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家國以外的世界——讀沈恩的回憶錄Home in the World
撰文 胡金倫(時報文化出版第一編輯部總編輯)二〇二三年即將度過九十歲的這一位哲學與經濟學教授,在Home in the World 裡非常感性地娓娓道來自己的年少歲月記憶,尤其是曾經住在緬甸三年多,曼德勒(Mandalay)的美麗宮殿、宮殿外迷人的護城河、伊洛瓦底江兩岸的風光景致,還有處處可見的寺廟塔樓。沈恩教授最早的記憶幾乎都發生在這座城市。在緬甸度過童年時期後,沈恩教授回到達卡,很快又搬回去故鄉桑蒂尼蓋登。就在這個地方,他進入泰戈爾創辦的「印度國際學園」(Visva-Bharati)就讀接受教育。
從印度國際學園讀了十年書後,沈恩教授又搬去加爾各答上大學。之後同樣選擇海路,改從孟買出發到倫敦下船,到了英國劍橋。接著沈恩教授又去了美國。最後他回到了印度,開始有時間省思歷經三十年的前半生。尤其是從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再回到第三世界,面對不同的東西方文明。
沈恩教授認為要思考世界上不同的文明,有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徑。一是採取「碎片式」觀點,把紛呈萬象當作是不同文明的具體展現。這個觀點認為不同碎片之間彼此敵對,威脅到了長期以來「文明衝突」的看法。
另一條路徑則是採取「包容式」,專注從各種殊途中找出最終的文明——也許可以稱之為「世界文明」——開枝散葉的證據。沈恩教授選擇了後者,傾向於包容式的理解。
從恆河印度文明中,沈恩教授敘述了西元十世紀末、十一世紀初,曾於印度居住多年的伊朗數學家阿爾—畢魯尼(Al-Biruni)。他介紹了印度在一千年前就發展出來的數學、天文學、社會學、哲學與醫學,更證明了人類確實可以透過友誼而擴增知識。阿爾—畢魯尼對印度人的親暱讓他對印度數學與科學產生了興趣,成為一名數學與科學專家。不過儘管親暱,阿爾—畢魯尼還是免不了輕輕嘲諷印度人。他說,印度人的數學非常好,但是印度學者最了不起的才能是:能夠把自己一無所知的東西說得天花亂墜。
是嗎?沈恩教授在這本回憶錄裡也捫心自問。如果他也是如阿爾—畢魯尼所說的能言善道,會對自己的才華感到自豪嗎?沈恩教授沒有給出答案。他只從自己確實知道的事情開始說起,無論是不是真的知道,那至少總是他的親身經歷。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不平凡的一生,就從達卡與曼德勒開始。
▌總編選書
Home in the World
作者|Amartya Sen
出版|Allen Lane
▌更多總編特選
☞ 從微小見宇宙世界之大——從細胞說起
☞ 相見恨早或恨晚?——被遺忘的荷蘭使團《The Last Embassy》
☞ 「瘟」情滿人間——Plagues Upon the Earth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