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糸新作《永遠的院子》:滿溢芬芳,告訴我四季遞嬗
撰文 許玲瑋(遠流出版編輯)
身為編輯,在日本作家小川糸《永遠的院子》這本書還沒有出版之前,我應該是看過最多遍的人。然而,每一次的閱讀,都讓我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悸動。
第一次讀完原文《とわの庭》時,對於書中描述:一個十歲的小女孩,沒有身分、沒有就學,沒有看過外面的世界,甚至從來沒有接觸過媽媽以外的人。所能依靠的,也所擁有的只有母親。媽媽教她說話,媽媽教她習字、認得自己的名字,媽媽與她形影不離。媽媽是她的光,媽媽是她的太陽。然而,倏地間,母親竟走出家門,頭也不回。從此以後,銷聲匿跡,無聲無息。
這樣的情節,讓我想起是枝裕和導演多年前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這部電影改編自東京巢鴨兒童遺棄事件:一位母親「遺棄」了四位稚子,而劇中最大的長子也不過十二歲,沒有身分、亦未能就學。
疼愛孩子的我,無法想像,身為人母如何能將懷胎十月的寶貝棄之不理。更難以想像被遺棄後的孩童,自己一個人要如何獨活於世間?更何況,書中的主角,不僅失學、不具戶口,眼睛更是看不見,要她如何能自理生活?更遑論向外求援。她沒有糧食果腹、沒有飲水止渴,只有飢寒交迫,以及無止盡孤獨絕望的漫漫長日。
在經歷無數個暗無天日,以及突發的火災與地震之後,她從極度恐懼的大地震中,「爬」出那扇從未推開的家門。而我揪心的複雜情緒,也在此時才戛然而止。
然而當我閱讀《永遠的院子》時,書中描述主角坦承接受母親拋棄自己的事實,揮開陰霾,開始過自己真正的人生,才是最最令我感動的章節。
主角開始學習如何吃飯、怎麼走路、怎樣如廁,開始識字、與人接觸,並一步步結交好友與親密伙伴。
這一切旁人看起來輕而易舉的日常,卻再再考驗著眼睛看不見、足弓也發育的不完整的她。當主角開始捨棄不用尿布,學習人類如何如廁的那一段,像是旁觀者的我,甚至差點嚎啕大哭。
愈是看著《永遠的院子》裡的主角,奮力學習「生活」,更愈加佩服她勇敢「求生」的意志。小川糸寫得細膩、生動,這些栩栩如生的情節,療癒了我們。
生命中有太多人類無法臆測或決定的事情,時不時有瓶頸,無數次讓我們幾度想放棄。未知的陰晴圓缺、還有不可預期的悲歡離合,這些那些,我們甚至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生長家庭。然而這些老天爺既定的事實,卻無損我們成就自己——獨立的個體。
生活的每一天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你有能力、也有權利去改變,讓自己活得更好。
《永遠的院子》告訴我們,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只要有光就有力量。在試著理解母親的苦衷、試著理解世俗諸多的言不由衷之後,對母親沒有怨懟的女兒,滿懷希望,昂首闊步,樂觀的朝向新人生邁進。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前半刻的劇情是,媽媽帶著小孩們搬到新家,公寓的二樓,孩子們打開一箱箱搬來的行李,一件件整理擺置好;鍋碗瓢盆、家電、家具,一應俱全,還有一落的書櫃,擺滿了繪本與童書。男孩們有機器人、有遊戲機,女孩們除了洋娃娃、布偶,還有一台河合的兒童鋼琴——這些在所有孩子眼中都算得上夢寐的玩具。一家五口坐在餐桌,吃著蕎麥麵,有說有笑,和樂融融。任誰都能透過螢幕,感受到媽媽與孩子間的緊密又溫暖的親情。
類似的情愫也出現在《永遠的院子》裡。媽媽為女孩梳妝、睡前為她朗讀詩詞、為了精心燉煮每一頓飯,還有飯後點心。媽媽為了念故事書,透過故事書,帶著她「旅行」環遊世界各地。女孩所穿的每一件衣裳,更是媽媽親手修改縫紉而成;裙子的口袋裡,也總有燙得平整的乾淨手帕。
於是,當回想起這一切,她確信母愛是存在的,又或者說,「曾經」存在。
女孩幽幽的說出:
媽媽是愛著我的。
如同我愛著媽媽,媽媽也愛著我。
她不過是途中走到岔路上,剛開始她也是打從心底愛著我的⋯⋯
而母親種在庭院裡各式各樣有香氣的花草樹木,儼然成為「永遠的院子」,守護著她。於是,春有瑞香,秋有桂香;滿溢芬香花木的院子,告訴著看不見的她,四季遞嬗著。
也許生命並不完美,但總能甘之如飴。《永遠的院子》滿庭的芳香,正是母親永遠的愛。
・
・
・
・
放下母親的不愛之後,才是全然自己可以努力的人生
《山茶花文具店》、《獅子的點心》之後,小川糸再次療癒我們
☞《永遠的院子》
✦
{本內容由遠流出版提供,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遠流出版】
☞時間在童年之後,開始流逝得快又安靜:《獅子的點心》
☞媽媽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女兒不愛她|母女關係影劇推薦
☞韓國繪本推薦《這就是媽媽啊!》翻著翻著,心突然抽痛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