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喜歡爬山的人們——《提案》9月號「山裡聚樂」
撰文 提案編輯室#01:千華
記者,爬山資歷3年。
(千華:合歡山是我的第一座百岳,也是第一次看到台灣的高山景緻,站上脊梁 看到連雲都爬不過去的高峰覺得很震撼。)
Q1. 千華的爬山日常?
現在爬山會習慣多帶一些備品,像是護膝、鹽巴、能量膠,可以分給有需要的人。記得第一次很認真爬的山是桃園塔曼山,一眼望去有巨大樹木,樹幹上的苔癬、藤蔓,很像電影《魔法公主》裡的場景,雖然那時我的經驗不多又下雨,不停在滑倒,卻覺得這一切都太酷了!所見的景色,還有大家爬山、互相幫忙的氛圍。
目前會維持每個月爬兩次山的習慣,盡量兩三個月爬一次大山。喜歡爬山的原因算是誤打誤撞發現,一開始覺得自己能夠爬到目的地看風景,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後來漸漸體會,其實「走路」,可以讓我很專注在當下,像是走樹根纏繞、碎石堆的路徑,要很認真地走好每一步路,這時反而不會去想工作的事,能夠放鬆腦袋。
Q2. 分享一座自己喜歡的山。
比起百岳,更偏愛郊山或是中級山。我自己最喜歡陽明山,它不是只有七星山或是大屯山,其實有複雜且四通八達的路線可以排列組合,其中一個景色很美但登山口較隱密的點,小觀音群峰,原始的山徑、裸岩的地貌,和其他路線不太一樣。有趣的是,再往上走一點點就會看到和抹茶山相似的景,是我很喜歡的地方。
Q3. 平時爬山愛用/習慣帶的裝備?
胸前包是一定會帶的裝備,專門掛在胸前,可以放一些小物品,像是垃圾袋、乾洗手等等,尤其我爬山很容易餓,所以行動糧(最愛吃包裝小小扁扁的果凍)必須要放在很好拿到的地方,我不用特地停下來從登山包裡拿。
#02:Lynn
廣告人,認真攀登約4年,為山野樂活中級山嚮導,台灣生態登山學校野地教育輔導員(培訓中)。
(Lynn:南湖大山的回程,不經意遇見的日出,雲彩顏色很繽紛漂亮,是山下很少見的景色,所以也很喜歡。)
Q1. Lynn的爬山日常?
我沒有特定喜歡什麼樣的天數,因為每一趟行程對我來說都非常特別,有不同的箇中滋味,所以不同天數的行程都會想嘗試看看。從1日到9天以上縱走,都有體驗過。也會揪人一起在山裡辦野營活動,會覺得特別有趣。但比起獨攀,較常和朋友一起爬山,因為喜歡在山上和別人互動的感覺,總覺得在山上和人相處的感覺,跟山下很不一樣。可能因為在山上需要互相照應,所以能很自然地付出與接納彼此的關心,也很容易卸下防備,真誠地與彼此分享心情,互相傾聽。(畢竟路程很長,如果不好好聊天,還真的不知道要幹嘛呢!)
至於自己最喜歡在山裡做的事,莫過於在山裡認識新朋友。在某次攀登的閒聊之間,和朋友成立「山系子女」登山團體,帶著想親近山林的新手們一起爬山。去年企劃一場攀登聯誼活動,希望藉由山的魅力,讓單身男女卸下心防,彼此交流,吸引不少人報名,自己因此認識更多山友,後續都還有保持聯繫。對我來說,能因為山與人建立新的交流與關係,是一件令人滿足且開心的事。
Q2. 分享一座自己喜歡的山。
目前最喜歡的縱走路線是南三段,因為可以抵達童話世界,那是我去過最祥和平靜且美麗的地方。童話世界位中央山脈核心的丹大溪流域,關於中央山脈,眾所皆知其高低起伏大,落差高,但童話世界卻是高山中的一處平緩地形,溪流與地形起伏和緩,與高山路徑有非常大的對比。所以當自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時,看到這處軟綿綿的和緩平原,雀躍的心情大家應該可想而知:)
Q3. 平時爬山愛用/習慣帶的裝備?
去年購入Hyperlite 3400 Junction輕量化包,重量約975克,容量約55升,成為近期最常使用也最愛的裝備。因為重量輕,打包起來可以節省不少負擔。加上特殊背負系統,負重起來也很舒服,不像部分輕量包,當裝備重量增加,背起來肩膀會感受到壓力,如果行走時間長,身體就會感受到不小的負擔。加上3400 Junction捲收封口的設計,讓包的使用可大可小,當作一日郊山行程,也不顯笨重,也可負擔10日的山行。
#03:詹穎
牙醫,第一座百岳至今約5年,目前集到第18座百岳。
(詹穎:台幣五百元背後印製的大霸尖山,在上山前還特地帶了五百元上去對照。)
Q1. 詹穎的爬山日常?
