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與香包──洪愛珠的記憶書寫.氣味篇|《提案》5月號.普魯斯特的鼻子與瑪德蓮
撰文 洪愛珠作家|洪愛珠
本名洪于珺。一九八三年生,台北養成。倫敦藝術大學傳播學院畢,資深平面設計,大學兼任講師,工餘從事寫作,以記舊時日,家常吃食與經過之人。曾獲台北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作品入選《九歌一〇八年散文選》。首部著作《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是當代備受矚目之飲食書寫新聲。
節慶總是從前的味濃。
誠品寄來三個包裹,內含三種乾香草,以不織布裹起來,寄件者或擔心味道散逝及混淆,不織布外另覆牛皮紙。而氣味永無固態,終於還是揉雜交混。因此整個包裹,能嗅得紙味,棉繩味,香草味種種。此複方香氣,使我想及端午節。
我不曉得現在的人過端午節,還為小孩買香包嗎?或,現在還買得到香包嗎?我兒時倒是年年有。
西洋節日如耶誕節,我家裡不怎麼過。小孩的生日,也有一年沒一年馬馬虎虎的過(老輩大壽則隆重非常,可見權力關係),近年台灣連萬聖節,大家都很當回事,家長和小孩競相打扮成各種人物。這類事,我幼時完全沒有,根據我對父母的理解,要他們裝扮成什麼,無論是當年還是現在,皆沒可能。
但凡傳統節日,我家就很當真了。因此我在元宵節能獲得燈籠,端午節則獲得香包。燈籠或香包皆由外婆帶我上街去挑。元宵節前幾天,市場內會有臨時攤販賣燈籠,兩立柱間懸鐵絲,掛滿塑膠燈籠,當紅卡通花樣一應俱全。想來肯定版權闕如。但我外婆會讓我伸手指一個,買它下來。
一年一個。我為之心情慎重。現在回想,燈籠用色大多俗艷,但兒時由衷開心。燈籠的桃紅色握柄,內含電池,開關上推就發光。夜裡我被家長趕上床睡覺,其實毫無睡意,就在漆黑房間裡重複將燈籠燃亮又切斷,滅了再點亮,心頭漲漲的,是弱小如我,也有確實能掌握的物事。
端午,則選香包。小販在機車後座架上鐵架,纏滿各色香包。織錦布做成的香包香又艷,繫紅絲線可以掛在頸上。味道特濃,至少香上一兩週。如今回想,人工香精是免不了的。
香包也是自己指來的,我照樣用上全身力氣,選一只年度最愛。每天晨起忙著戴上。小小女童,應是將之當成自己的第一件首飾。可是香包的香終究要散的,一天比一天更淡,通常味道淡了我更湊近嗅它,勉力挽留。直到某一天,氣味徹底沒有了。就像我的童年,有一天也就到了底。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洪愛珠
出版|遠流
洪愛珠與她的普魯斯特問卷
攝影|張弼正
普魯斯特問卷(Proust Questionnaire)源於英國十九世紀末的「人生觀大調查」,透過填答十數個問題,彼此揭露自己的人生觀或生活品味!普魯斯特問卷其實並非普魯斯特所創,只是此問卷因他的填答而聞名,包括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使女的故事》作者瑪格麗特.愛特伍、演員勞勃.狄尼諾、歌手大衛鮑伊等人都填答過這樣的問卷。
Q:你最喜歡女性身上的什麼特質?
A:自強。
Q:你自己的哪個特點讓你最覺得痛恨?
A:拖延成疾。
Q:你最奢侈的是什麼?
A:能睡。能醒。能吃。掀眼可視,拔腿即走。
Q:如果你能選擇的話,你希望讓什麼重現?
A:與我的媽媽單獨相處的時間。如周日清晨八點,由我媽緩慢開車(她技術太差,時速約二十公里),停在西門町峨嵋停車場。停車場還空盪,城猶未醒。到蜂大咖啡的臨窗位置吃早餐,餐畢到真善美戲院看早場電影,那部電影,最好是許鞍華導演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 延伸閱讀
☞健康飲食指南──蔡欣純的記憶書寫.觸感篇|《提案》5月號.普魯斯特的鼻子與瑪德蓮
☞最寂靜的午後──黃斐柔的記憶書寫.聲音篇|《提案》5月號.普魯斯特的鼻子與瑪德蓮
☞心理學家談「記憶」:瑪德蓮與撒尿牛丸的成份祕密?|《提案》5月號.普魯斯特的鼻子與瑪德蓮
☞大稻埕、迪化街、永樂市場,老派少女熱愛的購物路線
☞用一碗魚丸湯來換|馬世芳的舊街食憶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每個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並於全台書店展示議題的「延伸主題書展」,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除紙本刊物,另有線上版與《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隨時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