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異特調之電影《民雄鬼屋》專訪(上篇)──《提案》8月號「消失在風中的鏡子之城」
撰文 張立雯監製劉楓棋|馬棋朵數位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CEO,監製出品作品:《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溟溟》、《頭七》、《民雄鬼屋》
編劇張哲鳴|影評人、電影工作者。曾任《蘋果日報》電影組長,採訪過坎城、威尼斯等影展。著有《如果沒有見過地獄你會相信世上真的有永遠》,影評臉書粉專「鳴影品」。
(圖片提供/馬棋朵數位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提案》小編(以下簡稱《提》):「民雄鬼屋」是每年鬼月都會進入新聞聚光燈下的四個字,我們好像聽它的傳聞都聽爛了──實際上沒人能確定這裡真的發生了什麼事,這恐怕是令民雄鬼屋討論度這麼高的原因;為什麼會想要針對民雄鬼屋拍一部電影呢?
編劇張哲鳴(以下簡稱張):我們在2020年年底的10、11月開始有這部片的發想,隔年的一月便去嘉義做田調……
監製劉楓棋(以下簡稱劉):那時候會聊到這個,是因為我的一位熟人看到民雄鬼屋打算出售的新聞,聽到的消息似乎是打算跟縣市政府做一個BOT、加以活化再利用,我們便想藉此機會、把這部電影拍下來;其實在此之前,我和哲鳴、楊謹華的經紀人,就討論過來做點不一樣的電影。想說來拍鬼片吧,然後決定了要以鬼屋為主題。
當下我們隨機做了一點民調,發現一提到台灣最有名的鬼屋,大家首先聯想到的都是「民雄鬼屋」——就決定做這個了(笑)。
張:那時候他的朋友是真的想要買下屋子,我們也覺得這樣可以名正言順地進行拍攝,當時便一邊討論,一邊等待買到屋子後來開工。
劉:但之後發現,要出售的其實是民雄鬼屋前面那一片土地。屋子本身是祖產,好幾代下來,持分的人不僅多,有些後代也不在國內,要整合出售的難度太大;既然屋子沒有要賣,我們去問了一些長輩、包括律師等等,這樣還能不能拍《民雄鬼屋》?得知地名是不能註冊商標的、屬於公共財,只要不牽涉到「劉家古厝」就沒問題——事實上我們也一直強調,《民雄鬼屋》是一個全新的故事,並非在拍攝劉家古厝的歷史或發生其中的事情,僅保留了一些原本屋子與在地事件的符號(比方水井、牆上的彈孔等等),但跟劉家古厝沒有關係;是哲鳴根據田調、史料,融合其他新聞事件、在地採訪,重新改編的故事。
張:既然決定要拍這部電影,我們就有一個共識,即「不拍別人家裡的事」;另一方面,既然要主打「民雄鬼屋」,無論是一般人從網路上會搜尋到的故事,或是住在附近的人,肯定有些既定印象,你也不能完全抽離、架空這個地點去編造,所以我們還是去了嘉義、民雄做田調、場勘,找當地的耆老問在地的故事。
劉:比方哲鳴在電影開始寫到的「青瞑仙」,就是民雄當地非常有名的算命師。
張:民雄鬼屋、青瞑仙柳相士和大士爺廟被稱做「民雄三寶」。失明的柳相士2013年才過世,離現在也不是非常久。他的生平很傳奇,網路上查得到,有五、六位國家元首都給他算過命;他算命的地方就在民雄附近一棟透天厝的三樓,習慣是在手邊放一台錄音機,算命的時候就開始錄音,從過去開始、一年一年一直講到未來……講到幾歲停下來、按掉錄音鍵時,就表示那年是這個人的大限。網路上有很多人分享自己去找他算命的親身經歷,對我來講這就是一個很特出的在地特色;但我不是要說他的故事,所以僅安排這個角色在電影的前、後出現……
