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传承的针与线,缝绣跨越世代的触动|专访苏绣艺术家周海云╳陆晓琳
撰文 诚品生活苏州早年间,白天倚着树荫,晚上照着煤油灯,农忙之间的闲余时间,即是养成一位苏州绣娘的光阴——从初学点缀边角的叶子、龙须,到最终独立完成一幅作品……刺绣道尽了每一位苏州绣娘的年华岁月。
7岁时就拿起针线的周海云,在村子里还没有电灯的年代就跟着妈妈和姐姐们学做刺绣贴补家用。原本以为日子会照着祖辈的脚步这样平安度过,却不曾想24岁时的遭遇开启了她另一段人生际遇——召集村里姐妹们辛苦做的刺绣被人倒债,女儿也在这段波折重重的日子里诞生,万般无奈下也只好独身前往北京找回被欠款的货品,从此开始游走异乡的打拼人生。
这位来自农村的绣娘凭著一股韧性,将姑苏经典的刺绣传统推向未知的世界,最后怀著感激之情回到苏州镇湖,专注苏绣的提升以报答家乡的一切养育。
在懵懂的童年时光里,刺绣对陆晓琳来说不过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尽管从1岁起就跟着妈妈周海云奔波于苏州和北京两地,在满是绣绷和绣线的环境中长大,陆晓琳并没有被施加上“成为传统绣娘”的压力。
直到远赴国外求学,她与众人分享来自家乡的绣片时才发现苏绣不分国界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才理解,这些曾经陪伴她成长的生活日常,原来早已在心里生了根,在此刻唤起了共鸣,带来了触动,“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能走向世界。”因此,她毅然决意要让现代人更近距地感知苏绣,感知传承千百年的手艺历久弥新的魅力。
正在诚品生活苏州进行的感知蘇綉 ——“云帆苏绣”刺绣艺术展以周海云和陆晓琳母女的刺绣作品作为线索,开启了一种苏绣传统的全新表达形式。我们有幸在展览开幕当天与她们面对面,从两代绣娘的不同人生经历谈起,试图通过这篇采访,呈现在跨越世代的努力下,她们如何继承和探索传统工艺的永续价值;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她们又该如何塑造苏绣与艺术的多元联结,如何建立更多人对苏绣的全新感知。
▲陆晓琳(左)与周海云(右)母女
一位是勇敢北漂、为苏绣事业闯荡的母亲,一位是旅外求学后重拾苏绣珍贵技艺的女儿。她们在不同的人生节点依循内心向往回到家乡,希冀苏绣能更好地发扬。然而共同的期盼下,两代人的思维面临着如何结合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同时,这还是一场亲情的磨合与理解。
陆晓琳:
到国外上学的那段时间,作为小礼物和大家分享的苏绣绣片往往获得好多人的喜爱,那时发现苏绣的文化挺受欢迎,其实心中有一种自豪感。印象极深的还有两次经历,一次是到荷兰朋友家里拜访时他向我展示自己收藏的80年代双面绣;另一次是旅行途中,我在约旦偏乡下榻的酒店看见墙上装饰了一幅苏州园林刺绣,当下都令我激动不已......这些意想不到的地方,让我真正见识到苏绣文化的了不起。
我在国外深受触动之后,坚定了传承苏绣的决心。我成长的背景赋予我承接苏绣传统的先天条件,这才回到家乡展开了这项技艺的创新探索。但一开始,我妈妈并不太愿意接受我的决定,她虽然一再惋惜苏绣传承人的稀缺,但作为母亲却不希望我也经历这个产业的艰辛。
周海云:
过去,我们是别无选择的一代,只有以刺绣为生。所幸后来奠定了经济基础,才担起传承这项技艺的责任。所以,我更希望她找一个朝九晚五的职业,因为做刺绣实在太辛苦——选题材、做质量、忙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要为之不眠不休地伤透脑筋。
但我心里又着急,为这项技艺的未来感到焦虑。一想到将来我们这一代不做了,又能有多少后辈愿意努力延续呢?所以,当女儿决心入行并开始付诸实行,我也就没有再阻拦。即便总是心疼她的辛苦付出,也对他们创新的想法充满了疑虑,但我还是期待这些创新能吸引更多年轻世代的目光,带领苏绣前往世界各地。
