了電腦和網路線。我沒有什麼太多個人欲望,所以最好就是回到那個狀態。」不過他也半開玩笑地分享,「小時候也有想過要寫作,其實我以前想拍電影,想寫小說和劇本,甚至連坎城影展得獎感言都寫好了。」
接著他聊起年輕時曾和朋友去一家東京小酒館,老闆是一位老先生,店裡賣好幾樣燉菜。點餐後,他跟老闆聊天,聊到他想寫的故事,用英文講給老闆聽。他講到一半,老先生突然站起來,用標準牛津腔的英文對他說:“You have to finish this novel. If you don't have money, you don't have place to eat and sleep, you can come over here and I will feed you. You can sleep here, eat here. Just put my name on the first page. ”(你必須完成這本小說。如果你沒有錢、沒有地方吃和睡,你可以來我這裡。只要把我的名字放在小說第一頁。)老先生給了張培仁一張電話。雖然那部小說至今沒寫出來,「那個電話留到今天還在,可是那位老先生還在不在我不知道。」
「如果你問我想做什麼,其實我想當開這樣的店的人,而不是寫小說的人。我的紅燒獅子頭也做得不錯喔。」一如張培仁的音樂事業,給予平台,扶持了許多想做音樂的人。看來,無論在哪個年紀,也無論在哪個宇宙,張培仁想做的事,仍會是一樣的。
▊ 陪伴身邊的老物件與新物件:
香菸和炒勺
張培仁稱自己並不是個戀物的人,唯一能想到的老物件是香菸;雖然每天都得拆開新包裝,但從年輕到現在都抽同一個牌子。最近購入的新物件則是炒勺,問起是什麼牌子的呢?他依然答道,因為不重視物質,所以什麼牌子都不拘。倒是談到做菜,張培仁眼睛一亮,翻找手機裡多張他為聚會做的工夫菜的照片;做菜是疫情時期才開始的習慣,尤其深夜時刻,很能讓人專注。
About 張培仁
StreetVoice 街聲母公司中子創新執行長,1962年生。曾任滾石唱片集團策略長、魔岩唱片總經理,亦為簡單生活節創始人。為台灣流行音樂圈重要推手,致力於孵化音樂創作新人、創造音樂走入生活的場景。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
Current Issue_IKIGAI 晨醒的美好理由
Love the Reason We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