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傳承的針與線,縫繡跨越世代的觸動|專訪蘇繡藝術家周海云╳陸曉琳
Written 诚品生活苏州早年間,白天倚著樹蔭,晚上照著煤油燈,農忙之間的閑餘時間,即是養成一位蘇州繡娘的光陰——從初學點綴邊角的葉子、龍鬚,到最終獨立完成一幅作品……刺繡道盡了每一位蘇州繡娘的年華歲月。
7歲時就拿起針線的周海云,在村子裡還沒有電燈的年代就跟著媽媽和姐姐們學做刺繡貼補家用。原本以為日子會照著祖輩的腳步這樣平安度過,卻不曾想24歲時的遭遇開啟了她另一段人生際遇——召集村裡姐妹們辛苦做的刺繡被人倒債,女兒也在這段波折重重的日子裡誕生,萬般無奈下也只好獨身前往北京找回被欠款的貨品,從此開始遊走異鄉的打拼人生。
這位來自農村的繡娘憑著一股韌性,將姑蘇經典的刺繡傳統推向未知的世界,最後懷著感激之情回到蘇州鎮湖,專注蘇繡的提升以報答家鄉的一切養育。
在懵懂的童年時光裡,刺繡對陸曉琳來說不過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儘管從1歲起就跟著媽媽周海云奔波于蘇州和北京兩地,在滿是繡繃和繡線的環境中長大,陸曉琳並沒有被施加上“成為傳統繡娘”的壓力。
直到遠赴國外求學,她與眾人分享來自家鄉的繡片時才發現蘇繡不分國界與文化的獨特魅力。這才理解,這些曾經陪伴她成長的生活日常,原來早已在心裡生了根,在此刻喚起了共鳴,帶來了觸動,“越是民族的東西,越能走向世界。”因此,她毅然決意要讓現代人更近距地感知蘇繡,感知傳承千百年的手藝歷久彌新的魅力。
正在誠品生活蘇州進行的感知蘇綉 ——“云帆苏绣”刺繡藝術展以周海云和陸曉琳母女的刺繡作品作為線索,開啟了一種蘇繡傳統的全新表達形式。我們有幸在展覽開幕當天與她們面對面,從兩代繡娘的不同人生經歷談起,試圖通過這篇採訪,呈現在跨越世代的努力下,她們如何繼承和探索傳統工藝的永續價值;在新時代的語境下,她們又該如何塑造蘇繡與藝術的多元聯結,如何建立更多人對蘇繡的全新感知。
▲陸曉琳(左)與周海云(右)母女
一位是勇敢北漂、為蘇繡事業闖蕩的母親,一位是旅外求學後重拾蘇繡珍貴技藝的女兒。她們在不同的人生節點依循內心嚮往回到家鄉,希冀蘇繡能更好地發揚。然而共同的期盼下,兩代人的思維面臨著如何結合傳統與創新的碰撞。同時,這還是一場親情的磨合與理解。
陸曉琳:
到國外上學的那段時間,作為小禮物和大家分享的蘇繡繡片往往獲得好多人的喜愛,那時發現蘇繡的文化挺受歡迎,其實心中有一種自豪感。印象極深的還有兩次經歷,一次是到荷蘭朋友家裡拜訪時他向我展示自己收藏的80年代雙面繡;另一次是旅行途中,我在約旦偏鄉下榻的酒店看見牆上裝飾了一幅蘇州園林刺繡,當下都令我激動不已......這些意想不到的地方,讓我真正見識到蘇繡文化的了不起。
我在國外深受觸動之後,堅定了傳承蘇繡的決心。我成長的背景賦予我承接蘇繡傳統的先天條件,這才回到家鄉展開了這項技藝的創新探索。但一開始,我媽媽並不太願意接受我的決定,她雖然一再惋惜蘇繡傳承人的稀缺,但作為母親卻不希望我也經歷這個產業的艱辛。
周海云:
過去,我們是別無選擇的一代,只有以刺繡為生。所幸後來奠定了經濟基礎,才擔起傳承這項技藝的責任。所以,我更希望她找一個朝九晚五的職業,因為做刺繡實在太辛苦——選題材、做品質、忙銷售,每一個環節都要為之不眠不休地傷透腦筋。
但我心裡又著急,為這項技藝的未來感到焦慮。一想到將來我們這一代不做了,又能有多少後輩願意努力延續呢?所以,當女兒決心入行並開始付諸實行,我也就沒有再阻攔。即便總是心疼她的辛苦付出,也對他們創新的想法充滿了疑慮,但我還是期待這些創新能吸引更多年輕世代的目光,帶領蘇繡前往世界各地。
▲感知蘇綉 ——“云帆蘇繡”刺繡藝術展,陸曉琳、Brian Michael Reed作品《廢墟》
