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如何與當代生活共生——專訪作家賴香吟
撰文 蔡雨辰.攝影|簡浩淳人如其文,賴香吟素樸而低調,說出來的話總得反覆確認,覓一個最接近本意的詞。本以為她冷然而安靜,孰料言談間,信手拈來就是個聲東擊西的玩笑。她從十八歲開始寫,文學或許豐厚了生命也未嘗不曾壓輾,她曾經質疑或者迴避,卻還是慢慢交出一本又一本小說,從一九九七年《散步到他方》、一九九八年《霧中風景》、2000年《島》、2012年《其後それから》,直到新作《文青之死》。提筆至今,漫漫近三十個年頭,作品雖不多,卻經久耐讀,自成一格。
除了《其後それから》為長篇小說,其他作品皆是短篇或中篇的合輯,所收錄的作品創作年份皆跨幅十年,收錄邏輯以主題和體裁為主。賴香吟自陳,直至目前的寫作生涯大概分為兩個階段,從《散步到他方》到《島》的文字「比較是出於表達的需要,寫出一個人看到世界的最初模樣。我並非文學專業出身,早期文字難免摸索,再加上我不喜歡寫作有太多個人色彩,所以就有一種隱微晦澀的東西存在其中。」
2007年出版的散文集《史前生活》對她而言則是練筆,「盡量濃縮、精簡,但可能密度太高了。」鍛鍊之後,停頓多年,賴香吟終於開始寫作長篇《其後》。「《其後》之後,濃淡的比例、概念和現實的比例,我比較抓到平衡法,作為一個寫作者,還算有資格可以寫了。當文字變成一種大家越來越熟悉的表達工具,文學若還得以存在,作家還有存在之必要,那麼,文字的理念與藝術只能再往上加成,我的確是花了不少時間在文字的重新認識上。」
「《其後》、《文青之死》以及明年將出版的中篇小說集算是三部作,也是這十五年的結清。這三本除了體裁不同,我也刻意讓關注的議題、表達的方式有所不同。」如果《其後》屬於概念之作,關注內在思維、哲學概念,文字精確,負載量高;《文青之死》則直陳現象,將個人感受展現為外在故事。「這是小說家的責任,既然寫成故事,我希望它像劇情片一般,以人物的個性和對白鋪陳,符合戲劇或故事的元素,寫這種共通性的題材有時最難,要寫出文字色彩並不容易,越平凡的菜越難做啊。」
錯誤的情感,志業的徬徨
寫作多年,賴香吟步履明確而踏實,每回下筆約莫都是自我挑戰,「《文青之死》像給自己的考試,作為一個小說家,我能否駕馭基本描繪世相的能力,在短篇小說裡處理浮世眾生、愛情故事、職業婚姻家庭等題材。」於是,在她所譜寫的芸芸眾生中,婚姻場景成了必然,也如黃錦樹所觀察到:「這本小說,大部分篇章都有『出狀況的婚姻』這樣的核心。」(註1)
<靜到突然>寫出婚姻關係結束的「其後」,憊懶難堪,後勁也突然;< 約會>記述兩個老人續一段年輕時代的遺憾,苦澀卻美;< 天竺鼠>寫下人將中年試圖藉由旅行修復親密關係,卻反成一場攤牌,兵敗如山倒。賴香吟試圖從各種角度處理「婚姻」,自有其現實關懷,「我們這一代人對愛情有些認識,種種愛情故事在小說裡也被處理得夠多。婚姻呢?文青、知青似乎不太談婚姻問題,踏進婚姻就關閉了談論的雷達,僅剩抱怨,我們對婚姻的認識滿落伍的,甚而不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獲得九歌「97年度小說獎」的<暮色將至>則以黨外運動為舞台,書寫一段夫妻的生死聚首,如何被政治翻弄。賴香吟有數篇小說涉及七○、八○年代的反對運動(如<翻譯者>、<喧嘩與酩酊>、<暮色將至>)。然而,與其說她藉由小說記錄時代,毋寧說她更關注運動裡的「人」,她通常不在小說中言明事件或人名,以<暮色將至>為例,小說儘管指涉鄭南榕自焚,卻僅以三言兩語隱微帶過,「我若一開始便在小說中言明鄭南榕自焚事件,整篇小說的調性就定了,但我不想讓事件搶掉主題,因為這篇小說的主題是那對不在運動檯面上的夫妻,是我對反對運動的反省與關心,甚至一點點批判。」
「若在小說中亮出美麗島事件或黨外這些名詞,也是個方便的做法,讓小說很快得到注意,但我不希望小說成為這樣的東西。我並非反對文學政治化,不過,重點得是文學的談法,這些具體的事件和人名能否成為文學的題材?絕對能,不過那和<暮色將至>會是不同的寫法。」
