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人生低谷」是身在特权阶级?——《寂寞作为一种迷人的慢性病》
撰文 趙又萱 (少女A)有一年,电影《Eat, Pray, Love》(享受吧!一个人的旅行) 突然爆红,茱莉亚.罗勃兹坐在长椅上,小口小口吃着冰淇淋,眼睛朝着迷人自由的远方望
过去的画面,成为小资们的新版巴黎梦。一瞬间,大家都在谈论着离开舒适圈、女孩当自强、踏上旅途寻找自我等人生命题。
那时的我正值迷惘期,这波风潮来得像场及时雨,我跟随着众人脚步,满怀期待去看电影,希望能从中获得我所缺乏的正能量。
没想到,非常失望。
本文为「悦知文化」合作转载,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节录自《寂寞作为一种迷人的慢性病》*内容仅为撰文者创作观点,与诚品立场和电影理念无关*文章内容中可能含有剧透,请斟酌阅读
▲《享受吧!一个人的旅行》(Eat, Pray, Love)_电影剧照
电影女主Elizabeth无庸置疑是客观标准的人生胜利组,她健康、美丽,靠热爱的写作赚钱,拥有一栋大房子,还有一个深爱她的丈夫,但是她不快乐、不满足,感觉心底有什麽长久被忽视的缺失与遗憾隐隐躁动。一天深夜,她自问一句「难道就这样了吗?」为了回应这个问题,她暗自下定决心,要离开现在的人生,离开老公,离开婚姻,离开美国,她要到印度、峇里岛与义大利去找寻自己。
这个心灵成长公式,让我起了满身鸡皮疙瘩。
▲《享受吧!一个人的旅行》(Eat, Pray, Love)_电影剧照
这叫「人生低谷」,那多数人应该是活在地质层的最底吧
Elizabeth所谓的「人生低谷」,是身在特权阶级,有车有房,另一半深爱她且负责忠心。但她不快乐,於是抛弃一切转身离开,留下一屁股烂摊子给人收拾,似乎在「聆听自己的声音」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前,所有的不负责任与幼稚冲动,都可以被「做自己」的口号一笔抹销。离婚後,出版社给了Elizabeth二十万美金的预付旅游基金供她上路,送她千里迢迢前往第三世界国家去回应内心的声音,如果这叫「人生低谷」,那多数人应该是活在地质层的最底吧。
当然,外在的成功与内在的明暗并不一定成正比,但电影对Elizabeth的诸多烦恼自白与人生挫折是那麽的轻描淡写,那麽欲盖弥彰,那麽充满了「我家坐的黄金马桶让我的屁股感到很冷」这样的牢骚,令人不禁怀疑,Elizabeth内心真正的问题,其实不在於她白人中产阶级生活的失落上,而她心灵危机的解药,也不见得能从峇里岛的灵性导师、义大利艳阳下的冰淇淋和印度的冥想道场中得到。这些事物只是点石成金的媒介,但石头是否真的能成金,还要看一个人对自己是否诚实。
拿得起放得下,说到底是一种特权
Elizabeth这个角色,电影开始时是一个人,绕了地球大半圈後,还是同一个人。吃了很多盘义大利面,邂逅了几段爱情,咀嚼了一些人生金句,然後,以容光焕发、法喜充满之姿返回家乡,现在,她可以在圈子里讲述旅途中的灵性顿悟,衣柜里多了几件民俗风服饰,并且不意外地顺利获得了新的爱情伴侣。放弃,追寻,再次回到双双对对灵性满载的菁英生活,真实人生若真的如此简单轻易该有多好。现实中的人,多的是寻寻觅觅依旧找不到另一半,渴望改变生活却被责任义务羁绊,甚至还没出发就已经丢失自己。这些失败如此真实,却注定永远被排除在《Eat, Pray, Love》这样的身心灵成长电影之外。
Elizabeth的成长背景不是她的原罪,这部电影真正的罪过,是一方面卖弄着不痛不痒的痛苦与创伤,一方面却又铁不下心拉不下脸去碰触最真实最深刻的问题,并且让人误以为,原来灵魂生了病,人生出了差错,只要去遥远国度瑜伽冥想、到美丽异国吃喝玩乐,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当这些「正能量」沦为形式,我们在都是在创造闪闪发光的虚假人设
