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众影响力! 散文的影剧改编焊接术──作家江鹅╳林立青专访
撰文 丁名慶、何昔珊.攝影|楊雅淳▲新生代剧集好评不断,特别的是,由散文改编的作品比例似乎隐隐有超过小说的趋势。
(图片来源:HBO Asia、公共电视、植剧场)
俗女出嫁,工人出师:文字作品改编眉角
回想作品改编的过程和心情,两人不约而同表情淡定。「我是挂名顾问,除了部分事实修正,其他都让编剧自由发挥。」林立青说,「我书里的角色有弱势或一些被污名化的族群,改编时就要注意,不能加重他们的刻板印象。」江鹅则深信术业有专攻, 信任导演和编剧的改编。《俗女养成记》由多篇散文集结而成,为了合理化故事的架构,编剧必须自行想像主角长大後的模样,并删减原着中难以呈现的细节,「感觉就像女儿长大嫁出去了」, 江鹅笑着比喻。「我满惊讶的是,虽然内容改编幅度很大,但我想要表达的核心精神是没有变的,反而因为电视剧的形式,让更多人接收到这个概念。」林立青表示,散文的自由度比起小说强得多,可调动的元素如结构、剧情、人物、对话、场景,端看编剧如何发挥。碍於文字能呈现的细节有限,尤其在动作和场景,戏剧往往表现得更加生动,「比如写到工人骂警察,我只能简单写出事件和感受;可是到了戏剧,他可能开口就是一串三字经,但这些填充的细节却又合乎情理。」又或者人物的眼神、姿态、气势,甚至现场的音乐,「我写得再奥妙,都很难呈现出那种感觉。」在视觉和听觉的还原效果上, 戏剧的确丰富了原作品的肌理,让观众得以更贴近作者的世界。
再伟大的理念,也敌不过一台电视机
问到小时看过的戏,林立青搔搔头,说:「《蓝色蜘蛛网》、《玫瑰瞳铃眼》,不然就是《包青天》、《飞龙在天》, 好像都满low的。」江鹅随即反驳:「那超好看的好吗!」她对《包青天》的明快节奏印象深刻——「好人正义得以伸张,坏人最终难逃一死」的畅快故事,是当年家家户户捧着碗筷坐在电视机前的珍贵记忆。
(图片来源:台湾电视台、维基百科)
戏剧情节中的张力,有时也会形成意想不到的效果。林立青分享,去年他到某位师傅家吃饭,大嫂和他聊起当时吵得沸沸扬扬的同婚公投,「因为她看了《大时代》, 里面有一对同志不能结婚,觉得很可怜,所以最後投下支持同婚的票。」林立青笑说:「我那时候就觉得,我们这些人在路上发传单,还不如把同志处境编成戏剧来得更有效果。」江鹅连连点头。她解释,对於没有阅读习惯的群众来说,通俗媒体会是更好的传播管道,而戏剧改编往往能强化议题的影响力。比如美剧《使女的故事》,以夸大手法虚构出受迫行使生育功能的「使女」,让观众立即被情节所震撼,「在现代社会,女人的子宫依然不属於自己,这是非常惊人的事实。」
「不疯魔,不成活」的当代散文作家
林立青观察, 过去散文的书写者常被认为比小说「弱一级」,然而如今的读者更敢於接受具议题性的散文书写;而当代散文的迷人之处,就在於它与社会的互动,并勇於翻转大众习以为常的刻板印象。「以前那个时代,根本不能想像我们写的东西。三十五年前写这个?」他指指桌上的《做工的人》和《俗女养成记》,尖着嗓子骂:「夭寿喔!悲哀、失德!啊你嫁不出去欲安怎!」将一旁的江鹅逗得咯咯笑。从这个角度来看, 两位作家的守备范围虽然不同,却都有着不安於大众思维的反骨。他们对於彼此的作品有何观察?未来是否可能触及对方的写作题材呢?江鹅回应:「我没有特别的使命感想要去写某个特定的族群,但有时他们会刚好出现在我的生命场景。」总是听阿公阿嬷说谁谁谁今年收成全赔,看着农人因繁重劳务而粗糙变形的指节;这些家乡生活经验与触动,落在江鹅心中的柔软处,终有一日将渗进她的写作里。
林立青则坦言,自己无法像江鹅那样设身处地的刻画女性心理,只能以旁观者的角度写出他所见到的边缘处境。「比如街友,台北没有任何女性街友收容中心。她们比男性街友还惨,即使愿意被安置也没地方可去。」又或者是他最近正努力蒐集资料的写作题材──监狱生活。
深入不自由的年岁
受刑人和其他底层弱势一样,在正常的社会体系中被强迫隐形,没人在乎他们的处境。林立青访问受刑人的家属,试图更了解他们的生活,却找不到任何一位女性受刑人的家属。「女性进监狱之後,几乎是完全被丢掉了。女监的设备环境虽然比男监好,但她们没有家人的奥援,连最基本的日常用品都买不起,这是最悲哀的。」
