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美术馆《光》特展一赌「台湾的文艺复兴」,从黄土水《甘露水》看百年艺术史
撰文 ELLE BY DOMINIQUE CHIANG 與 SALLY CHANG1921年10月,黄土水以《甘露水》获得日本帝国美术展览会入选,蚌壳中昂然向上的少女,宛如自黑暗中走向世界,象徵台湾文艺复兴时代的降临。同月17日,台湾文化协会成立,发起人蒋渭水发表〈临床讲义:名为台湾的病人〉一文,诊断台湾罹患「知识的营养不良症」,须藉由文化运动医治,而推动文化运动的组织即是台湾文化协会。
随着文化运动的深化,各式政治运动蓬勃涌现,台湾文化协会於1927年分裂後影响生成多个团体,分占光谱不同位置,共同为台湾未来努力。另一方面,文协推展的文化运动则受到世界思潮影响,新时代的绘画、雕刻、小说、新剧、电影纷纷诞生,与运动相辅相成新的艺术概念。艺术家追索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文艺抵抗的路线将文协精神延伸至战後。《光──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以「生命的恒流」、「风景的创造」、「大众与摩登」与「自觉的现代性」四个子题出发,由内而外探讨创作者如何从自我觉察的迸发进而书写社会,勾勒个人和社会的交融与抵抗。
本文帮大家整理了展览的五大看点与更多展览作品抢先看,让我们一起回到台湾的文艺复兴时代!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ELLE(北师美术馆《光》特展5大亮点:黄土水《甘露水》经典再现、重建台湾百年艺术史……)}
《光》作品看点1:《甘露水》沉寂50年终於对外展出!
黄邦铨、林君昵;北师美术馆
黄土水,《甘露水》,1921,大理石雕,80.0 x 40.0 x H170.0 cm,文化部典藏
1921年,黄土水以大理石雕刻的《甘露水》,暨《蕃童》後二度入选帝展。这件日後被誉为「台湾的维纳斯」的瑰宝,是台湾首座裸体雕像。
刻划一名面容充满自信的女子,头微微仰起,姿态挺直,双手轻轻放在身後的蚌壳上,绽放了光一般的向上精神,神情舒缓而坚强,寄寓艺术家对於彼时正大步向前的台湾社会的期盼与想像,也开创台湾艺术史上的新篇章。不过,这件作品却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消失在众人眼前。
近几年,人们企盼《甘露水》再度面世的呼声始终不断。为了让《甘露水》重返世人眼前,林曼丽教授率领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北师美术馆团队锲而不舍地追索,而总统府和文化部更是倾全力协助,尘封近半世纪的《甘露水》终於重见天日,在《光──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展出!
同名纪录片致敬《甘露水》
黄邦铨、林君昵
《甘露水》纪录片,2021,16mm,40分钟
《光──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试图穿越作品美学风格与创作者自身历程,定锚於其成长的年代,探索其时代特质,创作者何以从中迸发力量,得以奋不顾身追求艺术,以此建构台湾文化面貌。与此同时,本展於「当代的回响」单元与阮剧团合作,重新演绎当时的文化剧,并邀请黄邦铨、林君昵导演团队创作《甘露水》同名纪录片与致意王白渊《荆棘之道》(1931)的影像互动装置,进而显影时代。透过与当代创作者的合制共创,在多样化梳理展呈历史的同时,以当代的观点回应创作的本质。
《光》作品看点2:当年的摩登女孩们
北师美术馆
陈进,《绣裙》,1947,胶彩、绢,120.0 x 90.0 cm,私人收藏
