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報,愛馬仕2023年營收為134億歐元,較前一年度增長21%,股價上漲35%,反觀奢侈品集團之首LVMH,股價年成長僅5%。這已不是愛馬仕頭一次贏過LVMH,多年前LVMH曾試圖惡意併購愛馬仕未果,愛馬仕不但打了漂亮的勝仗,且近年在競業間表現亮眼。
究竟它的魅力何在,限量包款就算要價上百萬,仍讓人趨之若鶩?LVMH又是如何在併購戰中慘遭滑鐵盧?此篇文章會一次告訴你奢侈品牌愛馬仕的成功密碼。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經理人,首圖取自《On the Wings of Hermès》_IMDB}
永續的經營,源自於家族的向心力
人稱商業巨鱷、LVMH執行長柏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很早就盯上愛馬仕,他一慣的商業手法,是透過持續併購時尚與奢侈品牌,再加以渲染增值。
圖片來源:LVMH官方網站
2000年初期,柏納.阿爾諾先秘密收購了愛馬仕4.9%的股份(在法國,若超過5%就要公開持股消息)。接著他和3家巴黎證券商對賭,在不直接持有的情況下,透過衍生商品再間接收購高達22.6%的股份。當愛馬仕終於得知消息時,隨時都可能因為LVMH的持續買進而將經營權拱手讓人。
愛馬仕的其餘股權分散在200多個家族成員手上,高層立即召開會議,僅用1小時的時間湊出50.2%的股份,並簽下20年內不得出售這些股權的協議,即便要交易,家族成員也有優先認購權。
於是,LVMH在併購案中以失敗告終,還吃下了勒索、不正當競爭的官司,被法院判賠1320萬美元,且5年內不得再購買愛馬仕股票。愛馬仕家族的共同協議雖然會讓持股人錯過更多的獲利機會,但他們仍願意齊心守護家族事業。這可歸結於2大原因。
圖片來源:經理人
首先是第五代經營者尚.路易.杜馬斯(Jean Louis Dumas)為了不讓大權旁落,設計了雙重治理結構,權力核心分為「有限責任合夥人」與「無限責任合夥人」。前者可以參與日常管理方針,但只有後者才有權任命職務或是決定重大公司事項,且必須由愛馬仕家族直系後代或是配偶才能擔任。
其次,愛馬仕從小就會培養接班人對於家族企業的忠誠度,看他們是否對藝術、商業、工藝感興趣,甚至在青少年時期就會親臨第一線當學徒,學習愛馬仕產品設計和製作的過程。每個接班候選人都是歷經嚴格的系統訓練而成,更能凝聚認同感。
圖片來源:Hermès_instagram
反觀LVMH,多為青少年之後從商業領域跨入。
執行長阿爾諾的5個孩子都有商管背景,例如法國EDHEC商學院和倫敦經濟學院,他們會先掌管LVMH旗下品牌,再一步步晉升到董事會。相較之下,愛馬仕是從最基礎的工藝打底,而LVMH則是以俯視的角度,直接從管理階層的經營切入。
現任執行長、第六代掌門人阿克塞爾.杜馬斯(Axel Dumas)表示,兩家公司有不同的文化與價值觀,他們希望愛馬仕能夠以家族企業的身份保留下來,而不是流於商業競爭,這也讓愛馬仕坐實了歷久不衰的名號。
愛馬仕品牌崛起,源自於慢工出細活的堅持
圖片來源:Hermès_instagram
愛馬仕如今能夠擁有高度的家族忠誠,品牌文化深植人心,屢屢締造眾人眼中的夢幻逸品。他們究竟如何將品牌精神一代又一代流傳下去?
