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馆《2023 TFAM 年度个展》探究 4 位艺术家独特创作,感受艺术带来的感官飨宴
撰文 FLiPER{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FLiPER,首图取自 FLiPER}
CdV – 饶加恩个展
▲图为饶加恩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源於「远途」创作计画,从 1910 年日英博览会开始,日本为展示其殖属地的经济作物、矿产与人种,有 25 位排湾族人参与了为期一年的旅途。
文献收藏者克雷蒙劳道尔(Clemens Radauer)收录罕有纪录这群族人走进伦敦白城市的玻璃幻灯片,艺术家因而开启与其对话和合作。此次展览透过这批 113 年前的物件离开与到达另一个文化与知识的文本,进而讨论影像的转译与诠释之权力关系。
▲图为饶加恩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关於饶加恩
1976 年生於台中,现居於台北。毕业於台北艺术大学、巴黎高等艺术学校,2007 年完成伦敦大学金匠学院艺术硕士学程。创作包括绘画、表演、限地制作及多频道录像等方式呈现,其作品汲取过往国际经验,以更全面的视角处理台湾政治、社会、经济议题,围绕着身份认同、边缘性、美学与政治体制等问题,近期深入探讨殖民历史及亚太平洋地区的跨文化议题。
▲图为饶加恩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作品曾於亚洲、澳洲、欧洲、北美等地展出,包含柏斯当代艺术中心(2019)、古根汉美术馆(2016)、Parasite 艺术空间(2016)、德国贝塔宁艺术村(2015)、大阪国立国际美术馆(2013)、昆士兰美术馆(2012)、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2)、台北市立美术馆(2012)、义大利克罗齐当代艺术馆(2011);匈牙利路德维格现代美术馆(2010);亦曾多次受邀参与国际展会,如第七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昆士兰,2012)。
▲图为饶加恩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图为饶加恩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数位孪生技术下的未来判罚形式:施懿珊个展
▲图为施懿珊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艺术家施懿珊藉由一套架空於近未来的判罚程序、与机器共治的介面、艺术行为和艺术行动参与,试图探讨近年被机器物件中介的各种人类行为和科技治理的相关议题,例如透过反身份社会定义的「穿墙实验」,以合法脸孔影像产生一张不存於世的脸,来闪避验证系统,作为对於「技术资产化」与政体控制的抵抗。
▲图为施懿珊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关於施懿珊
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媒体艺术硕士毕业,空中自体动力宣言实验室负责人。长期关注:物件化、科技史、材料史、文化批评、文化生态建构、未来人类介面、对话工具开发,与( 艺术 )语言转译。
▲图为施懿珊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目前以虚构研究者「赖火旺」(Prof. Lai Ho Wang)之名义组织「科技物件与人类幻象研究室」,并长期依托「议题串连」的模式,推展各种以「科技物」作为命题之研究与讨论。
▲图为施懿珊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最後一人、越南士兵、游客、阿远、猎人和游手好闲者:王耀亿个展
▲图为王耀亿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艺术家王耀亿进行同为创作者与被摄者的两面一体实验,使自我肉身成为交织虚构与非虚构叙事的连接点,以《富国岛》、《两只老虎》、《我记得.我记得》、《红蓝白–我没有美国时间》、《打猎》、《游手好闲者》六件录像作品,叙述因冷战离散与全球化中移动的家族史。
让搁浅於战争回忆、国家图帜、台湾新电影等集体潜意识和个人记忆,成为建构自我认同的关键,并延伸至国族意识形态之隐喻。
▲图为王耀亿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关於王耀亿
