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離開「恆溫系」,在傷心時區裡真實度過每一天——專訪林達陽
撰文 陳昀秀・方格子《方格人物》去年,林達陽的《虛構的海》出版了十週年紀念版,自這本詩集於 2006 年初次面世後,他文字中綿密豐富的情感,無論在詩、散文、隨筆,總是能讓許多讀者與之共鳴。
至今已出版六本文學創作的他,今年五月在方格子開設「傷心時區」訂閱專欄,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文學創作新型態的嘗試,林達陽與讀者共同在方格子創造一個經營文學的可能。此次專訪,他將與我們分享「傷心時區」這半年來累積的點滴、文學創作與訂閱制彼此間產生的火花,以及在「傷心時區」中他如何面對讀者,並藉由讀者給予自己寫作上的提醒。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格子(原標題:☞暫時離開「恆溫系」,在傷心時區裡真實度過每一天:專訪林達陽)}
傷心時區,更貼近自己
人們總說林達陽是「恆溫系作家」,無論是多麽傷心脆弱的時刻,在他的文字裡得到最善意的擁抱與溫柔,但他在方格子的訂閱專欄卻轉了個彎,取名為「傷心時區」。比起過往的書寫,這個命名及創作方向似乎比起過去更抑鬱,我問起「傷心時區」的緣起,他向我解釋,是因為自己的生活越趨穩定,反而更能真實的面對自己生活裡的起伏,藉著寫作,平衡每天磨損的缺角。「傷心時區」的創作比起過去作品,更是貼近自己。
過往被稱為「恆溫系」的系列作品事實上是在生活不順遂的情形下,為了讓自己能捕捉一點光亮,那些快樂與溫暖的文字對他來說,更像是種精神鍛煉。
「之前有三到四年的寫作都是光亮耀眼的,我是有意這樣做。以前這樣寫的原因是因為現實生活過得很辛苦,所以能給我一點安慰跟鼓勵,那有點是給自我的精神鍛煉,像是睡前寫小紙條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這種光亮的滋味。但現在我的生活其實比較穩定了,有一點餘韻可以回頭做比較靠近自己的題材,所以想要寫比較悲觀、幽暗的,短暫脆弱的時刻。」
即便日常生活裡多數是灰色的時刻,但「傷心時區」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慘淡,林達陽覺得生活裡的低盪會因為遇見突然的善意,而變得更鮮明,因此這些被記錄下來的人事物反而更在其中綻放自己的光彩。「『傷心時區』紀錄了幽暗的世界,但也因為這樣,出現在裡面的人或物就會變得鮮明,陪伴就更溫暖了,所以也不盡然是如此黑暗的東西。」
關注林達陽多時的讀者可能會注意,他在網路上發表的作品,包括「傷心時區」在內,多數都有影像的元素:不管是走路散步的街道,或是旅行的風景,都與他的文字相安陪伴在一起;由於臉書演算法的改變及現今讀者的閱讀特性,林達陽的確是先觀察到,增加圖像有利於作品在網路上的傳播環境與觸及率。
▲林達陽拍攝的照片。取自傷心時區/返校日
「一開始主要會想著幫助觸及率,但後來也隱隱約約地發展出影像可以與文字有互文的脈絡,我當然會希望在文字之外,可以找到影像相對給的輔助。」不過攝影技術與設備有限,林達陽目前仍然以文字創作為主,再往回尋找自己有沒有適合的照片可以相稱。
「以目前我的攝影能力所及,我覺得圖片可以給的,就是讓文字在閱讀時有一個好的情境,我最大的要求就是這個。不違背文字的主題,又可以相襯,透過影像,幫讀者與文字找一個符合氛圍的『情境音樂』,這樣剛好。」