一般來說以兩天一夜或是三天兩夜居多,也嘗試過幾次單攻,體力上會比較消耗,所以個人更喜歡前者。雖然單攻的好處是不需要背重裝,只需要帶一天份量的飲水和乾糧,但壞處就是偶爾腳程比較慢的話會有摸黑下山的風險。譬如有一次單攻奇萊南華,我和朋友們就高估了自己的腳程導致最後摸黑下山。
我第一次爬百岳,是在北醫校園看到登山社刊登的迎新大山(合歡群峰)開始的,沒想到參加第一次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徹底地愛上爬山。目前都是和朋友、北醫登山社一起爬,從未嘗試獨攀,也不敢嘗試。我喜歡爬山過程中有目標的前進、收穫攻頂時的成就感、以及和朋友聚在爐火前一起煮晚餐的時光。我也發現一件很弔詭的事:在山上吃的晚餐,總是感覺特別美味,即便只是簡單的泡麵,也許是歷經重重困難後,得以坐下來休息用餐,會把小小的確幸,放大成滿滿的幸福感吧!
Q2. 分享一座自己喜歡的山。
目前最愛挪威的奇蹟石!覺得它非常壯觀,一塊五立方米的岩塊卡在兩座大山的峭壁之間,而人可以站在海拔近一千公尺的岩塊上俯瞰峽灣的美,雖然實際站上去,更多是膽戰心驚,但事後回想是很令人懷念的體驗!
Q3. 平時爬山愛用/習慣帶的裝備?
最近一次爬大霸群峰,遇到傾盆而下的午後雷陣雨,進而發覺輕量化且透氣雨衣的重要性,可以確保大家在連續幾小時的大雨中不至於失溫。另外,不要完全相信天氣預報的預測,雨衣一定要時刻備好!
#04:陳弘偉
誠品企劃,爬山資歷6-7年。
(弘偉:花蓮,往關門古道的路上。因為不小心被獸徑帶離正路,花了一些時間找路。因此抵達營地時,大多數的夥伴都已經到了,搭起帳蓬準備炊事。此時已近黃昏,在陽光隱沒之前,松蘿、箭竹林,雲杉下的營地,在短暫的數分鐘內,呈現著一股奇幻的色彩。這晚我們喝了營地旁,動物池裡的水,和山羌、水鹿,山豬,共用一池水煮茶煮飯,也算是更接近山的一種方式吧!)
Q1. 弘偉的爬山日常。
我來自台中,曾在台北工作幾年,我喜歡我的工作,但自覺一直沒有真正適應都市的生活,下班後走進人聲嘈雜的捷運站,感官被入夜的黑色天幕淹沒,等待12小時後,再次進入生產線,重複著一天又一天;然後一年,又一年。
野地像是一個出口,背著行囊遠離城市,山的稜線像是阻隔了我所來自的那個地方的喧囂。剛開始上山,一心想要找到人煙稀少的地方,期望跟文明世界可以暫時斷絕聯繫,那些山區人跡罕至,我猜想應該會有一種深刻的平靜。
(弘偉:南投,郡大林道,營地正對著阿里山山脈地,天色變化魔幻,在夥伴離開營地,去看對面那片紫光舖灑的雲海。我回頭看著空無一人的營地,意外在一個神奇的時刻看到這幅難以解釋的美麗光影,這片奇異的光景只維持了短短幾十秒,就像是一場只有自己看見的夢境。)
往後幾年,著迷於冷門路線的探索,走入登山圈較少人參與的「中級山」區域,卻發現那些原本以為安靜的叢林深處,蘊藏著遠遠超過我想像的魅力。在丹大山區,蜿蜒的林道伸展進中央山脈的核心地帶,延途經過的舊社部落、千年神木、峽谷絕境,就像台灣內陸被遺忘的公路電影場景;在白石山區,一條支稜的鞍部上聳立著高達百米的牡丹神石,那是賽德克族神話中的祖靈誕生地,親眼目睹的那一刻,仍不自覺地被這幅神聖的地景憾動;在南澳山區,從路途上的獵徑、獵寮、獸骨,拚湊出泰雅族的狩獵足跡,而古道的深處,則通往日本以武力入侵統治南澳時,遺留下的武裝砲陣地遺跡。
這些探索的收穫,吸引我一次又一次回到山上。漸漸地,因為想暸解那些山區的故事,花在研究資料的時間越來越長;因為要應付更長天數、更高強度的路線,也開始參與更多樣的訓練。時序推移,這些山上的計劃和平地生活的關聯越來越密切,上山與下山之間的界線,對我來說也趨近糢糊。此刻我已不覺得深沉寧靜的山區,必定得經歷長途探尋,也許真正的平靜,並不總是在遠方,只要走條不同的路,一切就是不同風景。
Q2. 分享一座自己喜歡的山。
南澳古道。這個區域是典型的中級山區,在繁複的稜脈與大河流域中交錯的山徑,曾經是泰雅族生活狩獵的場域,這裡沒有名氣響亮的山頭,但這片有「台灣亞馬遜」之稱的山水叢林,催生孕育了我最喜歡的一本台灣山岳書寫──林克孝的《找路》。我們曾經跟著這本書的索引,在這個區域探索,整整7天的行程裡,幾乎沒有訊號。走出登山口後,與其它登山客擦肩而過的那個時刻,是我第一次體驗到什麼叫「恍如隔世」。
Q3. 平時爬山愛用/習慣帶的裝備?
