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离开「恒温系」,在伤心时区里真实度过每一天——专访林达阳
撰文 陳昀秀・方格子《方格人物》去年,林达阳的《虚构的海》出版了十周年纪念版,自这本诗集於 2006 年初次面世後,他文字中绵密丰富的情感,无论在诗、散文、随笔,总是能让许多读者与之共鸣。
至今已出版六本文学创作的他,今年五月在方格子开设「伤心时区」订阅专栏,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文学创作新型态的尝试,林达阳与读者共同在方格子创造一个经营文学的可能。此次专访,他将与我们分享「伤心时区」这半年来累积的点滴、文学创作与订阅制彼此间产生的火花,以及在「伤心时区」中他如何面对读者,并藉由读者给予自己写作上的提醒。
本文为「方格子直送」计划合作转载,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文章内容皆为撰文者创作观点,非代表诚品立场
伤心时区,更贴近自己
人们总说林达阳是「恒温系作家」,无论是多麽伤心脆弱的时刻,在他的文字里得到最善意的拥抱与温柔,但他在方格子的订阅专栏却转了个弯,取名为「伤心时区」。比起过往的书写,这个命名及创作方向似乎比起过去更抑郁,我问起「伤心时区」的缘起,他向我解释,是因为自己的生活越趋稳定,反而更能真实的面对自己生活里的起伏,藉着写作,平衡每天磨损的缺角。「伤心时区」的创作比起过去作品,更是贴近自己。
that wanaka tree
过往被称为「恒温系」的系列作品事实上是在生活不顺遂的情形下,为了让自己能捕捉一点光亮,那些快乐与温暖的文字对他来说,更像是种精神锻炼。
「之前有三到四年的写作都是光亮耀眼的,我是有意这样做。以前这样写的原因是因为现实生活过得很辛苦,所以能给我一点安慰跟鼓励,那有点是给自我的精神锻炼,像是睡前写小纸条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种光亮的滋味。但现在我的生活其实比较稳定了,有一点余韵可以回头做比较靠近自己的题材,所以想要写比较悲观、幽暗的,短暂脆弱的时刻。」
即便日常生活里多数是灰色的时刻,但「伤心时区」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惨淡,林达阳觉得生活里的低荡会因为遇见突然的善意,而变得更鲜明,因此这些被记录下来的人事物反而更在其中绽放自己的光彩。「『伤心时区』纪录了幽暗的世界,但也因为这样,出现在里面的人或物就会变得鲜明,陪伴就更温暖了,所以也不尽然是如此黑暗的东西。」
关注林达阳多时的读者可能会注意,他在网路上发表的作品,包括「伤心时区」在内,多数都有影像的元素:不管是走路散步的街道,或是旅行的风景,都与他的文字相安陪伴在一起;由於脸书演算法的改变及现今读者的阅读特性,林达阳的确是先观察到,增加图像有利於作品在网路上的传播环境与触及率。
that wanaka tree
林达阳拍摄的照片。取自伤心时区/返校日
「一开始主要会想着帮助触及率,但後来也隐隐约约地发展出影像可以与文字有互文的脉络,我当然会希望在文字之外,可以找到影像相对给的辅助。」不过摄影技术与设备有限,林达阳目前仍然以文字创作为主,再往回寻找自己有没有适合的照片可以相称。
「以目前我的摄影能力所及,我觉得图片可以给的,就是让文字在阅读时有一个好的情境,我最大的要求就是这个。不违背文字的主题,又可以相衬,透过影像,帮读者与文字找一个符合氛围的『情境音乐』,这样刚好。」
订阅制像是架起一个安静的实验室
除了内容创作主题脱离过去正向、光亮面的书写,事实上「伤心时区」的出现也是林达阳第一次使用订阅平台,让文学创作与出版在这里发生各种可能。「一开始纯粹是尝试的心情,其实我一直想知道文学创作者到底在这个时代,有没有打『文学零工』以外的生存方式,刚好方格子有这个机会跟我提到这个方式,那我觉得可以试试看,也与新的写作计划做结合。」
我问起,与过去的出版经验相比,他自己认为订阅制与传统文学出版书籍最大的不同会是什麽?在伤心时区这半年的经验里,林达阳感受到订阅制可以屏除大量杂音,把真正关心创作的读者留下来。
that wanaka tree
林达阳认为「伤心时区」是能屏除杂音、安静面对读者的实验室,也更贴近自己。
「现在写作发表有几种选择,一个是写了都不要发表,一个是写在报纸上,一个是写在脸书上。写在报纸上没有什麽回应,写给自己看就更不用说了,写在脸书上又很吵,会没办法判断这些回馈到底是真是假,也会过度被这些东西干扰,所以我觉得『伤心时区』这个订阅计划像是架了一个安静的实验室、一个讨论间,一个属於我自己的Lab,我可以只跟自己和核心关心这个创作的读者互动,有一个乾净、舒服的环境面对读者。 」
