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與現實的邊界,尋找人心的答案——2025年10月|誠品中文選書
2025年10月
1. / 台灣「新二代」的田野調查報告,我是誰?複雜族群身分的自我認同
☞《成為新二代》

作者|藍佩嘉
出版|春山
售價|480元
在台灣,跨國婚姻子女的人數推估超過五十萬。這些孩子曾被稱為「新台灣之子」,自新南向政策推動後,官方改稱他們「新二代」。然而,「新二代」如何看待這個標籤?本書深入訪談六十一位母親來自東南亞或中國的成年二代子女,以及其中十五位的新移民母親。希望透過他們的生命故事,理解國家政策的轉變與地緣政治的脈絡,如何影響新移民子女的生命經驗與族群認同。
☞看更多來自《成為新二代》簡介
2. / 愛與人際關係,幼兒教育關鍵,非單純教育書,實際可行的行動藍圖
☞《人際智商》

作者|侯可麗Isabelle C. Hau
出版|先覺
售價|410元
史丹佛大學「學習加速器」執行董事侯可麗,曾被診斷為學習遲緩、如今卻引領全球教育創新,引領我們覺察、剖析並提升,未來教養的新關鍵:應以人際為本,「愛」則成為素養之一,我們迫切需要將重心從學業成績轉向以「關係」為中心的學習。無論你是家長或老師,都能從本書學到創新、創意的方法,讓孩子從0歲開始,就從人際關係的滋養中,自然發展出強大的學習力。
☞看更多來自《人際智商》簡介
3. / 一部關於勇氣、信念和韌性的故事,歷史人物的救贖,精采而可信的招魂
☞《莫斯科回來的女人》

作者|哈金
出版|時報
售價|750元
哈金又一部深具文學厚度與歷史洞察力的長篇小說,取材自中國話劇導演先鋒孫維世的真實經歷。這不僅是一個女性在革命與藝術夾縫中掙扎的生命敘事,更是一部穿越蘇聯與中國兩地的情感與信仰交織的時代畫像。這是一部寫給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命運的輓歌,也是一部反思政治與個人關係的悲憫史詩。它既是獻給孫維世的紀念之作,也為所有在烏雲密布中堅持光明的人留下一份文學的見證。
☞看更多來自《莫斯科回來的女人》簡介
4. / 傳記巨著,吸睛的文學肖像畫,舞蹈界莎士比亞,藝術天才的故事
☞《草花靜靜的誓言》

作者|宮本輝
出版|二十張
售價|450元
「宮本文學」的承繼,持續探究人類的生死與幸福之謎,宮本輝以洛杉磯為主舞台的長篇懸疑作品。住在美國的姑姑在修善寺過世,弦矢突然繼承了四千二百萬美金這筆龐大遺產。他抱著遺骨,和律師前往姑姑位於洛杉磯郊外的家。在那裡得知姑姑應該早已死於白血病的女兒蕾拉其實是失蹤了。二十七年來,姑姑為何隱瞞這個祕密?蕾拉在哪裡?弦矢開始追查那個謎團。
☞看更多來自《草花靜靜的誓言》簡介
5. / 長篇書信、日記與記憶交織之作,內心自由,長期照護中的矛盾與張力
☞《生命是一種短暫的狀態》

作者|嘉比耶拉.馮.阿尼姆
出版|大家
售價|420元
照顧與冒犯只有一線之隔。在當代社會,長壽與慢性病共存已成普遍經驗,長期照護與喪偶後的生活重建,更是許多人遲早要面對的議題。這不僅是私人經驗的書寫,更是一份觀察與思考的文本,提醒我們在有限與不確定中,維繫對生活的參與。本書是一部關於失落、適應與再出發的回望。它讓人意識到,生活的完整並非來自確定的答案,而是源於一種持續關照的能力。
☞看更多來自《生命是一種短暫的狀態》簡介
6. / 那片土地與這個時代的切片,閱讀巴爾幹的艱難,也看到動人希望
☞《血與蜜之地:穿越巴爾幹的旅程》

作者|劉子超
出版|新經典
售價|440元
「全球真實故事獎」得主劉子超再出發,這次他踏入兩度掀起世界大戰的「歐洲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從義大利邊境的里雅斯特出發,行經八個國家、二十三個城鎮,穿越巴爾幹,最終抵達希臘雅典。他踏上處處有鄂圖曼帝國歷史遺跡的土地;經過一座座的天主教堂、東正教堂及清真寺,看到不同信仰共處一地又分庭抗禮;傾聽來自不同民族的年輕人訴說家庭與生活的故事。
☞看更多來自《血與蜜之地:穿越巴爾幹的旅程》簡介
7. / 寫給地球的動人情書,對生存敬畏,看見美麗正岌岌可危
☞《軌道》

作者|薩曼莎.哈維
出版|潮浪
售價|420元
一首對於人類生活的環境和地球的動人輓歌,也是一部充滿史詩力量的小說,巧妙地記錄六名男女穿越太空的一天的生活。這些來自美國、俄羅斯、義大利、英國和日本的太空人,在計劃解散之前雀屏中選執行最後一批此類太空站任務。他們捨棄生命,以超過一萬七千英里的速度旅行、旋轉。故事鏡頭透過他們與家人的簡短交流、他們的照片和護身符,我們可以一窺他們塵世生活的瞬間。
☞看更多來自《軌道》簡介
8. / 做哀傷的學徒,學習與悲痛共處,走過難行悲傷領域,找回自己靈魂
☞《無邊的哀傷》

作者|法蘭西斯.威勒
出版|自轉星球
售價|580元
美國資深心理治療師法蘭西斯.威勒引導我們重新理解悲傷的意義。悲傷非軟弱,而是對失落真誠回應的能力;若我們願意正視內心的傷痛,學會與它共處,就能開啟情感修復的可能,也更有力量去愛與被愛。本書寫給每位在地獄徘徊,但渴望重返的人;迎接每道悲痛,重新開啟與他人、與自己、與世界相連的可能,踏上通往完整的旅程—悲痛可以成為力量,讓我們活得更完整,愛得更圓滿。
☞看更多來自《無邊的哀傷》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