訂閱制像是架起一個安靜的實驗室
除了內容創作主題脫離過去正向、光亮面的書寫,事實上「傷心時區」的出現也是林達陽第一次使用訂閱平台,讓文學創作與出版在這裡發生各種可能。「一開始純粹是嘗試的心情,其實我一直想知道文學創作者到底在這個時代,有沒有打『文學零工』以外的生存方式,剛好方格子有這個機會跟我提到這個方式,那我覺得可以試試看,也與新的寫作計劃做結合。」
我問起,與過去的出版經驗相比,他自己認為訂閱制與傳統文學出版書籍最大的不同會是什麼?在傷心時區這半年的經驗裡,林達陽感受到訂閱制可以屏除大量雜音,把真正關心創作的讀者留下來。
林達陽認為「傷心時區」是能屏除雜音、安靜面對讀者的實驗室,也更貼近自己。
「現在寫作發表有幾種選擇,一個是寫了都不要發表,一個是寫在報紙上,一個是寫在臉書上。寫在報紙上沒有什麼回應,寫給自己看就更不用說了,寫在臉書上又很吵,會沒辦法判斷這些回饋到底是真是假,也會過度被這些東西干擾,所以我覺得『傷心時區』這個訂閱計劃像是架了一個安靜的實驗室、一個討論間,一個屬於我自己的Lab,我可以只跟自己和核心關心這個創作的讀者互動,有一個乾淨、舒服的環境面對讀者。 」
這項訂閱制的特性,也讓林達陽有了一個空間嘗試他最想做的事:他希望可以在一次次的創作裡,找到面向大眾的方法。「我覺得這個時代值得更好的通俗文學。未訓練的讀者與進階的讀者之間有一個鴻溝,其實沒有足夠的作品可以支撐未訓練的讀者再往前走,接觸更精緻的創作,那是一個洞,我想做的事情就是把這個洞補起來。同一時間,我也覺得,是誰說經典、難的文學作品一定要做成這個樣子。我的國中老師曾經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他說理想的文本應該是,對文學沒有概念的人、有概念的人、專業的人,都能從中讀到他們要的東西。我就覺得是這就是符合理想作品的想像,而我也一直想往這裡努力。」
讀者的回饋,成為校正創作的指針
林達陽希望自己能創作出國中老師所說的「理想的文學作品」,無論是哪一個階段的讀者,都能在其中找到意義,而「傷心時區」這個實驗室就是他努力的第一步。
林達陽說,每一次創作他當然都知道這個作品的結構複雜與否,或是技術層次拉了多高,為了讓更多人接觸文學作品,他認為這些訂閱制內的讀者回饋就能提醒他自己,他的創作是不是往正確的方向邁進,透過讀者對作品的詮釋留言與反饋,不但可以幫助林達陽理解自己經營的這個讀者社群口味,同時,也為自己的創作找到一個校正指針。
「這個時代值得更好的通俗文學」是林達陽寫作「傷心時區」的初衷之一。
「多數當然都給很正向的回饋,但有時候也會收到,比方說讀者留言或者私訊我,他覺得某些片段他跟不上、看不懂,我覺得都很好。少數人也會給我一些更技術層面、更細節的討論,比方會有讀者問這個地方為什麼會這樣轉折,或者是,他們會問整個作品的象徵系統意義,或是為什麼段落要這樣連接等等。我認為讀者的回饋是一個校正的提醒,讀者的藝文口味、設定,可以幫助你理解自己的作品,幫助你回頭檢視作品。當然看了不一定要改,但重視讀者是在於需要這些回饋來校正創作的幅度。認真、善意的讀者他們怎麼讀,我覺得很有參考價值,並非考慮他們喜好,而是去思考,這有沒有偏離我一開始設定要完成的計畫初衷:做一個雅俗共賞,更精緻的大眾文學。」
想帶給讀者文字以外的東西,例如:情感