台南人,影像创作者及制片人,毕业於中正大学传播学系与芝加哥艺术学院(SAIC)电影与新媒体研究所。於 2010 年起持续从业於影视产业,目前已累积参与百余部影片的制作,其中包括电影长片、短片、Music Video 与广告。
▲图为王耀亿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其创作媒材以实验叙事影片与录像艺术为主,作品着重於关心冷战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所持续造成的影响,尤以聚焦於 1949 年後离散的流亡族群,探讨大结构崩坏後,个体如何在「同质性且空洞的时间」中的国族记忆生存下来,并藉着流转至现代的心理创伤去形塑出台湾当前的意识形态。
▲图为王耀亿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他於作品中不断地实验同时身为创作者与被摄者的两面一体,以自己本身、田野调查的个案、以及档案画面作为载体,去交织虚构与现实的非线性叙事,以书写不再被重视的历史事件,并对照当代的时事再现历史的重复性。
▲图为王耀亿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Without Composing:张永达个展
▲图为张永达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尝试让渡对於作品的绝对控制权,交予来自环境中无形不可见、超脱人类掌控的放射性粒子。张永达透过盖格 – 穆勒管(Geiger-Müller tubes)侦测空间中的放射性粒子,将收集到的数据交由随机演算法进行机器学习或编写,以生成无限且未重复的声音或影像。
这些粒子在物理世界中以无法预测的方式运动、衰变然後消逝,於作品中扮演如同艺术家、作曲家和程式设计师的角色,涉入作品的生成,藉以探问真正随机的本质。
▲图为张永达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关於张永达
1981 年生於台湾,现居於台北。创作关注於生活中细微、易於忽略的物理现象和声响,透过对於声音、材质、科学、资料数据之间的实验和研究,思考人与科技、环境之间的关系,意图在重度视觉导向的现今环境之下,唤起用身体其他感官去触诊与开发这个世界。
▲图为张永达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其作品包含多种形式,如声音-影像(Audio-Visual)、实验声响、声音装置和现场演出,除了个人的创作,也与剧场、舞蹈和音乐等其他领域的艺术家进行合作计画。
▲图为张永达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个人作品於亚洲、欧洲、北美和南美洲多个美术馆个展、联展和艺术节展演呈现,包含庞毕度中心梅兹分馆(2021)、台北双年展(2020)、台中国家歌剧院(2019)、ARTEFACT: Chernobyl 33(2019)、台北数位艺术节(2017)、City Sonic 国际声音艺术节(2015)、香港艺术中心(2013)、01SJ 圣荷西双年展(2010)、404 国际电子艺术节(2006)、韩国首尔新媒体艺术节(2006)等。
▲图为张永达个展;图片来源为 FLiPER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FLiPER 以独特思维,向世界进行探问与辩证 ── 北美馆《2023 TFAM 年度个展:饶加恩、施懿珊、王耀亿、张永达》}
▌《2023 TFAM 年度个展:饶加恩、施懿珊、王耀亿、张永达》展览资讯
展览日期:2023.07.15 – 2023.10.08
展览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 3A、3B 展览室
▊ 探究台湾当代艺术的重要推手
感受艺术带来悸动的同时,回顾台湾当代艺术的历史,更能从不一样的视角,领会创作背後的故事。台湾当代艺术的重要推手萧丽虹,将生前近 40 年不间断收藏的艺术品捐赠於北美馆。
而《小中现大》这本书则是为了缅怀萧丽虹生前的贡献,书中收录了她珍藏的艺术品,里头出自於 26 位台湾当代艺术家的精心作品,让你可以细细品味艺术的多元面貌。
点我收藏 《小中现大:萧丽虹的台湾当代艺术收藏》
▌延伸阅读
北美馆《无垠之森》中面对黑暗的自己,终将发现所有的过渡仅是历程
《伊藤润二恐怖体验展2 》华山登场!沉浸式体验经典漫画桥段,勾起心中最深层的不安感
经历最深的黑夜後,会是阳光普照 ──《倾听裂隙的回声:2023 绿岛人权艺术季》
如诗的快门瞬间 ── 走进义大利摄影师 Arianna Lago 梦幻的感性世界
你的喜怒哀乐,大海都知道——3 部台湾海洋电影,刻划生命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