嚴格來說它不算裝備,卻是一個與山有關、且永遠會留在我身上的印記。刺上這個圖案的原因其實非常單純:在那個時間點,我確定我會持續喜歡這件事情,而且喜歡到在身上留下一個刺青也不會後悔的程度。有特別考量過的,是刺青的位置,這個刺青在手臂內側,只有我自己的視角可以看到正確的角度與圖案,讓它置中,則是有考量過未來這座山脈可以再往前或後延伸。
#05:宇哲 Reginald
UX/UI設計師,爬山資歷6年。
(宇哲:合歡尖山登頂與景色的合照,天氣晴朗明亮,背景如身處異國,一時興起下,決定挑戰倒立。)
Q1. 宇哲的爬山日常。
每年冬末春初,就是提前準備聯絡山友成團的時候,畢竟在台灣,登百岳並非起心動念即可參與,有些山岳能幸運的抽到山屋才得以啟程;有些紮營之處則需要提前安排好裝備與構思菜單。百岳多為二至三天行程,通常我最喜歡選擇在溫度適宜的春季與秋季爬山,適宜溫度搭配山林葉蔭下的涼意,會讓行走路程更為舒適,在中途休息停駐時更多了些欣賞的餘裕。
理想情況下,我希望計劃每個月至少造訪一座大山,其餘則規劃在臺灣各地旅遊時,安排單日山或健行的行程。對我來說,爬山除了能在登頂時獲得成就感、盡情暢然俯瞰壯麗山景之外,我更喜歡路途上與山友們建立默契、隨性閒聊和互相照顧的過程,對比城市間科技冷漠的聚會,更能感受到溫度。在現今資訊爆炸與競爭的時代,我們在生活中不自覺被動接收大量繁雜資訊,思索如何處理設計專案進度、瀏覽網路媒體上如假似真的消息,所以我享受著在山林中與世隔絕的感覺,盡情地放空、適時在忙碌日常裡留白,期待沿著山徑,藉著芬多精,過濾腦海中多餘的雜質。
Q2. 分享一座自己喜歡的山。
目前最喜歡的山是位於臺灣東部:天使的眼淚—嘉明湖,它是一座高山湖泊,由於當時為避開人潮而選擇較困難的戒茅斯山路線,這條路線雖艱難,卻換來一路上難以忘懷的林間絕景,加上最後登頂那刻,映入眼簾是一望無際草坡中間,孤立一汪閃著珠光的嘉明湖,當下的感動實在是難以言喻,推薦大家有生之年必定要去親自造訪!
Q3. 平時爬山愛用/習慣帶的裝備?
我的獨家秘密武器是在登山的過程中,在登山包附近放一盒隨手可取的水果糖,登山說不累是騙人的,但在最累的時候來一顆甜味,就有能繼續向邁進的動力。
✦
▌更多走入山中的故事:
☞雪羊:「改變我人生的重大時刻,我被一座山徹底打敗。祂是一座大山,海拔七千一百三十四公尺的『列寧峰』。」
☞山女孩Kit:「在帳篷裡那無數的夜晚,每一晚疲憊地昏睡,但每一天醒來舒張著四肢,就像是擁有初生的身體。」
☞熱愛爬山的同時,也要記得將「注意安全」視為自己的責任:專訪跑山獸 Beast Runners
☞在山中遇到牠們,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要珍惜相遇、認識的機會:專訪蝌蚪老師呂軍逸
☞呼吸、走路、覺察自己,到山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瑜珈:專訪瑜珈師Priya
▌台灣山岳閱讀:
《臺灣山地紀行》 程兆熊◎著,華夏 |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 沙力浪◎著,健行文化 |
《山神》 海德薇◎著,鏡文學 |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每個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並於全台書店展示議題的「延伸主題書展」,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除紙本刊物,另有線上版與《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隨時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動態!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
Current Issue_山裡聚樂
#登山裝備、 #瑜珈用具、#露營用具、#山岳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