这项订阅制的特性,也让林达阳有了一个空间尝试他最想做的事:他希望可以在一次次的创作里,找到面向大众的方法。「我觉得这个时代值得更好的通俗文学。未训练的读者与进阶的读者之间有一个鸿沟,其实没有足够的作品可以支撑未训练的读者再往前走,接触更精致的创作,那是一个洞,我想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个洞补起来。同一时间,我也觉得,是谁说经典、难的文学作品一定要做成这个样子。我的国中老师曾经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理想的文本应该是,对文学没有概念的人、有概念的人、专业的人,都能从中读到他们要的东西。我就觉得是这就是符合理想作品的想像,而我也一直想往这里努力。」
读者的回馈,成为校正创作的指针
林达阳希望自己能创作出国中老师所说的「理想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意义,而「伤心时区」这个实验室就是他努力的第一步。
林达阳说,每一次创作他当然都知道这个作品的结构复杂与否,或是技术层次拉了多高,为了让更多人接触文学作品,他认为这些订阅制内的读者回馈就能提醒他自己,他的创作是不是往正确的方向迈进,透过读者对作品的诠释留言与反馈,不但可以帮助林达阳理解自己经营的这个读者社群口味,同时,也为自己的创作找到一个校正指针。
that wanaka tree
「这个时代值得更好的通俗文学」是林达阳写作「伤心时区」的初衷之一。
「多数当然都给很正向的回馈,但有时候也会收到,比方说读者留言或者私讯我,他觉得某些片段他跟不上、看不懂,我觉得都很好。少数人也会给我一些更技术层面、更细节的讨论,比方会有读者问这个地方为什麽会这样转折,或者是,他们会问整个作品的象徵系统意义,或是为什麽段落要这样连接等等。我认为读者的回馈是一个校正的提醒,读者的艺文口味、设定,可以帮助你理解自己的作品,帮助你回头检视作品。当然看了不一定要改,但重视读者是在於需要这些回馈来校正创作的幅度。认真、善意的读者他们怎麽读,我觉得很有参考价值,并非考虑他们喜好,而是去思考,这有没有偏离我一开始设定要完成的计画初衷:做一个雅俗共赏,更精致的大众文学。」
想带给读者文字以外的东西,例如:情感
林达阳非常在意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建立,除了重视读者的回馈与留言之外,「伤心时区」也规划了许多线下的活动,例如制作独立小志送给订阅读者、举办读者聚会,甚至跨大到与读者出游的小旅行。林达阳笑称这些都是他喜欢的事情,把这些事全部兜在一起做,希望能让支持订阅计划的读者感受到有趣的互动来往。
「举例来说,我觉得小旅行蛮好的,目前去了一次马祖、一次高雄,十二月底高雄的小旅行会再举办一次,这个方式就是让读者彼此认识,可以打开生活圈、交新朋友。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机会,让我有把握可以给这些读者不只是文字的东西,但却是与文字高度相关的,像是情感的交流。小旅行很明确有这个特质,活动的相处时间比较长,会有很多交心的时候。像是在马祖,我们有天晚上大家一起走去沙滩坐着聊天,我相信当天聊了非常多大家平常不会讲的事情,那种感觉很好,人可以在那个时刻扮演一个他最想做的角色、说想说的话,我觉得很难得,因为这个时刻就是写作带来的感觉:真诚,很真实。」
一起旅行,在过程中与读者建立起「除了聊文学,还可以说点垃圾话」的朋友关系,让林达阳觉得非常珍贵,而後这趟小旅行回忆也成为第二期小志的书写主题。「小志的第二集我就写了我在马祖小旅行感受到的这个情感互动,这个感觉很好,大家一起去的这个小旅行马上就在下一期小志出现,创作阅读前後台的界线变得很模糊,读者在当时後带给我的回馈也以这样的方式纪录在小志里面,那生活感与时间感的是很贴近的,我很喜欢。」
that wanaka tree
「伤心时区」小志第二集的内容是和读者的小旅行;同时也在阅读感上做了改进。
提醒我,文字的本质是面对人、了解人
访谈结束前,我问林达阳在这次订阅制的尝试里,得到最珍贵的经验是什麽呢?他腼腆笑着说,在这个小小实验Lab里,他再一次感受到文字的本质是让人与人之间发生交流与互动。
「『伤心时区』这个订阅计划其实是一再提醒我文字的本质,就是去了解人、面对人。创作过程难免会有更吸引你的东西让你忘记这些事,例如名气、钱、艺术地位、确认感等等,但是在『伤心时区』里,你直接看到你的读者透过订阅支持你的文字、活动,这真的是最动人的事。」
未来林达阳还有许多写作计划持续进行,除了近期要完成已进行一阵的高雄短篇动物寓言外,最主要仍是持续推进「伤心时区」。目前订阅金额来到一定门槛,独立小志将从三个月发行一次进展至双月刊的形式,其实表现得相当好。问起「伤心时区」的出版计划,林达阳说,即便最後没有将这些作品出版成实体书,他还是希望「伤心时区」的创作继续充实至两百篇,以出版一本书的标准对待这个订阅计划,继续敲着键盘,好好陪伴读者伫足伤心时区里,横渡时节,走完一个春夏秋冬。
that wanaka tree
采访/撰文:陈昀秀
编辑:宅编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方格子(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