林達陽非常在意與讀者之間的關係建立,除了重視讀者的回饋與留言之外,「傷心時區」也規劃了許多線下的活動,例如製作獨立小誌送給訂閱讀者、舉辦讀者聚會,甚至跨大到與讀者出遊的小旅行。林達陽笑稱這些都是他喜歡的事情,把這些事全部兜在一起做,希望能讓支持訂閱計劃的讀者感受到有趣的互動來往。
「舉例來說,我覺得小旅行蠻好的,目前去了一次馬祖、一次高雄,十二月底高雄的小旅行會再舉辦一次,這個方式就是讓讀者彼此認識,可以打開生活圈、交新朋友。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機會,讓我有把握可以給這些讀者不只是文字的東西,但卻是與文字高度相關的,像是情感的交流。小旅行很明確有這個特質,活動的相處時間比較長,會有很多交心的時候。像是在馬祖,我們有天晚上大家一起走去沙灘坐著聊天,我相信當天聊了非常多大家平常不會講的事情,那種感覺很好,人可以在那個時刻扮演一個他最想做的角色、說想說的話,我覺得很難得,因為這個時刻就是寫作帶來的感覺:真誠,很真實。」
一起旅行,在過程中與讀者建立起「除了聊文學,還可以說點垃圾話」的朋友關係,讓林達陽覺得非常珍貴,而後這趟小旅行回憶也成為第二期小誌的書寫主題。「小誌的第二集我就寫了我在馬祖小旅行感受到的這個情感互動,這個感覺很好,大家一起去的這個小旅行馬上就在下一期小誌出現,創作閱讀前後台的界線變得很模糊,讀者在當時後帶給我的回饋也以這樣的方式紀錄在小誌裡面,那生活感與時間感的是很貼近的,我很喜歡。」
「傷心時區」小誌第二集的內容是和讀者的小旅行;同時也在閱讀感上做了改進。
提醒我,文字的本質是面對人、了解人
訪談結束前,我問林達陽在這次訂閱制的嘗試裡,得到最珍貴的經驗是什麼呢?他靦腆笑著說,在這個小小實驗Lab裡,他再一次感受到文字的本質是讓人與人之間發生交流與互動。
「『傷心時區』這個訂閱計劃其實是一再提醒我文字的本質,就是去了解人、面對人。創作過程難免會有更吸引你的東西讓你忘記這些事,例如名氣、錢、藝術地位、確認感等等,但是在『傷心時區』裡,你直接看到你的讀者透過訂閱支持你的文字、活動,這真的是最動人的事。」
未來林達陽還有許多寫作計劃持續進行,除了近期要完成已進行一陣的高雄短篇動物寓言外,最主要仍是持續推進「傷心時區」。目前訂閱金額來到一定門檻,獨立小誌將從三個月發行一次進展至雙月刊的形式,其實表現得相當好。問起「傷心時區」的出版計劃,林達陽說,即便最後沒有將這些作品出版成實體書,他還是希望「傷心時區」的創作繼續充實至兩百篇,以出版一本書的標準對待這個訂閱計劃,繼續敲著鍵盤,好好陪伴讀者佇足傷心時區裡,橫渡時節,走完一個春夏秋冬。
採訪/撰文:陳昀秀
編輯:宅編
▌林達陽
高雄人。在離海不遠的地方長大,喜歡書店、電影院、室外球場。著迷於旅行、日常巷弄和能夠看得很遠的地方。曾獲三大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香港青年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優秀青年詩人獎等。 詩集:《虛構的海》《誤點的紙飛機》 散文:《慢情書》《恆溫行李》《再說一個秘密》《青春瑣事之樹》
✎FB ✎IG
✦
▌ 林達陽首部詩集十周年版本
☞ 馬上試閱《虛構的海》
▌延伸閱讀
☞ 寫作是最好的社交貨幣──專訪神跨界國文老師歐陽立中
☞ 普通,然而貴重──黃麗群談《九歌109年散文選》
☞ 貓系作家黃麗群:「說服他人,要用自己最誠實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