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锣湾店职人自策展 │【肌肤存在 Giving Flesh】
撰文 香港誠品書店我想像,一切「身体」的形式,即一切事物的肉身——有石的古稀咿哑,光线糊化的颜料,闲言坏语的节节音位,情绪的气粒,
关系崩缺的锋利,横竖点撇的痕屑
无一非身碰身、肌接肌、边界相接、边界相拒——交替、交换、交易。
一份礼物。
世物被抛掷到世界,「被给予」(be given)现象,然後,
世物再度给予(to give), 世物——礼物在交互中,发生种种。
身体种种。意义种种。
我要怎样诠释「肌肤」的种种质感、形状、表徵,它的解剖学、组织学、器官学——他的内容——当世界的东西都被梅格庞蒂铭名为「世界肌肤」或「世界的肉」时、当世界的生命形成的基数为「肉身」,那现象本来,就是一个个肌肤膜碰撞、内器官诠释的「身体感」——身体碰触身体的感受,就是将客体纳入身体的叙事,每一身体动作都是一种叙事,滋养着关系的型类,譬如:
立——Upright Parallel
我站立。直立人看着两只手臂、两只腿、头向左向右、脊骨向上向下、躯体向前向後,身体本身、身体展合的运动、展合的空间认知,都是二分构的认知模型,一种智性分类。直立人拥有了日和月、天堂和地狱、来与去、扬昇或堕落、人兽、大小、好坏,世物以身掂我,或痕或拮的,我要怎样理解他们?
分类再分类,指向这里指向那里,他们触及视网膜,我给予位置。
《区判: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
作者|皮耶.布赫迪厄
出版|麦田
社会中任何的品味判断都其来有自。《区判》出色地阐明了现代世界中产阶级的自命不凡,该书出版於1979年,是一部当代法国的庞大民族志,也是对社会阶层思想的深刻剖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在「我们认为具有美感的事物」和「我们认为俗气或丑陋的事物」之间做出抉择。品味并不纯粹,这些不同的审美选择都是「区判」,也就是「与其他阶级的选择相对立的选择」。世界同时倚赖权力关系系统与符号系统运行,而品味的细致区别,便成为社会判断的基础。
布赫迪厄推翻了从未被质疑过的关於美、艺术与文化的范畴:「区判」的类别取决於一个人在社会阶层中的位置。决定它们的因素,一方面是「文化资本」,即教育水准;另一方面是「经济资本」,即社会处境。透过分析不同社会阶层及教育系统之间关系的转变,在每个阶层中区分出一般的行为法则,使得建立一套生活方式的「系统」成为可能。社会主体透过其成员所展现的「区判」,即美味与平淡、美丽与丑陋、别致与俗气、杰出与低俗之间的区别判准,针对分类系统(品味)与生存条件(阶层)展开分析,转化为客观系统选择的形式,从而触发了「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本书揭露了这些模式与社会阶层及其生活样态的描绘密不可分,并辅以大量田调成果及理论批评辨析,梳理了所有关於美感、艺术、品味与文化等传统问题的重新表述。
摺——Self-clash Flexion
我摺叠。身体自自我,向所有关节摺叠,形捆缚,曲弯成为武器:隔开,或是在弯曲与弯曲间四肢伸展,将碰撞诉诸推开,作圈地,或是,保衞。推开推开一个个推开,一个人的撞击发展成集体苦难。生命的压缩,由我的挤压与异化开始。
《生命之侧:关於因纽特人,以及一种照护方式的想像》
作者|丽莎.史蒂文森
出版|左岸文化
「我们对照护的理解往往离不开善意、好的结果,或对受苦的情绪反应。但挪动这种理解将让我们得以分辨照护论述的细微差异,进而看见自身欲望的矛盾,以及试图照护他人时的混乱失措。」
这本民族志的主角是居住在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关注他们被收编进加拿大政府的医疗与照护体制下的结果。作者史蒂文森以傅柯「生命政治」的概念贯穿全书,整体结构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透过1940到1960年代出现的肺结核大流行与1980年後出现的自杀潮,讨论加拿大政府官僚体系提供的照护,以及其对因纽特人心灵造成的持续冲击;第二部分试图勾勒出因纽特人另类的照护模式。有别於当代生命政治的匿名照护,因纽特人的照护不急於确认事实与数据,而是以一种不确定、意象式的方式,陪伴、倾听与理解他人。
椎——Certified Ache
我椎痛。骨。感官最大,身体内的骨或世物的身体刺入、敲打入心的击痛感,主体得到破坏,破坏是由外物的闯入导致。察觉别体身骨的力度,不需物理切入也足够疼痛。摺叠而痛,拥抱而痛,因为站立而痛,因为飘来的声音与表情而痛。痛,一种提问符码,衰问或质问:为什麽。发问的身姿与喉音在时间中延长——我发问原是,我回答。
《不要出生,是不是比较好?厌世时代的生命哲学》
作者|丽莎.史蒂文森
出版|左岸文化
不论是《哈姆雷特》中「你何必生育一些罪人」的哭喊,还是太宰治写下「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就连佛陀都不断告诉我们,跳脱轮回才是解除痛苦,人类生命彷佛就是不值得一提的碎片,短暂而破烂。在这复杂的人生中,我们总是不断反问自己:究竟要如何正视「存在」的意义?选择死亡带来的是解脱还是延续?然而,当我们拾起对生命的悔悟时,我们是否真正看见了认同生命价值的先决条件呢?