另外,網路上流傳的民雄鬼屋故事,不外乎是(被迫)投井的女僕,與意外死亡的士兵──此屋於1929年建成,但離民雄的鬧區有段距離,因此這家人後來搬往市中心,老屋也逐漸變得荒廢。之後,曾有軍人在此紮營過夜,傳聞阿兵哥夜裡醒來被鬼嚇到,於是往牆上開槍——真實的牆上也是有彈孔的——我們要講的也不是這個故事,但這些元素會呈現在電影中,因為如果你去到民雄鬼屋,就是會看到那口水井和牆上的彈孔。
而更深入地去查史料與新聞,會發現那裡真的有過軍隊駐紮,以及阿兵哥信誓旦旦地向記者表示自己看到了鬼。此外,我們也把離民雄鬼屋最近的第十二公墓、附近的鴨母坐汞大排水放進電影中;當地人喊做大排的這條溪流,常因颱風、暴雨而漫漶,造成人命傷亡,包括曾有一位總舖師在前往劉家辦宴席時,溺斃在大排中……這些社會案件儘管不會被我寫進來,但都成為故事可以運用的資材之一。
劉:其實這次跟哲鳴合作,主要是希望將台灣的鬼屋變成一個「鬼屋宇宙」,能結合在地的新聞事件、傳統文化——我們的第二部就是基隆鬼屋——觀眾看完會發現,《民雄鬼屋》的一些元素會延續、結合到《基隆鬼屋》;還有像是道教的五行概念,比方在《民雄鬼屋》裡有水井、大排、故事發生在清明掃墓……都是水。所以民雄鬼屋會是水的元素,許多設定也會往這個方向靠攏。基隆鬼屋則是火。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討論它(民雄鬼屋)的符號,希望帶給觀眾的不單純只有劇情、恐怖,或是音效特效,它可以有些不一樣的東西,在每一部鬼屋電影給予一個屬於它的符號。
張:我們確實希望透過「鬼屋宇宙」,讓電影更多地結合在地的、台灣的元素符號——(劉:比方有件事是我跟哲鳴一開始都不知道的,是導演去勘場之後,回來跟哲鳴討論:原來民雄出產鳳梨。那鳳梨田就是一個很特別的符號,)我們雖然有去民雄,但不像導演為了勘景,會跑那麼多地方,所以當導演發現有一片很大的鳳梨田時……一方面那個景也好看,二來鳳梨的形象也有些指代性,討論之後我們就加了一、兩場發生在鳳梨田的戲。
劉:這也讓我們思考,除了史料、新聞事件的運用,應該要加入更多像這樣能代表當地的風物景象。
張:單講原創故事,有些人會質疑:「那這跟民雄鬼屋有什麼必然的關係?」所以我們盡量加入一些元素,如果你是在地人,看到那些元素就知道這故事發生在哪個地方。回到故事本身,如果我們就是不想要講劉家古厝的故事,那要如何發展?我其實參考了一些發生在民雄、嘉義一帶的真實事件:命案、疑案、未破的懸案,來結合成這個故事線。
《提》:為了寫劇本,花了多久時間進行田調、資料搜查呢?
劉:這個故事的主軸,是顧問提供的真實事件,與一樁未破的懸案有關——今年案子好像剛好過了法律追溯期——每次哲鳴寫到這個部分,那個新聞就會被翻出來報導。
張:我其實沒有寫這個懸案,只是借用了聽到的一個儀式畫面;顧問說,當她拜訪這戶人家時,發現神桌上放著死者的照片,上面則壓著酒杯和一疊金紙……這畫面本身就充滿恐怖的暗示。於是我問了我們的宗教顧問、一位長年在替人處理這類靈界事務的道長,討論像陣法之類的細節,轉換到電影中並加以強化。
這只是其中一個故事的發源。我也抽取了像是神棍利用過度迷信的家中長輩,對孩子遂行私慾這樣的新聞事件。像這種事情,大家仍三不五時會聽到,背後的故事往往細思極恐。
劉:嘉義的觀眾看電影的時候,肯定會看出很多情節都跟嘉義有關。
張:田調、找資料的時間,前後大概就三個月吧,很多時間其實都花在跟顧問、專業人士和在地耆老確認種種細節、發展可信的劇情上。你不能天馬行空亂想,要符合邏輯與事實。在地人其實也不大會跟你講什麼,但因為我本來就不是要做真人實事改編,就盡量找周邊真實發生的事、拼接融入到劇本裡,所以還算順利。
《提》:台灣這些年出了非常多厲害的驚悚恐怖片,不曉得兩位怎麼看台灣這類型影片的發展與觀眾的口味?