▲感知蘇綉 ——“云帆苏绣”刺绣艺术展,陆晓琳、Brian Michael Reed作品《废墟》
在陆晓琳的观点中,传统文化的创新是任何年代都在发生的事情,如同古代各朝的刺绣都有不同的变化和演进,因此她解析苏绣创新的目的及意义,其关键在于满足当代的审美和艺术需求。
陆晓琳:
数千年前就出现的刺绣,经历各个朝代依然不断地创新。比如宋代具有欣赏作用的刺绣作品,是出于宋徽宗本身的艺术爱好而带领全民共同发展的走向;又如清朝的刺绣题材多源于少数民族视角,意味著由满族人当朝而产生的审美变化。
所以“创新”的意义与这些例子是相通的,我们让刺绣技艺符合现代需要,甚至成为引领需求者的指标,只有当这项技艺被当代喜欢,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如果一成不变,刺绣这项技艺就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产生承接的断层。
▲感知蘇綉 ——“云帆苏绣”刺绣艺术展,“回忆与《未完成》”展区
“创新”如果是时代更迭的必经之路,那么在传承的时间轴上,两代绣娘要面临的就是“创新中保有传统”的挑战与试验。我们邀请两位分别以自己的视角回顾展览筹备时的想法,却意外收获了她们彼此间的碰撞、感动与成长。
周海云:
如今虽然有许多新兴的刺绣技法专利,但创新针法应该保留最初传统的特点,在传承中多元创新。或许年轻人追求的不是旧传统的模样,但坚持以纯手工刺绣是我认为在创新的路上绝不能丢失的一点,刺绣必须拥有手工的温度。
陆晓琳:
我也认同最具历史的元素在于技法本身,运用刺绣完成任何形式和题材时,千年以来的刺绣精华就已经体现。但是想尝试新的刺绣创作,除了必须在心理上克服许多质疑的声音,还必须突破追求艺术效果时的困境。展览中的“回忆与《未完成》”展区,是我与美国艺术家Brian的装置性创作,它不像一个平面作品只管从头绣到尾,装置的效果需要考量整体的艺术性和融合感,许多问题都不在最初可预见的范畴内。
周海云:
制作“回忆与《未完成》”展区的绣片时,我始终不能理解这些“粗犷”的作品究竟有何用意,甚至剪下绣片让我很生气,这是在毁坏作品啊。直到展览启动的那一天,我才亲眼看见完整的创作,对他们富含理念的创新装置竟然感到意外和满意,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苏绣展出。
陆晓琳:
展出后我们收到很多肯定的反馈,我们以段落式的故事与系列引导大家融入展览,也引发全新的苏绣感知和兴趣。当我们更好地了解作品内涵并传播出去,才能将传统技艺广大发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未被激发的点,就比如妈妈一定要抵达现场才会发现装置作品比料想中的更好。如今妈妈十分支持我们尝试的改变,我想这就是两代人一起成长的机会。
周海云在采访中激动地说过一句话:“我喜欢自己的每一幅作品,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那么母女两人又是怎么赏析彼此的创作?
透过一场有趣的评析话题,我们将了解在母女双方的观感中,各自怀抱了什么样的作品见解。
周海云:
尽管我站在前辈的观赏角度去看,但是《飞天猪》仍然是我很喜爱的一组作品。它们的立体表现和倒影安排都很有意思,让我深深感受到年轻人不同的理念和追求。展览上,故事性的规划让人静下心观赏,动线上又有像《飞天猪》的装置艺术穿插落脚,我想,不同年龄层的朋友都适合参观这个展览,他们会发现各种令人兴奋的看点。
▲感知蘇綉 ——“云帆苏绣”刺绣艺术展现场,陆晓琳作品《飞天猪》
陆晓琳:
我反而喜欢偏传统的作品,例如妈妈的《八十七神仙卷》白描长卷。事实上,要做出更胜原卷的效果真的很不容易,比参杂色彩的作品更具难度——一幅看似黑白的长卷,实际上绣了约30种深浅不一的水墨色丝线,就连神仙的人物神态都精确把握。作品透过细腻的苏绣表达书法文字的笔墨韵味,每一个细节都值得花时间细细品味。
▲感知蘇綉 ——“云帆苏绣”刺绣艺术展,周海云作品《八十七神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