那麽江鹅近期书写的题材呢?她透露,自己正处於人生转换阶段,此刻想记录的是与父母相处的细节,以及心态或生活上的各种感触。她提及近两年锺文音在副刊上发表的散文, 写母亲生病以来的点点滴滴,「啊, 我看那几篇, 真的是……」她的视线穿过远方的窗户, 停顿良久,「那就是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在某一刻,你是知情认命的知道,人生中的一些自由度没有了,不能再用从前的视角看这世界。我想,这可能就是我这阶段的人生议题吧。」她缓缓的说。
跨越生命体验的书与追剧清单
今年的作品当中, 林立青最喜欢的是李屏瑶的《台北家族,违章女生》和杨婕的《她们都是我的,前女友》,他信手拈来书中精华:「美丽的女人就像一句脏话,愈美就愈脏。」以及「身为一个住在外公家的外孙女,你自然会知道,鸡腿永远轮不到你吃。」林立青反问:「如果今天有一出剧,开场白就是这几句话,你会不会想看?第一集我就想看了!」这两本书都跨越了他自身的体验,而这类型的第一人称书写,既能开拓他的视野,也容易与社会共鸣,因此令他十分动容。
《台北家族,违章女生》 作者|李屏瑶 出版|麦田 |
《她们都是我的,前女友》 作者|杨婕 出版|印刻 |
江鹅分享的是英国剧集《伦敦生活》与横尾忠则的访谈集《横尾忠则╳9位经典创作者的生命对话》。《伦敦生活》的编剧是出身於英国中产阶级的Phoebe Waller-Bridge,剧中讲述女主角在爱情、手足与父亲间的冲突与心情,「表面上看起来过得不错,却四处碰壁、走投无路,那种非常幽微的情感」。有些人或许会批评这是有钱人的「无病呻吟」,但江鹅却反向连结,将剧里的思考看作一帖认知生命的处方。正如同横尾忠则的对话录,书中现身说法的这群艺术家加起来共有八百八十六岁,他们在对话中谈论了创作、老年与对存在本质的思索,「当你已经活到不需要在乎别人怎麽看的年纪,就能把最精华的气力拿来辨析一些最精微的、关於生命意义的东西」。
她收起笑容, 正色道:「台湾有贫富差距的问题,人权、人道上的不平等现象也非常多。但我们必须承认,出身豪门的那一端,他们的物质、精神条件已经到达可以更上一层楼的阶段。这群人如果行有余力,就能去钻研人之所以活着,所追求的爱、幸福、痛苦种种面向;而当这项东西钻研到非常细微的程度时,我觉得它是有可能改变大众思想的。」隐蔽在暗处的景色,纵使酸疼刺眼,也有阳光普照的一刻。
林立青
本名林亚靖,一九八五年生,家乡在万华,是景美市场养大的孩子。由於发现「大多数的人真的不懂工地」,於是决定「写到别人懂」,着有《做工的人》与探入更多社会暗角的《如此人生》,相信深刻描述可以引人同理,进而减少误解和歧视。
《做工的人》(宝瓶文化)
江鹅
六年级生,住在台北的台南乡下人。人生第一专长是在快门瞬间眨眼,第二专长是打包行李,其余普通。着有撰写OL心情的《高跟鞋与蘑菇头》与六年级女生成长记忆《俗女养成记》,经营日常随写脸书粉丝页「可对人言的二三事」。
《俗女养成记》(大块文化)
关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每个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全台发送量1.5万册。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并於全台书店展示议题的「延伸主题书展」,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新旧商品。除纸本刊物,另有线上版与《诚品书店 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随时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动态!
线上阅读《提案on the desk》
《诚品书店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
Current Issue_未来,请选择 Future is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