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十九世紀法國的朦朧情致──《Ciao Paris.再見巴黎》醉心演繹
撰文 誠品表演廳與蕭邦並駕齊驅的神祕鋼琴家
本場演出將以法國鋼琴家阿爾坎(Charles-Valentin Alkan)的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揭開序幕,高炳坤表示:「選曲上希望能多讓觀眾認識大提琴曲目,除了安排浪漫派大家蕭邦及舒曼,也特別挑選了與蕭邦同時期的作曲家阿爾坎的作品,雖然大家可能比較不熟悉,但他仍然是當時重要的作曲家之一。」阿爾坎的創作承襲浪漫主義的情致,也延續了古典主義的嚴謹,他極端的性格與樂曲相互呼應,變化多端、千迴百轉的節奏成為最具個人色彩的點綴,在華麗技巧展現的同時,有著委婉細膩的情感,更開拓了鋼琴音樂的發展。
身為19世紀重要鋼琴家的阿爾坎,因不喜社交的孤僻性格,讓後世對他及其作品的了解彷彿鋪上一層神秘面紗。然而,阿爾坎其實是位天才型的演奏者,自六歲進入巴黎音樂院便嶄露頭角,備受讚譽,1838年與蕭邦合奏音樂會之後更是聲名大噪。在當時,阿爾坎對樂壇的影響不亞於蕭邦與李斯特,更創造了屬於自己的音樂風格,但這樣的光環卻使他屢次從樂壇引退,最終就連離世的原因都讓後人議論紛紛,也為他的人生再添一筆神秘色彩。樂迷們不妨隨著老師的醇厚迷人的琴音,一同挖掘這位神祕音樂家的蛛絲馬跡。
一代巨擘的真摯情誼─《g小調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
高炳坤為我們特別介紹,蕭邦《g小調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所獻給的摯友法蘭修姆(Auguste Franchomme),同時也是阿爾坎的好友。在這樣微妙的關係之中,他們的作品也許或多或少都受了彼此的影響,共同匯聚成就了人們口中「人文薈萃的19世紀」。
《g小調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是「鋼琴詩人」蕭邦生前最後問世的作品,濃厚的情緒在樂句間攪動翻騰,也蕩漾著溫柔情長與難耐傷感的浪漫情懷。在樂曲的演繹上,高炳坤提到:「此曲大提琴和鋼琴的『合聲』與『平衡』大過於艱難技巧的展現,在情感方面,蕭邦晚年『掙扎』的心理狀態也反映在裡面。」
一生締造多首經典的蕭邦,自小於家庭中汲取民族音樂涵養,成年後在巴黎受到浪漫自由思潮的影響,豐富的樂思和細膩的情感,使他成為一代古典樂壇巨擘。晚年健康狀況逐漸惡化、與伴侶喬治桑分道揚鑣,同時面臨生理及心理的窘迫困境,然而為感念摯友─大提琴家法蘭修姆數十年間的關懷與支持,蕭邦傾盡全力譜寫此曲。對於向來專注於鋼琴曲的蕭邦而言,鋼琴與大提琴兩聲部的表現與交融,使其在創作過程中不斷來回忖度、躊躇苦思,終而完成鉅作,並於1848年與法蘭修姆同台共演,足可見兩人惺惺相惜的深情厚誼。
東西交融 廣闊深遠的音樂路途
另一位浪漫派代表─舒曼,自小受家庭薰陶,展現了對文學與音樂的熱情和才能。在接連的家庭變故和自己的理想仕途革命之下,仍然持續在自己鍾愛的文學、音樂領域裡耕耘,展現閃耀的光彩。此次將演出的《幻想小品集》,輝映著舒曼的文學底蘊,也能窺見他敏感驟變的性格,第一樂章的平緩溫柔藏著對克拉拉的渴望之情,第二、三樂章分別展現了愉悅、明朗和更加興奮、熱情的情緒。對於這樣鮮明的豐沛情感,高炳坤與我們分享:「希望可以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呈現給觀眾。」
濃烈的法式風情裡,泛音劃破天際,高炳坤將臨摹東方樂音,演奏楊聰賢的《流水七絃》,創造屬於東方音樂的深遠意境,他坦言:「需要更多著墨在時間與空間的想像與感受,同時也希望能在其中探索大提琴音色的更多可能。」這首曲目的演繹,也許呼應了高炳坤的音樂旅途,透過持續對自己的詰問與探尋,成就更加遼闊的音樂思想與道路。
《Ciao Paris.再見巴黎》
※ 詳細售票資訊歡迎「點此連結」了解
時間|10/15 (Sat.) 19:30
地點|誠品生活松菸店 B1表演廳
票價|500 / 800 / 1000
演出者
大提琴|高炳坤(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鋼 琴|吳亞欣(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
演出曲目
阿爾坎: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作品47
C. Alkan: Sonate de Concert for Piano and Cello, Op. 47
舒曼:幻想小品集,作品73
R. Schumann: Fantasy Pieces, Op. 73
楊聰賢:《流水七絃》(世界首演)
Tsung-Hsien Yang: Flowing on Seven Strings (world premiere)
蕭邦:g小調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作品65
F. Chopin: Sonata in g minor for Piano and Cello, Op.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