另一方面,首次面世的陈进《绣裙》(1947)具备着摩登自信,而同样是「摩登女孩」(モガ,moga)为对象,李石樵以大胆又前卫笔法绘下《横卧裸妇》(1936),却遭殖民当局强迫从第二回台阳展撤下。
北师美术馆
李梅树,《红衣》,1939,油彩、画布,116.5 x 91.0 cm,李梅树纪念馆收藏
北师美术馆
刘启祥,《戴红帽子的法兰西女子》,1930年代,油彩、画布,60.0 x 50.0 cm,家属收藏
北师美术馆
李石樵,《横卧裸妇》,1936,油彩、画布,61.5 x 72.5 cm,李石樵美术馆收藏
北师美术馆
林之助,《取景》,1938,胶彩、纸,91.0 x 72.7 cm,私人收藏
《光》作品看点3:透过寻常风景暗喻台湾人的精神抵抗
北师美术馆
倪蒋怀,《真人庙》,1933,水彩、纸,33.0 x 48.5 cm,私人收藏
无论是陈植棋和倪蒋怀在1930与1933年所绘《真人庙》、郭柏川《台南祀典武庙》(1929)与陈澄波《琳琅山阁》(1935),皆是透过寻常风景暗喻台湾人的精神抵抗。
北师美术馆
陈植棋,《真人庙》,1930,油彩、画布,80.0 x 100.0 cm,家属收藏
陈澄波,《琳琅山阁》,1935,油彩、画布,73.0 x 91.0 cm,私人收藏
郭柏川,《台南祀典武庙》,1929,油彩、画布,79.0 x 85.0 cm,台南市美术馆典藏
北师美术馆
洪瑞麟,《後街》,1930,油彩、画布,65.0 x 80.0 cm,吕云麟纪念美术馆收藏
北师美术馆
蓝荫鼎,《南国之夜》,1940,水彩、纸,68.0 x 101.0 cm,私人收藏
北师美术馆
蓝荫鼎,《夜晚的面摊》,1924,水彩、纸,68.0 x 101.0 cm,私人收藏
《光》作品看点4:莱卡相机的发明捕捉城市光影
夏门摄影企划研究室
邓南光,《东京新兴摄影作品—东京小剧场实况摄影—观众席》,1929-35,艺术微喷
而莱卡相机的发明解放摄影,促使了新兴写真的兴起,醉心其中的邓南光携带镜头和八厘米录像漫游城市,亦瞥见东京五一劳动节游行的身影,此系列与长久消失在公众眼前的林之助《取景》(1938)相互呼应,图中少女拿着正是当年昂贵的莱卡相机。
夏门摄影企划研究室
邓南光,《东京新兴摄影作品—五一劳动节示威游行侧拍剪影》,1931.05.01,艺术微喷
夏门摄影企划研究室
张才,《白俄罗斯社区代配钥匙招牌|上海》,1943,艺术微喷
《光》作品看点5:看见当时如何发展文学与剧场运动
财团法人赖和文教基金会
赖和,汉诗:〈出狱归家〉(手稿)
从文化剧传单与剧照中,可以见到林抟秋与张维贤等先锋如何结合文学与艺术家发展剧场运动,并使戏剧成为文协宣传的手段。而文协的重要成员赖和以笔作为利器拚搏,本次展出他涉入治警事件的手稿《出狱归家》(1923),为手稿完成98年後首次正式展出。
国立台湾文学馆
公演节目单(厚生演剧研究会公演)(1943年9月)
光──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展览资讯
黄邦铨、林君昵
展期:2021.12.18-2022.04.24
地点:MoNTUE北师美术馆
展览免费入场参观,并采预约优先制
预约者得优先进场,现场同时开放无预约的朋友排队,视馆内容留人数候补入场。>> 预约传送门
/////////////////
《光》展览相关阅读
光──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语音导览(MoNTUE北师美术馆)
王白渊《荆棘之道》
朱和之《南光》
▌2022最新艺文活动不错过!
擅长以细腻线条勾勒出灵魂的《慕夏》,在观展前必读展前指南
台青不kiang枉少年,聚众叫春在年节「叫春大街」南西登场!
挑高 7 米「森林系」诚品崭新登场!诚品生活竹北远百店,来场惬意的午後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