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日月星辰的变化体现在画中──北美馆《吾之道:何德来回顾展》
撰文 FLiPER{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FLiPER,首图取自 FLiPER}
「日轮の辉くところ 月星の微笑むところ 心のふるさと」(太阳辉照时 星月微笑处 吾心之故乡)── 何德来
旅日台籍艺术家何德来(1904-1986)专注创作多年,超然於台湾主流的文艺脉络,并不固守特定的风格技法,不断进行画面形式上的实验;同时他也凭据深具哲思之作,探触自身在宇宙天地间的意义,并展现人生洞察的慧黠。
▲图为何德来《自画像》;图片来源为 FLiPER
为迎接何德来的 120 岁冥辰,由馆内策展人廖春铃、林宣君策划《吾之道:何德来回顾展》,整合馆藏与家属手上长久以来尚无机会曝光的书法、水彩、素描,以及笔记、手稿、照片等文献档案,展出 200 余件精彩原作及文献。
▲图为何德来《新竹卡拉拜风景》;图片来源为 FLiPER
展区分八大主题:「东美」、「新竹」、「新构造社」、「母.妻」、「目黑.家」、「宇宙.探源」、「笔.墨」、「速写.风景」,藉此以更宽广的创作脉络,立体而完整地呈现艺术家开拓个人艺术道路历程。
何德来出生於新竹州淡文湖庄(今苗栗县造桥乡谈文村),1922 年即赴日就学,以榜首考入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并於日本近代西洋画家和田英作门下学习。在校期间,他与同样留日的廖继春、陈澄波、颜水龙等人组成「赤阳洋画会」;1932 年返台、和李泽藩、谷喜一等成立「新竹美术研究会」,并在故乡新竹居住两年,对於新竹地区的现代美术推展贡献良多。
▲图为何德来《月》;图片来源为 FLiPER
其後因胃疾就医於 1934 年底再度返日,尔後,受到日本战前与战後情势的影响,从此阻断他与台湾美术的连动。自 1947 年起,他便以日本美术团体「新构造社」会员的身分,在日本公募展体系当中,稳定而持续地开展其绘画创作,除 1956 年回台举办个展之外,直到何德来 1986 年过世前都未曾再踏上故土台湾。
▲图为何德来《日本》;图片来源为 FLiPER
因长住日本,故乡台湾之於何德来遂成为其创作中永恒的母题。对於自己的出身来历,他也透过绘画或是诗句率於表述 ──「生於南岛、长於东京」,是他揭示身份双重性的自述。
为完成艺术家「归乡」的遗愿,长年照料何德来的侄子藤田腾鲸(何腾鲸)在他过世之後,便捐赠大部分的遗作,含油画、素描、书法,共计 109 件作品予北美馆,进而成为本展审视何德来艺术实践中表现形式的重要基底。
综观何德来的创作全貌,其作品涵盖西画、东洋画、书道和诗歌写作领域,从自然到哲理、由写实面至意象性的创造,显现个人生命对於艺术的凝粹与情感的蕴蓄。然而他自新竹返日後至 1940 年末期,推测是受到健康因素与战争的影响,作品数量极为稀少。
▲图为何德来《心》;图片来源为 FLiPER
相对何德来创作力最为丰沛的 1950 至 1960 年代之间,其整体的创作状态,得到前所未有的推升,如画家开始触探日月天体形象化的可能性,同时也彷佛亟欲追觅寻求生命安顿的力量般,尝试多种画面表现手法,开发东方笔墨的现代新意。
1961 年的两幅同名作品〈心〉分别以鲜艳色彩来增添感染力,及运用浓淡二色墨来营造立体层次;除图像带来的诗意视觉意象,何德来也借重於字型、字义的相互思辩,并藉之融入他对生命、天地万物的感怀。
▲图为何德来《五十五首歌》;图片来源为 FLiPER
最具代表性的几幅自传性极浓之作品,构成原理不仅受到日本书艺的影响,更引诗歌文字入画,创造文字与图像融汇的艺术形式。〈五十五首歌〉将艺术家自述一生境遇的多首和歌文字构成夜空,并藉由墨色浓淡与错落铺陈出空间的景深,上方留白的圆月则昭示一点未灭的希望;其创新技法与深沉意涵的混融,标志出何德来一生创作的巅峰。
在何德来的绘画与短歌创作当中,母与妻皆被赋予了鲜明的艺术形象。对於母亲、童年生活及家乡景致的回忆,同样或隐或显地表现在描绘的台湾风土之中。〈吾之生〉描绘着如母子像般的圣洁场景,背景弥漫着晕黄烛光,呼应艺术家曾写道:「看油灯 想起幼年时 怀念的台湾的山 台湾的河川」。
▲图为何德来《吾之生》;图片来源为 FLiPER
