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瀏覽網路新聞甚至是翻閱紙本雜誌時,時常會看見人物專訪文章,這些專訪文章深入閱讀後,可以從不同角度重新認識受訪者,或原先是其粉絲的讀者也能夠從中獲得感動與共鳴。
《子彈與玫瑰》由李桐豪從2014年擔任壹週刊記者起,從十年之間所累積的人物訪問稿,選出三十一篇,將集結成書;書中收入的人物都是知名的公眾人物,類別廣泛,包含藝人、網紅、小說家、政治人物皆羅列其中。
專訪文章中對受訪者肢體動作的描繪、細膩的文字傳達出受訪者的強烈理念,也不時挖掘出意想不到的真實面相;在影音當道的時代中,堅持以文字書寫的李桐豪,想透過文字傳遞什麼?以及《子彈與玫瑰》出版的緣由為何?今天邀請到李桐豪分享專訪人物背後的故事,還有對於現今社群環境的反思。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內容皆為撰文者觀點,非代表誠品立場}
▌收聽迷誠品Podcast
記者李桐豪將多年的人物採訪精華整理成《子彈與玫瑰》,一場像樣的訪問,是帶著子彈與玫瑰赴會,而成功的訪問,是抵達一個人的內心。
本集邀請李桐豪聊他的《子彈與玫瑰》,我們將在節目中聽他分享寫人物訪談與寫旅遊的相似處、如何訪問爭議人物、怎麼面對缺少火花的訪談,以及書中哪一次訪談,特別引起桐豪的感觸?
子彈與玫瑰交織的火花
圖片來源:《鏡子森林》_公視官方網站
子彈與玫瑰兩者衝突的元素應用到書名,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小故事。原先李桐豪是想將書名稱做「情話與口供」,提交後主管給予建議,他認為如果稱為情話與口供,似乎和受訪者過於靠近且討好,因此最終書名改為《子彈與玫瑰》。
「情話與口供是訪問結果,子彈與玫瑰則是訪問手段。」李桐豪進一步解釋:「一個好的訪問,必須漫天花舞很漂亮,卻同時需要槍林彈雨,因為全部都是玫瑰就是公關稿了。」
正因為有著子彈與玫瑰共同交織,才得以深入人心,挖掘受訪者的不同面向,並從另一角度側寫能夠讓讀者引起共鳴的文字。
▌看更多專訪李桐豪專訪文章
吸收過往經驗,綻放於採訪之中
圖片來源:《鏡子森林》_公視官方網站
「我不知道別人的狀況是什麼,但是我覺得一個人不管做過什麼工作,都可能變成人物採訪的工具跟法寶。」撰寫旅遊文章的李桐豪,轉換賽道至人物專訪,面對書寫題材的劇變,他並沒有感到慌張。
設法將過往的工作經驗應用至目前的工作,將一路走來身經百戰的實力添加至文章中,建構屬於自己的特色;且對於李桐豪來說,就算轉換文章的題材,其根本的概念依然不會轉變。
圖片來源:《鏡子森林》_公視官方網站
「去訪問一個人跟去進行一段旅行,我覺得是很相似的事情。」李桐豪提到,無論是書寫人物還是旅行題材的文章,實則上目的都是為了直擊人心,使人心感到觸動,那便是一則好的報導。因此對他而言,抵達一個人的心與抵達一個目的地是相同的。
無論是專訪文章,或是過往的走過的路途,沒有一件事情會是徒勞無功;某些在無意間積累起來的能力,都將成為未來道路上的強烈助力。
不同視角收穫沿途風景
圖片來源:the_mirror_2019_instagram
現今網路發達,人們吸收資訊的管道增加;但相對也產生出一些問題,像是習慣性只接受演算法推薦的文章、影音,或是只查閱自己感興趣的觀點,讓看待事情的角度逐漸狹隘。
《子彈與玫瑰》收入多達三十篇完整人物採訪文章,當中有一些人物存在爭議,這使李桐豪將書訊放置臉書專頁上時接獲「啊,有這個人,我要跳過。」或是「我要把那一章節撕掉!」帶有激進色彩的留言。
「我覺得這是大家的選擇和自由,但是我覺得蠻可惜的。」李桐豪看著這些流言,不禁針對現今獲取新聞的方式提出看法:「我之所以出了《子彈與玫瑰》,其實是覺得這世代已經轉了彎。當我們加入政治人物或是網紅的臉書,可以很快看到他們說什麼、寫什麼。但是相對的,我們讀新聞,不是要去理解一個議題,反而是去抒諸情緒。」
圖片來源:《鏡子森林》_公視官方網站
由於本身職業的關係,李桐豪訪問時需要放下所有的成見,把資料上閱讀的資訊問出口,並書寫文章。放下個人喜好所進行的訪談,使他能以更客觀的角度面對採訪對象、事件,甚至也會對於被訪者產生不同的看法。
投入個人情緒閱讀一篇新聞當然會感到爽快,也能藉此洩憤。但同樣也會使自己看事情的角度單一,喪失從不同面向思考的能力。對於李桐豪來說,雖然愉悅,卻也少了些樂趣:「這樣的媒體環境,我覺得會失去理解一個人的機會,就當下的社群環境,我認為會有這樣的反應是正常的,但這樣做,你也會失去很多風景不是嗎?」
構築觸及真心的採訪
圖片來源:《鏡子森林》_公視官方網站
對於專訪,李桐豪一直抱持「一期一會」的深刻覺悟,每一次的訪問過程中,將自己縮到最小,運用各種方法詢問到自己擬定的核心議題。
不過,雖然做足所有準備,直到坐下來開始進行訪談前,也不能保證被訪者能夠活躍地回答任何問題、不帶任何官腔,說出心底深處的真心話,甚至可以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我覺得大部分的人訪問都是沒有火花的,」見過無數場面、採訪過不同領域人物的李桐豪說:「你不可能期待每一個受訪者自帶效果,不可能期待他們都是沈玉琳。」