身為生在戒嚴時代的五年級生,賴香吟認為政治就是生活與人生,甚至形塑台灣人的獨特性格。「文學寫到政治,那不過是因為我們的生活迴避不了政治,我不想裝作沒事,但寫法依然是從生活過去,而不是從政治過來。我目前還沒有特別處理政治的題材,如果說涉及了政治,只不過在政治事件裡,我看到了某些令我感觸良多的現象和故事。」
巧合的是,一篇小說隨著政黨輪替的起伏,竟也透出了滄桑的況味。<暮色將至>寫作背景設定為2003年底陳水扁競選連任,發表時間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回顧所來徑,賴香吟不禁慨歎:「寫作當時有些感傷,隱隱約約覺得『暮色』將至,好像有什麼問題在浮現,再至2008年已經是全然的黑夜。之後,我們在黑夜裡等待朝陽,可是,朝陽有來嗎?從今天2016年這個時間點再談這篇小說其實感慨很多,我們現在在哪裡?仍是黑夜或清晨已經來了?我們會再經歷一次朝陽、暮色到黑夜的過程嗎?」
既死也生,帶著祝福
「小說除了個人展演之外,之於他人的意義是什麼,公共性在哪?別人為什麼要買這本小說?對我而言這個問題一直存在。或者說,一個小說家能不能成熟,這個問題是避不掉的。」訪談間,賴香吟屢屢提及她對於寫作的焦慮,問題指向理由與意義,「文學為何用?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文學如何與我們的當代生活共生?」這是她提筆的初衷與結果。
而小說家的答案,或許透露在紙頁之間。小說的封底內頁寫著:「既死也生,帶著祝福」,誠實也溫柔。「<文青之死>是寫來鼓勵六年級生的,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氣氛都該讓它過去了,如果覺得文學藝術對生命還有意義的話,就堅持下去吧。」
「一個人的一生無非是在認識自我,文學如果對人有什麼幫助,也就是幫你認識自己或是陪你認識自己,給予一點鼓勵的力量。我覺得任何一個會翻開文學書,而又真心讀下的人,大概都有那麼一點對生命和自我的疑惑,文學和藝術不過就是在旁邊點燈,推你一把。」
越過生活與寫作的時差,走過死蔭幽谷,《文青之死》收攏了賴香吟面對炎涼世態的體察和整理,「最痛的人所給的安慰往往都是最溫柔的。」這句話伴隨著小說出版反覆出現,看似煽情,卻大概是小說家一路攜帶的功課,抵達與離岸,強悍與荒涼,也讓《文青之死》成為一本陪伴與祝福之書。
(註1)黃錦樹所觀察
見黃錦樹書評<小說課,人生課>,刊載於《中國時報》,2016年5月7日。
賴香吟思考,寫作小說除了個人展演以外,有沒有可能也具有公共性?
於是刻意讓關注議題用不同方式在作品中穿梭,讓文學與生活共生。
朋友送的鐲子戴在手上將近二十年,唯有不寫作的那幾年曾取下。
出版《其後》之後重新戴上,好似自我與寫作的信物。
《文青之死》
作者︱賴香吟
出版︱印刻出版
「想理一理文青這個字曾經乾淨的成分。」收錄賴香吟短篇創作的十年蘊藏。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每個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全台發送量2萬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並於全台書店展示議題的「延伸主題書展」,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新舊商品。除紙本刊物,另有線上版與《提案》粉絲專頁,隨時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動態!
線上閱讀|http://issuu.com/onthedesk
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esliteonthede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