劉:從《紅衣小女孩》以來,一直到《粽邪》、最近的《咒》,台灣的驚悚恐怖類型水準都已相當高,讓觀眾感到恐怖與驚嚇不是問題,所以差別還是要回到故事本身,能否帶給觀眾更在地的符號、故事,甚至是能引起在地人共鳴的內容。比方我們的鬼屋宇宙,一方面結合了在地的人物事件、一方面呈現地域的特色與民間信仰:民雄有鬼屋、水井、鳳梨田;基隆會有老大公廟、天燈……相信都會讓在地人感到份外熟悉,其他觀眾則會對每一部充滿期待。
張:亞洲的觀眾對鬼片都滿捧場的,台灣觀眾也不例外,有些人看鬼片就是為了尋求滿滿的驚嚇感,有些鬼片到最後則不免要親人喊話、家庭和解一番……我個人就不偏愛後者,覺得要就「嚇到底」。我們之前也討論過,電影想偏向這種走向,不要加入太多的說教——(《提》:所以可以說,這部電影結尾是沒有救贖的嗎?)——點到為止。人與人、與親人之間一定有所牽絆,但我們不想要著墨太多、太明顯。觀眾看了就會知道背後難解的親情羈絆。
也因著我們的設定,電影節奏很快,希望讓觀眾一直保持在那股緊張的氣氛裡、覺得有享受到恐怖片應該有的驚嚇感,而不是緊張了一下、然後進入十分鐘的人物關係介紹或諄諄教誨。導演也認同我們的想法,因此在拍攝、後期的剪接,都是朝這個方向執行。
我自己非常喜歡看恐怖片,每次都期待被新的手法、特色嚇到:現在反轉已經不能只有一個了,可能要兩個、甚至三個……我們原本想拍一個長達半小時的一鏡到底,但囿於種種原因,最後沒做到這麼長;台灣的鬼片還沒有人做一鏡到底,但這個做法最能創造觀眾觀影時身歷其境、參與其中的沉浸式體驗。
劉:我們這次也以1:1的方式重新搭建、還原如今只剩幾面牆、已成廢墟的民雄鬼屋,做為安全的拍攝場地;美術組勘查的實景,針對現在還能大致看出的房屋結構繪出3D平面圖,並考據當時的室內陳設風格,試圖還原建築原初的樣貌。等於是從零開始。我們還在桃園找了一塊地搭建他們的庭院,做了一口井……但除了屋子、庭院,其他全部幾乎都在嘉義當地取景。
《提》:所以你們去的時候,真的會有可怕的感覺嗎?
劉:我們去之前特別去了北港朝天宮求了符、戴在身上(笑),而且去的時間是大中午、陽光普照,還碰到一家外國遊客,附近又有一間咖啡館,所以恐怖感沒那麼強烈……
張:不過屋子前面的庭院很大,而且草木叢生,可以想像如果是晚上要穿過那片林子有多可怕。
===更多專訪內容,請看下篇 ☞靈異特調之電影《民雄鬼屋》專訪(下篇)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每個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並於全台書店展示議題的「延伸主題書展」,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除紙本刊物,另有線上版與《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隨時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動態!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
Current Issue_消失在風中的鏡子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