让何德来终生牵挂的思怀也呈显在他与夫人的共处,他和筝琴家木邑秀子因关东大地震相识,并於 1931 年结婚;妻子在 1973 年辞世之後,何德来顿失人生重心,作品〈背影〉描绘其妻生前所历经的最後一个夏日,专精筝道的秀子面对庭院专心地弹奏,平淡而隽永的图像背後寄寓着不尽的思念。
▲图为何德来《背影》;图片来源为 FLiPER
除了具象的物事之外,何德来也擅於借景寓情,将晨昏雨露等万物转化为抽象化的抒情表徵,如 1934 年自台湾归来後,何德来夫妇定居於日本东京目黑区,住家的庭院对何德来而言好比一微型宇宙,是画家静观天地万物,探知其生成与运行之所在,更是他艺术构思的泉源之一。
▲图为何德来《针与线》;图片来源为 FLiPER
▲图为何德来《豆腐》;图片来源为 FLiPER
▲图为何德来《春日》;图片来源为 FLiPER
他常刻意采用单色系和极简构图,平涂纯粹的色彩、线条来描绘日常意象。这种以环境为出发的创作视角,也可见於艺术家反覆出现的另一自然母题:「月夜」。
从 1962 年〈黎明〉、1963 年的〈明月〉与〈月明〉,皆以月形衬比天空及海面的辽阔,并运用色彩或墨色的渐变勾勒出云影变幻的天色 ── 诚如艺术家所言:「日月星辰即跨越今古时空所共有的宇宙关照」,可见他将景致抽象化为诗意般的个人心象风景。
▲图为何德来《月明》;图片来源为 FLiPER
在策展人的费心考据下,本次展览更多方挖掘出过往未发现的史料观点,例如於 2012 年北美馆进行〈终战〉一作的修复时,发现画布背後藏有一首和歌,写道:「战争虽停熄 可怜的同胞 却永眠於异国的土地不回来」。
▲图为何德来《终战》;图片来源为 FLiPER
透过该注记的启发,策展团队也全面性地打开所有作品画框,比对画作背後的文字、艺术家的书法、诗集与日记中的诗歌作品,更加确认了何德来诗与画之间密切的关系。对他来说,诗与画的创作并不是分开的两种创作领域,而是彼此触发、相互交织的参照关系。
除较具代表性的油画作品之外,展览的另一大亮点包含何德来外出写生创作的水彩及素描,其渊源可追溯回 1942 年时,何德来刚加入新构造社,迎来创作生涯重要的转折点。他积极参与该社同好之间的讨论会,以及集体的户外写生,足迹踏遍伊豆、安良里、妙义山、妙高等地,并成为他创作中一以贯之的题材。
▲图为何德来《神木》;图片来源为 FLiPER
本展透过何德来游移的生命历程,叙说艺术家从异乡孤寂的感怀,转为对於内在心境的开阔及省悟,相应其在 1974 年出版的类自传诗集《私の道》(吾之道,或译我的路)之结尾:「今日终了 毫不後悔 明天的日子 也要继续走下去 吾之道」。
《吾之道:何德来回顾展》作为研究型的展览,除典藏品的研究之外,後续亦盘点馆内与家属长期悉心保存的档案文献;为延续此项成果,北美馆规画将建置「艺术家特藏:何德来」主题网站。
▲图为何德来《早春的富士》;图片来源为 FLiPER
此外,衔接何德来所着之《私の道》(2001 年由诗人陈千武翻译为《我的路:何德来诗歌集》),本馆也将他 1973 年至 1980 初的手稿汇编为《吾之道续篇:何德来诗歌选》,藉此作为艺术家创作晚期的心境补述,同时期望本书之出版,能有助於提供新的角度与视野来理解何德来的艺术思维。
本展将在 8 月 13 日及 9 月 9 日下午於展场举办《吾之道:何德来回顾展》演奏会,藉此忆怀何德来曾学习日本筝、与妻子琴瑟和鸣的往事。活动邀请国内知名邦乐演奏家刘颖蓉(尺八)及徐宿玶(日本筝),依本馆典藏之艺术家亲手谱曲的原稿演奏。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FLiPER 太阳辉照时、星月微笑处,那里就是心的家 ──《吾之道:何德来回顾展》}
▌《吾之道:何德来回顾展》展览资讯
展览日期|2023.07.08 – 2023.10.22
展览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展览室 2A 2B)
▌延伸阅读
《伊藤润二恐怖体验展2 》华山登场!沉浸式体验经典漫画桥段,勾起心中最深层的不安感
北美馆《无垠之森》中面对黑暗的自己,终将发现所有的过渡仅是历程
你的喜怒哀乐,大海都知道——3 部台湾海洋电影,刻划生命美丽的风景
经历最深的黑夜後,会是阳光普照 ──《倾听裂隙的回声:2023 绿岛人权艺术季》
如诗的快门瞬间 ── 走进义大利摄影师 Arianna Lago 梦幻的感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