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下瞬间的记忆!出国旅游必备宝物—拍立得,随时记录美好回忆
每当巧遇不想错过的风景、想永久保存的人事物,按下喀擦快门,封存心动瞬间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不同於相机,拍立得能让你立刻拿到照片,更能加深回忆创造当下的价值感。
如果你也正在安排下次挥别日常的出走计画,请收下这份拍立得推荐指南。出门玩耍前,别忘了带上它!
拍立得发明灵感,来自一个 3 岁小女孩!
首先,先将时间倒转回到上一世纪。「为什麽我不能现在就看到照片?」因为宝贝女儿的一句话,宝丽来(Poloroid)公司创办人兼物理学家艾德温.兰德(Edwin H. Land)决定着手实现她的愿望。
经过不断研究尝试,兰德博士终於在 1947 年成功了!他向美国光学学会展示他的心血成果:一台拍立得相机的原型和底片,这项新颖的技术立刻造成轰动。隔年,宝丽来公司发表了史上第一款拍立得相机 Model 95。
不同於今日的拍立得能自动输出照片,当时的使用者必须转动旋钮出片,等待一分钟左右,再手动将底片上的图层剥开,才能看到显像完成的正片。这台相机的出现,从此改变了世界。


图片来源:AP Photo / vintagecameralab
1960 年代之後,摄影技术经过多次革新,宝丽来公司虽然一手创造了「拍立得相机」的辉煌时期,却在往後十年慢慢不敌头号竞争对手柯达推出的快速底片冲印技术,加上数位相机和 DV 摄影机等更多不同形态的消费选择出现,拍立得「即时性」的优势逐渐消退。
1990 年代开始,宝丽来深陷债务危机,2001 年正式申请破产,直到 2007 年已不再生产相机了。也许是不甘於这间曾经定义时代的品牌就此消失,一家位於荷兰的底片工厂在听闻宝丽来连底片也即将停产後,筹组了「The Impossible Project」计画出手相救。他们买下宝丽来最後一批生产线,重新调整原料,重建了新的拍立得底片量产销售。
往後经过数十年的收购和重整,「The Impossible Project」於 2017 年更名为 Polaroid Originals,2020 年再度改回 Polaroid。失落了将近 20 年,宝丽来脱胎换骨、终於拿回自己的名字!
紧接着,令人引颈期盼的「Polaroid Now」问世,成为多年来第一款再次拥有 Polaroid 品牌的拍立得相机。


卷土重来的「Polaroid Now」同样拥有经典复古的精致外型,功能大大升级,采自动对焦双镜头系统,同时搭建定时自拍模式,即使不使用闪光灯,也能捕捉到美丽自然的人像;电池可充电,携带外出非常方便!
※ 小提醒:拍立得拍完不要甩!许多人在拿到拍立得後有立刻甩照片的习惯,但这样反而会让显影药剂分配不集中,更容易造成照片模糊喔。
诚品线上也买得到(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复古情怀并未消逝,浪漫依旧存在!
在人人几乎都拥有手机的现代,拍照已然成为零门槛的日常,且相机选择如此多元,为什麽拍立得能再次掳获我们的心?
「看着照片缓缓浮现纸上,让人不禁失神於那几秒钟,彷佛又一次度过了那珍贵的瞬间」
如同纸本书籍和黑胶唱片,来自旧时代的事物自有它们专属的迷人之处,虽然经过科技演变的淘洗,使用上不见得是最「方便」,但只要多花上一点力气,就能换来美好的实质成果,那一份将回忆真实拿在手上的重量感,是再多数位图档都无法取代。这或许就是拍立得至今仍屹立不摇的原因。
※ 小提醒:拍立得照片记得要「存放在乾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只要保存得当,就可以陪伴你很久很久的时间。


更多精选拍立得推荐(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升级款「Polaroid Now+」支援蓝芽连线手机 APP,可开启光圈先决及拍摄电影效果的三脚架模式,更可尝试双曝光、手动模式、光影涂鸦等特别效果,功能更加强大。随机赠送 5 种颜色滤镜,帮你将不想遗忘的回忆添上缤纷色彩,永久保存下来。

口袋款「Polaroid Go」是史上最迷你的拍立得相机!最长边只有 11 公分左右,可以一手掌握或放进口袋。随着机身缩小,底片也推出缩小特别版本,不只可爱度增加,收藏起来也更加方便!


有没有宝丽来以外的选择?当然有!(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外型同样优雅的富士 Fujifilm instax MINI 系列,设计采用黑色皮革纹路+银色边框装饰,内建自动环境光侦测和闪光灯感应器,只需按下快门,即可调整成最适合的曝光度和闪光灯亮度,相当适合懒人们操作。
拉出镜头即进入自拍/近拍模式,镜头旁还镶有贴心的小镜子,是一台能因应各种日常需求、便利性十足的拍立得!

还想逛更多吗?出发前往【拍立得精选合集】,为自己挑一台心仪相机!
延伸阅读
饱览三位风格不同的街头摄影师,偶遇日常美好的一瞬
惊艳四座的当代摄影大师!勒内.布里首场亚洲回顾大展於北美馆登场
看一眼就融化的宠物表情包;认识动物摄影师Alex Cearns镜头里的永恒
为平凡的日常抹上糖果色,城市会变得更可爱吗?——摄影师 Teresa Freitas 镜头下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