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锣湾店职人自策展|【与灵对话】
撰文 香港誠品書店舞

《游观:作为身体技艺的中古文学与宗教(修订版)》
作者|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出版|中央研究院
中国古代传统文人一向习於从人文关怀探究身心安顿的问题,本书特别选择了关键的中古时期,揭举两个关键词:「游」和「观」,收录论文既涉及个己对自我内在的体认,并对外在的生存处境有所的因应;也关注如何透过身体技艺的精进,表现其对空间、时间变化的感知,以此认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讨论对象涉及传统的经学、子书,特别是兴盛一时的佛、道二教,以及当时诸般艺文,使文学的审美经验藉由游、观,而密切呼应这一时期的宗教、思想脉络。
咒

《异教语言学》
作者|亚曼达.蒙泰尔
出版|行人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听说一些「邪教」的故事,比如1995年在东京地铁放出沙林毒气的奥姆真理教、1978年在南美洲琼斯镇,逼迫近千人自杀的「人民圣殿」,近期《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也引起大众忿忿不平的情绪。我们一方面气愤这些组织的所作所为,另一方面又有点好奇——他们如何吸引这麽多「信众」?
亚曼达.蒙泰尔(Amanda Montell)将「cult」这个有时被翻译成「异教」,有时被翻成「邪典」的词汇视为社会普遍现象。「cult」不只在宗教领域,有时候人们会沉迷於特定品牌、被说服加入直销公司,甚至是运动,都可能有着「cult」成份。
这些宗教与非宗教事件的「异教」都有许多共同点,这本书将着墨於其中语言的运用。例如建立新词汇,让「信徒」可以区分人/我。一旦理解这些语言,你会发现身边充满语言陷阱,处处都是召唤你入「教」的呼号。
作者亚曼达.蒙泰尔拥有语言学背景,并且长年在时尚杂志工作。从她丰富的生活经验与实际访谈出发,以语言为切点,幽默又深入讨论各种不同程度的「异教」。
歌

《与神对话》
作者|WALSCH, NEALE DONALD
出版|方智
一个结过五次婚、有九个小孩的男人,在他个人事业最不顺遂时,神来之笔,「写」出了这本「惊世之作」。在这本书里,神透过作者「直接的」和你一起讨论你所有生命与生活中各个层面上的问题:「人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麽?」「我是否永远也不会有足够的钱?」「我到底做过什麽事,活该要有如此不断挣扎的一生?」「如果真有万能的神,这世界怎麽还会有这麽多的灾难?」相信每个人都曾经问过这类的问题,但是却往往无解。现在,所有这些问题都将一一的得到回应了。
在这些对话中,神还对这地球提出了有关社会的、教育的、政治的、经济的和神学等各方面的革命性建议,是我们所未见过甚至极少想过的。这些对话,既迷人又骚乱,既具挑战性又有提昇力。
迷人是因为这些话的深度与广度令人喘息;骚乱是因为它们向我们显示了自己和全人类的面目;有挑战性是因为它们激励我们,要我们比以前更成长,激励我们成为一个新世界的渊源;提升则是因为神认为这一切都是有希望的,可以做到的。
即使我们不相信这些资料是真的自「神」而来,然而诚如作者所说的:「我无意说服,你信不信,我都无所谓。我只不过在分享而己。」所以重要的是这份资料的价值性,是它所带给我们的洞见,对我们的唤醒力,让我们重新点燃了新的生命欲望,对我们在此地球上的生活,产生更有效的推动和改革。
祭

《巫者的世界》
作者|林富士
出版|三民书局
咒法祭仪、占卜吉凶──古代巫者肩负沟通天、地、人、鬼的职责,以「神灵代言人」的身分接近政治权力核心,甚至能为人们消灾解厄、医病除疾。然而,随着时代进展,巫者却因技能奇巧、神秘难测,渐被贬斥为怪力乱神,还遭到宋代官方严令禁止,成为社会边缘人。为何巫者的地位与角色会历经如此翻天覆地的转变?是政治因素或社会变迁造成?还是巫者的本质已然扭曲?
本书由巫者的政治、社会地位与其形象切入,分析巫者自传说时代到隋唐盛世,地位曾历经四次重大转捩点,中间虽有起伏,但其重要性逐渐减弱,及至宋代甚至全面禁巫,最终由远古时期的政治核心,转变为社会边缘人物。作者以丰富的文献、严谨的学术考证与多元角度,从政治、社会地位、形象、信仰特色与地位变迁等方面,为相关研究主题另辟蹊径,深度刻画巫觋信仰在漫漫历史中的起落无常。
位置|铜锣湾店 9F Hallway
展期|10.16 THU.- 11.13 T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