一个朋友到澳洲打工旅游, 回报说那里除了大片的葡萄园外, 还有好多的Spiritual Assholes。
他的房东L太太,每周上三天的瑜伽课,热爱水晶矿物与占星术,自认是个不同常人的高敏感者,对世界万物充满热情与好奇心,孜孜不倦地挖掘表象事物背後的真理。但在现实中,L太太却时常口是心非。她会满脸热情问你想不想吃点起司,你若不识相地说要的话,就会在她脸上瞥见一抹被占便宜的不悦;L太太所谓对世界的好奇,仅止於她所熟悉所理解的小宇宙,在那之外的人事物皆被她贬为邪魔歪道,而她最经典的说话起手式就是「我不是在歧视,但是……」;而L太太对现实表象的不信任,则投射到她对各种阴谋论的深信不疑,例如,她逢人就说新冠肺炎疫苗,是比尔盖兹在全人类体内植入晶片的阴谋。
朋友也分享了另一个相似的故事。他在一场音乐祭里,与一群刚认识的年轻旅人吃迷幻蘑菇。其中一个男孩Z,左手臂上有梵文刺青,右肩舺上有湿婆画像,他来自英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爸妈都是老师,每年圣诞节餐桌上满满佳肴等着他回去团聚。
▲《享受吧!一个人的旅行》(Eat, Pray, Love)_电影剧照
Z开口闭口都是爱与身心灵,他说人类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爱彼此,如果有爱,就不会有战争,不会有贫富差距,不会有伤害与痛苦。但是,Z却在音乐节的第二天,就被抓到在帐篷里与友人的女友亲热,而Z的女友则因为嗑药过量,倒在一棵树後面不醒人事,过了一两个小时都没有人发现。还好她人最後没事,不过要是她醒来後听见Z博爱人间的事情,不知是否会再昏过去一次。
这些Spiritual Assholes,也有人说他们是Spiritual Narcissists,但在我看来,他们并非真正自恋,而是极度不安。人们缺乏快乐,不知道如何追求,於是转而追求快乐的样子。於是,各种「正能量」传销便趁虚而入,它们缓解了旁徨无措的神经,提供了立竿见影的错觉,只是当这些「正能量」沦为形式,一手遮天地否定失败的存在、创造闪闪发光的虚假人设,甚至被用来作为鄙视他人的工具时,则添加了一味毒性,轻则使人认不清现实,重则伤人伤己而不自知。
人生往往正负共存,快乐不在於消灭所有负的、强调所有正的,而是在正与负之间学会妥协、接受与平衡,并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错中,披荆斩棘地走出一条忠於自我的路。
▲《享受吧!一个人的旅行》(Eat, Pray, Love)_电影剧照
如Bob Dylan在《Rolling Thunder Revue》里说的一句话:「人生重点不在於寻找自我,也不在於寻找任何目标,人生的目标是创造自我。」
瑜伽不是终点,旅行不是终点,《Eat, Pray, Love 》的生活方式不是终点。淋漓尽致的人生,是为了瑜伽而瑜伽,为了旅行而旅行,为了吃而吃,为了祈祷而祈祷,为了爱而爱。就像我们往往在绕了一大圈之後,才发现答案其实早就在自己心里。
▌延伸阅读:Bob Dylan's Poetics: How the Songs Work
▌都市女孩的绮丽冒险,俯瞰这世界的残忍与美丽
《A Day Magazine》资深编辑.Abby Chao 首部作品《寂寞作为一种迷人的慢性病》
▌延伸阅读
学会说对不起,就可以犯下一个错了?《转学来的女生》挖出你暗黑的心
讽刺物欲过高的消费时代;你真的看懂《斗阵俱乐部》了吗?
《心之谷》的深情的告白,都是我们自主遗弃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