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风云再起——反思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阅读现象
撰文 蘇逸如《滚石》杂志曾以精采专文罗列五点马克思预言的实现,其中包括资本主义终将因无止尽追求获利而造成市场混乱,二〇〇七年金融风暴便是血淋淋的事实。市场倾向哄抬商品价值的状况,使人产生不符现实的欲望,而盲目追求品牌的迷思不正是时下趋势?马克思曾预言的过度生产,也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全球化经济型态,其描述高利润与低薪的鸿沟更是针针见血。
知名书籍推荐网站Fivebooks.com则介绍五本了解马克思的推荐书籍。今年五月,适逢马克思两百岁冥诞,加上其着作《资本论》问世一五一周年,俄国在此时推出像极了摇滚歌手的「潮版」马克思肖像与周边商品,用最资本市场的手段歌颂这位先知,再加上一系列批判资本主义、推崇马克思洞见的书籍,让市场上释放着充满时代感的「红色能量」。
英籍马克思主义权威学者大卫哈维於二〇一七年底发表了新书《Marx,Capital and the Madness of Economic Reason 》洋洋洒洒用劳资不对等等现状,举证马克思於《资本论》一书中的预言:资本主义终将扩张劳资两方对价值交易的鸿沟。
美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反扑
此一思潮的最佳实证,莫过於在二〇一六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以社会主义为选举基调的候选人伯尼桑德斯崛起,小额募款的选举策略却声势直逼精英派对手希拉蕊。此现象对以自由市场为傲的美国来说,不啻赏了一记耳光。伯尼桑德斯的支持者以毕业後便要面对无止尽负债人生的千禧世代为大宗,他们共同想望的是一种倾向社会主义的资源共享模式——一个同工同酬,没有失业,没有极贫的乌托邦。
主义与否,并非绝对解答。但以人性为出发点,或许能够给打了死结的政治与经济现状一条活路。这点,以社会主义为主轴的欧洲社会,不论在劳资关系、生活品质和保障等方面 ,似乎比起盲目抗拒社会主义的美国来得更贴近人心。现行机制在政客与人心间的拉扯呈现胶着状态,或许千禧世代的行动力与科技是乱世中解渴的一股清流。
延伸阅读——
苏逸如 Jill
永远记得首次造访仁爱圆环诚品心里的憾动。历经书店采购与出版社业务的洗礼,现居美国纽约,依然徜徉书海。
关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每个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全台发送量2万册。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并於全台书店展示议题的「延伸主题书展」,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新旧商品。除纸本刊物,另有线上版与《提案》粉丝专页,随时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动态!
线上阅读|http://issuu.com/onthedesk
粉丝专页|www.facebook.com/esliteonthede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