本书作者森冈正博独创「生命研究」,长年关注脑死、堕胎、残疾人士的人权运动以及生死问题,更反省当代优生学观念,诸如脑死是否就是死亡?残疾人士有「被生下来」的价值吗?在书中,森冈正博细细梳理了生死交错的复杂关系,带领读者细数2500年前以来人类灵魂如何回答「为何而生」的生存叩问。至今,我们也时常因为生存之痛而对生命毫无期许,既无法真心渴望死亡,却对生存满腹怀疑,但跟着森冈正博的文字,也许你可以看见生命新的价值与意义。
本书送给每一口呼吸都隐隐作痛的你。
彳亍——Kinasthetic Parallel
我移动。必须移动。我立於结构,但结构不断移动我也只能不断地走。思想机器将现象切分——大小、远近、红黄蓝绿——我由这个大的走向小的,由近的走向远的,由好的走向坏的,大的还有更大,小的还有更小,原本的不再原本,「相对」是,我在分类上行走,走出一条无尽的路。原来我可以移动位置,诠释,即是不断移动。
《身体与情绪:施密茨新现象学及其发展》
作者|王心运
出版|国立台湾大学
本书包含了身体现象学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并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施密茨身体现象学的核心概念与其架构。第二部分阐述了新现象学的跨学科发展及其潜在应用。通过施密茨的新现象学,我们展开对胡塞尔现象学理论的修订,以进一步揭示身体现象的原始混沌与杂多的领域。这将现象学分析扩展到日常经验中最熟悉,却难以分析的日常感受,如情感、氛围、疼痛、自我和虚无感。此外,从意义源於具体身体运作的角度出发,作者展示了如何通过转变身体团块的配置和拓扑分布,将患者的不安转化为安适的可能性,进而呈现新现象学对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可能提供的实际贡献。
抱——Self-clash Extension
我抱拥。肉身总是不全视的,所以总是召唤猜度。抱是非全视的,在交身时拥抱那不可见的。拥抱是原始地语言,如细胞群不断拥纳成生命,如答应皮肤的召唤将未被驯化的对方、在保留皮肤膜的滑动下,作出不断接近完成的礼待。
《爱之思:马希翁的情爱现象学》
作者|郭智豪
出版|台湾基督教文艺
爱「是」什麽?
爱又「意味」着什麽?
爱有可能吗?
这种可能性又该作何理解?
这一困扰并吸引着古今哲人、诗人,以及神学家不断探究的问题,由法国哲学家马希翁在其《情爱现象学》中,以神学之阐发并展开的现象学描述,获得了一种介於现象学与神学之间的解答。
本书作者即依循《情爱现象学》的思路,从爱与被爱之可能性或不可能性的问题意识出发,进行一场深刻的爱之思:既是一种关於爱的哲学思考,更是一种哲学在爱中的思考。
现象学与神学,在马希翁超克形上学(或本体–神学)的宏大计划中交织重叠,最後在爱的分析中爆发出巨大的张力,对现象学和神学的方法原则都构成了挑战。
本书的〈导论〉清楚且有系统地说明了胡塞尔、海德格以及当代法国的现象学发展脉络,并为马希翁的思想进行定位;正文则是对《情爱现象学》作出详细的文本探讨,展现了如何透过现象学来把握爱这个神学议题,呈现出「现象学的神学转向」,对「爱」作出彻底的分析。
位置|铜锣湾店9F Hallway
展期|11.16 SAT.- 12.31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