在陸曉琳的觀點中,傳統文化的創新是任何年代都在發生的事情,如同古代各朝的刺繡都有不同的變化和演進,因此她解析蘇繡創新的目的及意義,其關鍵在於滿足當代的審美和藝術需求。
陸曉琳:
數千年前就出現的刺繡,經歷各個朝代依然不斷地創新。比如宋代具有欣賞作用的刺繡作品,是出於宋徽宗本身的藝術愛好而帶領全民共同發展的走向;又如清朝的刺繡題材多源於少數民族視角,意味著由滿族人當朝而產生的審美變化。
所以“創新”的意義與這些例子是相通的,我們讓刺繡技藝符合現代需要,甚至成為引領需求者的指標,只有當這項技藝被當代喜歡,才能更好地傳承下去。如果一成不變,刺繡這項技藝就會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產生承接的斷層。
▲感知蘇綉 ——“云帆蘇繡”刺繡藝術展,“回憶與《未完成》”展區
“創新”如果是時代更迭的必經之路,那麼在傳承的時間軸上,兩代繡娘要面臨的就是“創新中保有傳統”的挑戰與試驗。我們邀請兩位元分別以自己的視角回顧展覽籌備時的想法,卻意外收穫了她們彼此間的碰撞、感動與成長。
周海云:
如今雖然有許多新興的刺繡技法專利,但創新針法應該保留最初傳統的特點,在傳承中多元創新。或許年輕人追求的不是舊傳統的模樣,但堅持以純手工刺繡是我認為在創新的路上絕不能丟失的一點,刺繡必須擁有手工的溫度。
陸曉琳:
我也認同最具歷史的元素在於技法本身,運用刺繡完成任何形式和題材時,千年以來的刺繡精華就已經體現。但是想嘗試新的刺繡創作,除了必須在心理上克服許多質疑的聲音,還必須突破追求藝術效果時的困境。展覽中的“回憶與《未完成》”展區,是我與美國藝術家Brian的裝置性創作,它不像一個平面作品只管從頭繡到尾,裝置的效果需要考量整體的藝術性和融合感,許多問題都不在最初可預見的範疇內。
周海云:
製作“回憶與《未完成》”展區的繡片時,我始終不能理解這些“粗獷”的作品究竟有何用意,甚至剪下繡片讓我很生氣,這是在毀壞作品啊。直到展覽啟動的那一天,我才親眼看見完整的創作,對他們富含理念的創新裝置竟然感到意外和滿意,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蘇繡展出。
陸曉琳:
展出後我們收到很多肯定的回饋,我們以段落式的故事與系列引導大家融入展覽,也引發全新的蘇繡感知和興趣。當我們更好地瞭解作品內涵並傳播出去,才能將傳統技藝廣大發揮。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未被激發的點,就比如媽媽一定要抵達現場才會發現裝置作品比料想中的更好。如今媽媽十分支持我們嘗試的改變,我想這就是兩代人一起成長的機會。
周海云在採訪中激動地說過一句話:“我喜歡自己的每一幅作品,它們就像我的孩子一樣!”那麼母女兩人又是怎麼賞析彼此的創作?
透過一場有趣的評析話題,我們將瞭解在母女雙方的觀感中,各自懷抱了什麼樣的作品見解。
周海云:
儘管我站在前輩的觀賞角度去看,但是《飛天豬》仍然是我很喜愛的一組作品。它們的立體表現和倒影安排都很有意思,讓我深深感受到年輕人不同的理念和追求。展覽上,故事性的規劃讓人靜下心觀賞,動線上又有像《飛天豬》的裝置藝術穿插落腳,我想,不同年齡層的朋友都適合參觀這個展覽,他們會發現各種令人興奮的看點。
▲感知蘇綉 ——“云帆蘇繡”刺繡藝術展現場,陸曉琳作品《飛天豬》
陸曉琳:
我反而喜歡偏傳統的作品,例如媽媽的《八十七神仙卷》白描長卷。事實上,要做出更勝原卷的效果真的很不容易,比參雜色彩的作品更具難度——一幅看似黑白的長卷,實際上繡了約30種深淺不一的水墨色絲線,就連神仙的人物神態都精確把握。作品透過細膩的蘇繡表達書法文字的筆墨韻味,每一個細節都值得花時間細細品味。
▲感知蘇綉 ——“云帆蘇繡”刺繡藝術展,周海云作品《八十七神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