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台上的魔術師:專訪公視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聲音設計 杜篤之、江宜真
撰文 張硯拓(採訪、撰文)・攝影|汪正翔☞ 榮獲金鐘肯定的 6 部公視好劇
{本文內容由木馬文化提供,非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天橋上的魔術師》設計聲音的,是杜篤之和他的「聲色盒子」團隊。杜哥本人負責大方向的規畫和指導,資深混音師江宜真則在第一線執行,以及和導演溝通。一如楊雅喆,杜哥是少數擁有商場記憶的幕後成員:從小住東園,去商場逛街,訂做中學制服,工作後去買電子零件──他形容商場是「找聲音」的重要去處,因為有火車「哐哐哐」開過去,平交道一升起就車群「轟~」地穿越,「後棟更是精彩,還有各種廚房、煮食物的聲音」。
那是童年,更是他出道早期的主場。第十集致敬的電影《戀戀風塵》正是杜哥的作品──當我們以為他一定老神在在,卻其實不然:「那時候錄的素材幾乎都找不到了。而且《戀戀風塵》只有optical(光學)的音質,現在根本不能用。」
回憶只能是回憶,要「聽見」中華商場和當年的老台北,只能全部重來。杜哥甚至訂下最完整的規格:從最高級的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是目前最高規格、以數十甚至上百支喇叭包覆一個立體空間的音場標準)到最新的Ambidio技術(首次引進國內的最新技術,可讓雙聲道喇叭「騙」過人的雙耳,模擬出環繞音場,可說是因應串流時代在家看片的需求而生),全套都要。加上這是聲色盒子第一次接下電視影集⋯⋯
杜哥和江宜真,儼然得成為混音台上的魔術師。
❐重現年代的聲音:從張艾嘉說起
全劇設定在一九八五到八八年,冬、夏皆有,如何重現那個年代的聲音?「我們前置做了一個月,畢竟沒有人經歷過那個時空,只能去問我們的爸媽,或是杜老師。」杜哥說起平交道的噹噹聲:「一九八五年,張艾嘉的唱片《忙與盲》裡,李宗盛用音效描寫一個職業女性的一天,其中〈愛情有什麼道理〉用了一段我錄的中華商場火車過平交道,那個有留下來。」
那時候的噹噹聲不像現在用喇叭放,是真的有人住在上面,有個鈴要敲。「但現在台北市連喇叭都沒有了,因為鐵路全部地下化了。」杜哥說,當年的車聲也跟現在不一樣:「那時候開車比較慢,騎摩托車也不會一直加油,步調比較緩一點,沒那麼急躁。」
都市的演進、生活的改變,都在「雜音」裡留下印記。新世代的江宜真,則從科技去分析:「那時候路邊不太有改造車,把消音器拔掉那種;我們也避開現在的公車聲,因為以前開關門沒有氣閥聲;機車則是偉士牌,或是舊型的野狼,不是現在引擎很好聽那種。總之科技發達、比較先進的聲音都盡量避免。」
比起機械,一個年代的氣質更來自「生活」。商場處處都是庶民的聲響:「我們(聲色盒子)有很多接近那個年代的素材,可以一層一層疊上去,對白之外有路人聲、叭噗(冰淇淋車)聲,或是賣麵茶(mī-tê)的聲音。」江宜真說,她這次才知道麵茶有個「嗚嗚嗚」的叫聲,杜哥笑著補充:「麵茶有種特殊的叫法,印象很深刻,我就在錄音室叫給他們聽!」
▲工作室建置的聲音資料庫,收藏了三十年累積下來、達十一萬筆的素材,儘管全已數位化,杜哥仍習慣在混音台上擺放著好幾本目錄,工作時一想到有什麼素材可用就隨手翻閱,憑著記憶找出,有時更省時快速。(攝影:汪正翔)
❐用聲音變魔術
有了年代,終於可以如楊雅喆所說,「在寫實裡生出魔幻」了。江宜真還記得,最初只看到前三集初剪,那時已經發現風格落差很大,導演還特別擔心後面某一集,因為疫情影響拍攝,要靠後期聲音來救。「他那時候每天都很焦慮,說怎麼辦怎麼辦,要我們用聲音變魔術,我還不懂他在說什麼,只知道他說那是最恐怖的『大魔王』。」
楊雅喆說的大魔王,就是第九集特莉莎的金魚泡泡。這部分的音效設計,確實讓江宜真煩惱許久,要如何只利用聲音,就做出兩個孩子在泡泡裡的空間感?而且得讓觀眾漸漸、合理地融入故事,又要符合導演想要的效果。「他對泡泡的要求很細膩,從水中深度『三十公尺』、『五十公尺』、到泡泡微微破掉的差異,我們反覆溝通,去改出他要的感覺。」當孩子們「潛入」不同深度的泡泡,兩人內心世界的對話,一路上不同角色和他們的對話,還有背景音的抽離,就有各種比例。「其實泡泡的效果分很多段、很多層次,也要跟音樂做適當的比例調整,所以要拿捏整集泡泡在各段的比重,漸進式地將觀眾帶入戲中。」(全文請見☞《天橋上的魔術師 影集創作全紀錄》)✦
◎一次擁有旗艦級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精采幕後完整紀錄
☞《天橋上的魔術師 影集創作全紀錄》(木馬文化)
2O21.2.27起預購,3.10正式上市
金馬、金鐘、金曲超強團隊打造,旗艦級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精采幕後!
收錄超過200張精采劇照、幕後花絮,完整揭露中華商場從搭建到陳設的美術設定、20多位劇中角色的造型小細節,還有15篇獨家專訪,看原著作者吳明益、楊雅喆導演、主創團隊、主要演員暢談創作與演譯心緒。
◎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
☞迷誠品Podcast EP25|導演楊雅喆談《天橋上的魔術師》幕後祕辛
2O21.2.17 18:00起各大平台陸續上架,歡迎收聽
改編自作家吳明益的同名小說,公視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還原老台北人的回憶——80年代的中華商場,從建築物的牆面、招牌到樓層所販賣的商品,全部如實呈現。
神祕魔術師突然來訪,帶給商場的孩子們改變人生的神奇力量——故事採用虛實交替的手法,核心議題是「消失」,這對年輕演員來說是相當特別的挑戰。對此,導演楊雅喆說道:「面對消失與死亡,是多數人皆有的經驗,但無論年紀,除非你真正面對過,否則面對消失的經驗總是痛苦的。」這樣的經歷過後,又能給人帶來多少成長?相信《天橋上的魔術師》能帶給你答案。
▌延伸閱讀
☞記憶其實是會被自己騙的: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攝影指導 陳克勤
☞永遠有個人幫你記住: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楊雅喆 × 演員莊凱勛
☞小說家的尋覓之旅,為抵達謎底而寫——專訪作家吳明益
2021/2/20起,於公視、myVideo每週六晚間9點同步首播,每週播出兩集;Netflix台灣每週六晚間10點、11點新集數上架
◎期間限定活動:《天橋上的魔術師》散步地圖
2O21.2.19 Fri. - 3.20 Sat.|誠品信義店1F南一門東側廣場
公視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2O21.2.2O上檔)的故事從中華商場說起。活動期間,特別於西門紅樓、台北地下街及誠品信義店以拍攝道具搭配美術設計呈現四個場景,歡迎你拿著地圖來走走,穿梭商場裡的各個角落。參加者還有機會獲得限量好禮!
☞《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
☞《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