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內心知道真相,卻還是執迷不悟?《詐騙社會學》謊言是連自己也欺騙
撰文 孫中興自欺可以舉出很多例子,比如大家很熟悉的童話《國王的新衣》便是,沒穿衣服的國王受到身邊的人稱讚,就相信自己身上的衣服很美。別說他人,我們在面對讚美時很容易陶醉其中,選擇性地遺忘片面之詞帶來的教訓,卻牢記當下此刻對自己的讚揚。
但是,我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選擇性行為呢?
{本文內容由三采出版提供;僅反應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首圖來源:《創造安娜》劇照 }
每個人其實都是自我欺騙的高手
Inventing Anna_Netflix
我們通常在道德上會說:「你不要自欺欺人。」有人覺得,自欺是完全不可能,你怎麼可能自己欺騙自己呢?但我們不要把話講得那麼死,有些當然是不可能,有些卻顯然可能。就像俗語常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事情是看別人很容易,自己觀察很難;因為太執著於自己,而忘掉自己的矛盾。
根據哲學家安娜‧加利奧蒂(Anna Elisabetta Galeotti)的說法,自欺是:「面對所有現有不利的證據,因為受到自身欲望的影響,仍然希望自己相信的人(事物)是正確的。」以及:「自欺是一種能動者有意採取的步驟而造成意外的結果。」
Inventing Anna_Netflix
「能動者」通常是指「行動者」,「意外的結果」就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而這是人類行動非常奇妙的地方,我們的理性行動,都是想好目標與最有效能達成這個目標的手段,再來完成這個行動,這樣就沒有意外的結果產生;但在日常生活經驗或學術研究裡,卻常常有意外結果發生。
接著,自欺也是「理性的主體受到動機影響,而形成一種信念的一種不理性行為。」但這不是很矛盾嗎?理性的主體自己有能動性,怎麼還會出現不理性的行為呢?加利奧蒂主張要從動機、意圖、出發點,再加上結果來看待自欺,因而分析出自欺的四種樣貌。
「自欺」時最常出現的樣貌:一廂情願的想法、幻覺、信念、一隻看不見的手
Inventing Anna_Netflix
有人在曖昧期間就認為自己戀愛了,或男性網友看到美女圖片便留言:「我戀愛了!」這種叫做「一廂情願的想法」(wishful thinking),純粹是自我感覺,因為照片中的人根本不知道你是誰。
或者看到別人對你笑,你就覺得:哇~~他對我真好,他在對我笑呢!但其實他可能是對你後面的那個人笑。這就是「幻覺」(illusion)。
Inventing Anna_Netflix
至於「信念」(faith)型的自欺,是堅決相信:「我要讓她愛上我。」或是「我要三年大學畢業!」因為這種信念有時做得到,但有時是做不到的。比如我說「我要獲得諾貝爾獎」這種話,村上春樹也沒有得過諾貝爾獎,這真是我的幻覺或一廂情願啊!
還有所謂的「一隻看不見的手」(an invisible hand),指的是經濟學的市場運作機制,意指事件背後一些我們不知道的原因。我們有時把它稱作天意,或是我前世怎麼樣,所以得到好處或報應。所以它是一種萬能解釋法,可以拿它來解釋所有事情。
Inventing Anna_Netflix
不過有些自欺的人,是身邊的核心人群騙了你。
像以前的皇帝啊,你看電視劇也是這樣演的,基本上就是圍繞在身邊的幾個人影響了皇帝的決策,遠一點的人講的話,他都可以找任何理由不相信。把講好聽話的人都放在身邊,每天都覺得自信滿滿,當然很好啊!
畢竟誰願意跟講話不好聽的人在一起,每天來吐嘈自己,讓自己不好過呢?
.
.
.
▊不想受騙,我們卻又不經意地說謊?
為什麼人們即使得知真相,依然執迷不悟?
為什麼貪心會上當,但好心也會被騙?
在各種大大小小、有意識與無意識的謊言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要如何辨別真偽的言論一直都需要學習;社會學能提供的不是「學會從此不上當」,而是辨別謊言背後的意義。
🛒《詐騙社會學》
▊作者
孫中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名譽教授,曾開設臺大最熱門選修課「愛情社會學」,受各界好評,引發廣泛討論。研究專長為社會學理論、知識社會學、科學社會學、歷史社會學及詐騙社會學,結合社會學理論方法與生活化的經驗,風格幽默活潑。
▊ 探索謊言與信任的微妙關係
從小到大,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騙人與被騙的經驗。你是否曾經想過,人類的社會為什麼會出現詐騙?一個人為什麼即使知道真相,還常常「執迷不悟」、「自欺欺人」呢?
《詐騙社會學》是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名譽教授孫中興的最新作品,也是華人世界第一本用社會學角度探討詐騙現象的專書。不光僅能從書中探究詐騙,也可以聆聽此集親自了解到,老師如何運用最擅長的愛情分析,到網軍鐵粉、邪教洗腦等探討不同領域的詐騙情境。
老師說,看完這本書,你當然不可能永遠不再受騙,但你可以了解詐騙與信任的社會意義,並活出更美好的未來。
✦
▊延伸閱讀
☞ 無法討厭的「反派角色」;小丑的悲劇攤在陽光下,是不是就能偷一點明亮
☞ 【Netflix片單推薦】3部真人真事詐騙題材影劇,看見自己對於他人目光的渴望
☞ 比爾蓋茲、歐巴馬都被他所騙!《寄生慈善》揭穿「中東版高盛」洗錢騙局
☞ 騙倒國家地理雜誌,絕處逢生的《手斧男孩》|今天讀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