故事的帷幕在1837年拉開。出生於德國、到法國學習皮革工藝的泰瑞.愛馬仕(Thierry Hermès)落腳於巴黎,創立了製作馬具的個人品牌。十九世紀的歐洲,馬匹仍為主要運輸工具,馬鞍、韁繩、腳蹬等都是必需品。學徒出身的他,堅持要一針一線的慢工製成,從不馬虎,曠日費時的職人精神也讓他在貴族圈受到青睞。
圖片來源:Hermès_instagram
由此可見,愛馬仕在創立時就有明確的品牌定位,瞄準願意為高品質買單的頂流客層。開業30年後,愛馬仕在1867年世界博覽會被授予一等勳章,在那之後更是聲名大噪,受到沙皇尼古拉二世委託製造馬具,從此也是歐洲皇室的愛用。
到了二十世紀初,汽車已漸漸取代馬匹、貿易相較以往更蓬勃發展。泰瑞的孫子埃米爾.莫里斯.愛馬仕(Émile-Maurice Hermès),也是第三代接班人,與時俱進出口皮具、包袋、手套。他認為交通革新下,皮革製品將會更通用,法國的第一個拉鍊就是由他引進,更推出一系列旅行袋、第一個包款,更接續發表絲巾、香水等,豐富其產品線。
圖片來源:Hermès_instagram
埃米爾的3個女兒分別都嫁給了具有威望的大家族,建立了Guerrand、Puech 和Dumas等愛馬仕家族治理的分支。
其中,他的女婿羅伯特.杜馬斯(Robert Dumas)接掌了品牌,成為第四代接班人,愛馬仕正式由外姓接管,但這並不影響家族企業的發展,反而更因此壯大了家族的勢力。這也是當今交棒到第六代阿克塞爾.杜馬斯(Axel Dumas),他不姓愛馬仕的原因。
從名人獲取靈感,打造品牌特色
圖片來源:Hermès_instagram
愛馬仕每年花在廣告的預算,不到LVMH的5%,卻仍是最受歡迎的奢侈品牌。他們專注於商品品質、不強調形象代言的經營手法,也是在奢侈品牌上少見的路數。
細數高奢工藝品牌走入商業的過程,第四代的羅伯特.杜馬斯(Robert Dumas)功不可沒,且後繼的接班人都延續了前朝的抱負,致力將愛馬仕的品牌價值發揮到極致。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首先,羅伯特大刀闊斧將充滿活力的橘色,融入愛馬仕的商標。他任內最成功的創舉,是打造第一個愛馬仕爆款——凱莉包(sac Kelly)。1956年摩納哥王妃葛麗絲.凱莉(Grace Kelly)在公開亮相的場合提著此款包包遮孕肚,還登上《生活》(Life)的雜誌封面。
羅伯特便順水推舟將此手提包更名為凱莉包,彰顯品牌格調,更奠定了愛馬仕有皇室加持的地位,凱莉包至今仍是市場上的搶手貨。
圖片來源:janebirkinoff_instagram
另一個當家花旦——柏金包(Sac Birkin),是在第五代經營者尚.路易.杜馬斯(Jean Louis Dumas)時的傑作。
在搭飛機時,尚.路易偶然與當時鄰座的法籍英國女歌手珍.柏金(Jane Birkin)聊天時,意外被啟發了靈感,並打造出有口袋的手提包,以她命名紀念,就是大眾熟知的柏金包。
這2大包款更加鞏固愛馬仕在奢侈品界的地位。愛馬仕堅持手工製成,例如光製作一個柏金包平均得花上18~22小時,絕不開設流水線量產。每一個手工做的包都不一樣,也正因為如此,每個人都是自己與愛馬仕的代言人。
圖片來源:Hermès_instagram
法國商業雜誌《挑戰》指出,也正因為愛馬仕的消費客群多為資本雄厚的人,較不會因為景氣影響而撙節支出,所以當同業在為了買氣熱度下降而苦惱時,愛馬仕的困擾則是沒有足夠的貨量。「限量」搭配上豐富的歷史底蘊、故事性、格調等,高度的排他性大幅增加了購買誘因。「有錢也未必買得到」,這讓品牌定位始終維持在奢侈品金字塔的頂端。
今年三月更因為「太難買」而被告:有2名加州女子狀告其當紅柏金包(Birkin)過於稀缺,導致了「配貨」的潛規則(編按:要買愛馬仕其他相關產品到一定的額度,才能獲得購買柏金包的資格),指控愛馬仕違反了《反壟斷法》。
圖片來源:Hermès_instagram
這個聽起來略顯浮誇的例子,正好說明了愛馬仕屹立不搖的盤據奢侈品位階的最高處,與歷久不衰的傳奇性。
不過,品牌之所以能夠長久經營,除了有固定客群,更多的是對於每項商品盡心盡力的堅持,這可能才是愛馬仕成功的真實原因。
▌名牌背後的流量與真相
為何高奢名牌上市後總是引來搶購的熱潮?
現今社群媒體與網路的興盛,這些品牌如何採取行動,操作消費者心理,再不視覺疲乏的情況下,產生極高的興致?
本書利用影視與網路現象為例,快速掌握奢侈品牌嶄新多元的行銷手法,讓你洞悉未來趨勢、搞懂數位行銷操作。
瞬息變遷的市場中,想要佔據鰲頭就必須要有特殊之處。
本書作者寶琳.布朗藉由長期浸染於奢侈品與美妝產業的投資與營運的環境下,擁有豐富的經驗與見解,她認為美學智慧是每個品牌都必須掌握的原則。
任何的品牌運用具有個人特色的美學風格,建構品牌價值與美感,在生活與工作上成為品味創造者。
✦
▌認識更多品牌背後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