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場「不舒服藝術導覽」深度思辨:《誰的博物館》揭開頂尖博物館避而不談的暗黑歷史
撰文 艾莉絲.普洛特Photo Credit: Nicole Baster on Unsplash
我的導覽源自於一種挫敗感,當時我剛花了三年的時間攻讀藝術史學位,這個學位完全漠視殖民史與帝國史,但我們攻讀的博物館與藝廊卻正是由這兩種歷史打造而成,課程中唯一和大英帝國藝術有關的單元是選修。
Photo Credit: Jack Finnigan on Unsplash
我志願擔任學校團體的導覽員,並因此見識到英國歷史課程的各種缺陷。
學童讀了都鐸王朝(Tudodrs)和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s),這是英國奴隸貿易的起迄時代,但沒碰觸兩者中間的時期,沒碰觸那些激烈暴力的侵略與戰爭,以及大英帝國的崛起與創建。我很厭煩地看著那些人,他們絕大多數跟我一樣,跟我那些研讀藝術並在博物館工作的優越「白人」同事一樣,從沒學過這些歷史,因此也無法知道他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繼承並延續了殖民主義所導致的不平等。
我對自己做為帝國產物的身分超級警覺:一個「白」人,她的家族參與了澳大利亞的入侵與殖民,害早就住在那裡的原住民族流離失所。
我不認為罪惡世代相傳,但責任確實代代相承,今日沒有任何一位活人的存在是沒受到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形塑。這項遺產我們全都有份,我們全都有責任去處理它的後果。
Photo Credit: Sam Barber on Unsplash
如果你是受益者,讓自己被悔恨與罪惡淹沒,對誰都沒好處。
你能做的,就是不斷追問,你如何感受那些好處。那些好處是由誰付出代價?
我越來越厭倦人們以事不關己的態度應對這些歷史,彷彿這類事情只會發生別處,彷彿大英帝國和它的暴行與現代英國無關似的。英國博物館裡擺滿從前殖民地搶來的文物,掛滿了用殖民財富買來的畫作,充滿了帝國權力的再現。
它無處不在,只要你尋找。
{本文內容節錄自《誰的博物館》,由原點出版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見證文物展現的創傷經驗與歷史
《誰的博物館》內頁圖。
那件雕像的展示方式很難看清楚。它放置在一個大型展櫃的底部,離地只有一英尺,照明也很尷尬,如果你想看個仔細,就得坐在地板上,面對玻璃。
說明牌跟真實的人物幾乎無關,主要是提及泥板岩雕刻的整體歷史,只有一行提到這個場景可能是「一名男子正在虐待他的妻子或一名海達婦女」。
我曾經談過這件文物,也跟導覽團一起參觀過,導覽團的成員總說這是最令他們沮喪的文物─我們講解時用詞謹慎,也都加了適當警語,但實際目睹還是令人不舒服,特別是受到性攻擊的倖存者,除了不快的情緒之外,也經常會感到身體上的疼痛或失調。
Photo Credit: Zalfa Imani on Unsplash
在博物館裡,我們很常會受到真實的情緒牽引。有許多文物和創傷經驗有關,我們先前提過的文物就有不少可從這個角度解讀,但很少有文物會被展示成情感的來源。
某人製作了這件作品。某人得知這個故事,並為它創作一個實體表現,讓它可見並存在。
我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這個場景的參與者、旁觀者或倖存者,在這個無從知曉的空間裡,思考這些選項並決定如何回應,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成為見證者,在看到那件雕像的時候,我們完成了這個場景。這勉強算是一件肖像─或許不再是某個特定人物的肖像,而是某種經驗的肖像。
Photo Credit: Noralí Nayla on Unsplash
我們應該別過頭去,或是將雕像移除?
在這個案例裡,我不認為上述兩者哪個是最佳選項。反之,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博物館所採用的故事。如果我們開始將博物館視為聖祠,並非奉祀藝術大師的個人才華,而是奉祀記憶與持久性,那會怎樣?
以目前而言,這尊雕像是用來講述海達泥板岩藝術的一般性故事。
它被視為正常─這個攻擊的場景被當成泥板岩雕刻的總和。這項選擇沒有顧慮細節,而這會影響到參觀者如何詮釋整個海達民族。
.
.
.
▌讓殖民史現形,更多揭開頂尖博物館避而不談的暗黑故事與觀看思辨
☞《誰的博物館? 》誠品獨家封面版
✦
首圖來源:kevin laminto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
☞漫畫版說文解字:穿越世界5500年,考古文字歷史的圖文寶典《世界文字圖解簡史》
☞就算不談推理,也是一部驚人的歷史小說:《神探福邇,字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