不過,山不轉路轉,除了訪問者說出口的話語外,李桐豪訪問過程中也會特別去注意這些被訪者說話的態度、肢體語言、與同事的互動,以及他和所處空間產生的關係為何。
圖片來源:the_mirror_2019_instagram
這些小細節看似不起眼,但卻能從中觀察出被訪者為人處事的態度、理念,甚至可以觀察到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向;李桐豪將這些細微的肢體語言構築成文章,使被訪者的形象更加鮮明立體。
被訪者和訪問者的關係看似是單向,但實則是相互流動的:「訪問會發生除了你被指派做很多功課外,他有可能是反映了你當下人生的某些欠缺。」李桐豪整理稿件時,察覺過去皆投注當時自己面對的人生疑問,在一來一往的訪問過程中似乎期待可以從對方身上找尋解答。
這在訪問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力,李桐豪認為記者與採訪者間就是充滿強烈的連結:「我覺得你要先跟你的受訪者有共鳴,讀者才會產生共鳴;你要先去滿足自己,那你身邊的人才能夠去感受你的滿足。」
反轉的記憶
圖片來源:the_mirror_2019_instagram
《子彈與玫瑰》書中最後一章節收入了一則未完成的訪問,而這個訪問卻為李桐豪帶來深刻的感觸。
該篇專訪人物是2022年離世,有著「寶島之王」美譽的臺語歌手文夏,李桐豪回憶起當時採訪不太順利的採訪過程:「他真的是很有個性的受訪者,那其實不是一個很愉快的訪問,因為我們沒有提前跟他講說要拍照,他不要拍照,說你們周刊都把人拍得很醜。」李桐豪苦笑:「因為他全部都給你子彈,沒有給你任何玫瑰,已經半哄半騙跟他聊一個小時,卻因為沒有照片,根本無法完成訪問。」
圖片來源:the_mirror_2019_instagram
這場訪問也被李桐豪視為未完成的專訪,直到文夏離世後,他將當時的錄音檔重新播出,卻意外反轉當時印在腦海中的強烈印象:「那個對話的脈絡是我問他接下來要去哪裡?他就說要去日本玩,我就接著說去日本玩完後,你再給我訪問,他回答好,那你再打電話給我,這才發現了事情的真相。」
這也讓李桐豪頓悟,原來有時候驕傲與任性,會無意間將記憶曲解成另一樣貌,直到後來才發覺真相:「你會發現,其實文夏老師該講得都講了,雖然看起來這麼搞怪、那麼傲嬌的態度,但他其實也是把他的心意都傳達給你了。」李桐豪感慨。
深植人心的話語
圖片來源:the_mirror_2019_instagram
書籍出版後,李桐豪時不時會上網去「海巡」各方讀者的意見與指教,直到某天,他偶然在社群平台上看到一則貼文,上面寫著:「一個人要多自由,你就要多孤單。」,並在標註書名以及自己的名字。
不記得自己有說過這句話的李桐豪,經過查詢後才發覺自己真的有說過字卡上的話語,這也讓他意識到這些看似心靈雞湯的話語,早已在不知不覺間深入腦海之中:「我以為訪問過受訪者後,我應該不會再去想他的人生經驗是多麼豐富,但我發現將這些話引述出來的時候,這些話早已變成你內心的回聲。」
圖片來源:the_mirror_2019_instagram
像是張曼娟曾說過:「與其在一段感情中期待人給你什麼,不如起身把這件事做好,你會更快樂。」等熟悉發言,原以為是自己講出來,卻沒想到是這些人告訴自己的話語。
一句話所帶來的影響力遠比想像中的深刻,或許這也是為何有些文字能夠帶給低落的人強大的力量,成為救助某人的解方,支持對方重新站起面對現狀,多年後仍烙印在腦海中。
用文字記錄世界
圖片來源:the_mirror_2019_instagram
「出這本書的用意是希望它可以變成一張名片。」李桐豪表示,由於現今市場規模與過去大不相同,所以比起書籍的銷量,他更在意透過文字書寫、傳遞這件事。影音時代發達的今天,許多受訪者相較起純粹的文字訪問,更傾向於出現在Podcast、影片上方,但透過《子彈與玫瑰》一書,可以發現,其實文字訪問也有獨屬於文字的魅力,透過細膩的描繪,感受文字的溫度,展現不同面向的自己。
最後,提到對於文字專訪的體悟,李桐豪謙虛地表示:「我會的,只有這件事,我是紙媒,是用文字去寫作的人。你出一本書,其實也是在敲鑼打鼓,你當然不可能覺得它會大賣、會暢銷,甚至可以說你掉到海裡面,你就拿著這本書在揮,說:有人還在做這樣的事喔。」
李桐豪透過《子彈與玫瑰》,展現他使用文字默默記錄這世界,同樣也告訴正在用文字書寫這世界的人,你並非孤單一人。
▌直擊無人不曉受訪者的內心話
書中收入記者李桐豪的三十一篇人物採訪文章,當中皆是知名的人物,透過細膩的文字,挖掘名人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向。
由玫瑰與子彈交織的訪問中,獲得最真切的真心話。
▌撲朔迷離的離奇真相
李桐豪榮獲林榮三文學獎獲獎之作——《非殺人小說》,故事從一場死亡案件開頭,究竟這場謀殺案的兇手是誰?
從釐清兇手的兇殺案中,探索人心不同面向,從大大小小的謊言中,突破人性黑暗面。
▌閱讀更多專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