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预言即将来临?盘点 4 个历史上的末日预言,从经验中学习如何安心准备,应对防灾与紧急避难
撰文 迷誠品內容中心「灾难将在 2025 年 7 月降临?」日本漫画家竜树谅(たつき りょう)曾以惊人准确度预测 311 东日本大地震,封笔退隐 22 年後,透过《我所看见的未来(完全版)》再次提出新的预言,引起关注与讨论。无论你是理性怀疑派,还是感性相信派,这样的预言始终让人心头一震,毕竟,没有人能百分之百掌握未来。
然而与其恐慌,不如回头看看,历史上人类曾经面对过无数个末日预言中,相当知名的 4 个「世界末日」,以及我们又是如何度过的。最重要的是,该如何从中学习经验并充足应对防灾,破解对未知的不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内容皆为撰文者观点,非代表诚品立场,首图与内文图来源:维基百科、IMDb、Unsplash.com}
末日预言1:西元前 634 年 / 古罗马人眼中的时间尽头
这个预言源自古罗马建城前的一个故事。传说罗马第一任国王罗穆卢斯(拉丁语:Romulus),在西元前 753 年筹建罗马城时,看见天空飞过 12 只鹰鹫。当时的人认为这些鹰是神的象徵,每只代表 10 年,因此罗马的命运将在 120 年後终结,也就是西元前 634 年。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罗穆卢斯与双胞胎兄弟瑞摩斯,两人在罗马神话中被认为是罗马城的开创者。
这种推算方式在古代相当常见,人们倾向从自然现象中撷取意义。不少古罗马人真的相信这一说法,甚至出现对末日的忌讳与传言,民间一度有传统避免婚嫁、建筑与投资。虽然预言最後没有成真,但这场时间倒数在古罗马历史中留下印记,也成了後人谈论「世界终点」时最早的范例之一。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罗穆卢斯将他劫掠的丰富的战利品奉献给朱庇特神庙》(1812,画家 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末日预言2:1346–1351 年 / 黑死病带来全世界巨变
14 世纪中期,一场横扫欧洲的瘟疫突然爆发。黑死病(Black Death)也就是鼠疫,源自亚洲,由船只与贸易传播至欧洲各大港口。这场灾难性的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 7500万-2 亿人死亡,是人类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流行病;瘟疫爆发期间的中世纪欧洲,据估计占人口总数三到六成的百姓,不幸丧命於黑死病。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城市空了,教堂满是棺木,医生束手无策。有人戴着鸟嘴面具到处巡视病患,有人开始逃离都市,还有不少人把这场灾难视为上天的惩罚。一些地区甚至出现极端宗教仪式,鞭打自己以求宽恕。当年没有网路,也没有新闻台,瘟疫的消息靠谣言与目击流传,更加剧了集体恐惧。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这段时间,末日不再只是幻想,而是一种具体的生活经验:熟悉的城市变得陌生,家人随时可能染病,活着的人不敢接近彼此。对当时的欧洲人而言,那几年确实是世界的终结。
▌不正经的「末日生存游戏」指南
世界末日……就是现在!你,准备好了吗?核战开打、丧屍横行、AI叛变、外星人入侵、病毒肆虐……只有懂得生存,你才能笑到最後!(疯掉)

 点我收藏《图解末日生存指南 (附完蛋ㄌ末日精美贴纸)》
末日预言3:2000 年 1 月 1 日 / 跨千禧的数位恐慌
1990 年代末,全球资讯界陷入一场关於「数字」的危机。所谓的「千禧虫」(Y2K Bug),源於早期电脑设计时,为了节省储存空间,年份只记录後两码。举例来说,1999 年在系统里会显示为「99」,而 2000 年则可能被误认为「1900」,进而引发一连串错误。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这个看似小问题,在进入 21 世纪前夕被放大成全球级的危机。各国政府、金融机构、航空业、军事单位纷纷展开紧急检查,深怕关键系统在跨年那一刻当机。软体工程师被徵召回办公室过年,企业下达「全员备战」命令。甚至有部分家庭开始囤积食物与饮用水,以防最坏情况发生。

图片来源:BBC
最後,灾难并未到来,但这场恐慌却浮现出资讯时代的脆弱。它并非由天象或神话引发,而是来自一串小小的数字逻辑,却在全球投下巨大的心理阴影。
末日预言4:2012 年 12 月 21 日 / 玛雅历法与全球焦虑
2012 年的末日预言,有一个文化背景:玛雅文明的长计历系统推算至 2012 年 12 月 21 日後进入新一轮计算。这被一些学者与灵性运动者解读为「世界将在那天终结」,并迅速传遍全球媒体与社群平台。

图片来源:IMDb《2012》
从 NASA 到各国政府纷纷出面安抚人心,但影视娱乐界却大举推波助澜。电影《2012》票房热卖,各种小说、纪录片、预言书热销,讨论甚至延伸到「星体对齐」、「行星撞地球」、「太阳风暴」等理论,真假参半。

图片来源:IMDb《2012》
当天晚上,世界如常运转,但很多人记得,那一整年彷佛一直在倒数。玛雅的末日预言并没有实现,但它制造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一场围绕「如果真的要结束了,我们该怎麽办」的全球性幻想与焦虑。
防患未然:这样准备避难包,生理&心理一起稳稳保护
面对不确定,选择准备而不是害怕,我们不需要等待灾难来临才开始行动。与其问「真的会发生吗?」不如想:「如果真的发生,我准备好了吗?」正因为未来不确定,我们更应该在还有余裕时,把握机会替自己与亲人做好准备。以下是参考多本防灾书籍,以及内政部消防署资讯,整理出来的两种实用清单:

努力「生存」之余,也别忘了「生活」。除了因应生理需求的紧急避难包,其实也该为自己准备让心情安稳的「情感急救包」。当你在避难所里等待消息,或是在暂时失去电力与讯号的夜晚,那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外,还有什麽能让你想笑、想哭、想放松?
有人会放进一包家乡的点心,因为那是熟悉的味道;有人习惯在包里塞一本漫画,那是熟悉的节奏与幽默;还有人会带上平常使用的精油,几滴香气就能让整个空间换成熟悉的氛围。有些人放的是耳机和几首歌单,有些人只需要一张照片,可能是与某些人的合照,可能也是生活里某段快乐的缩影。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这些东西不一定必备,但它们占不了几个空间,却可能在最关键的时刻,让你记起自己是谁、想去哪里、为了什麽继续坚持下去。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问:「这次真的会世界末日吗?」而 2025 年 7 月,又被某些预言列为灾难将临的时间点。这样的问题,不是第一次出现,也绝对不会是最後一次。
无论你认为这是危言耸听,或是警世之语,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我们可以先居安思危,不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守护身边重要的人的笑容。
※ 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依照自身需求去量身订制。有空时,一起来试着整理看看吧!
▌超实用!食衣住行育乐全都有的防灾指南
如何在生死存亡之际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如何在大难中临危不乱?做出最好的准备,面对危机就不再恐惧!食物、照明、用水、环境、健康、安全、联络、社群......教你任何危难都能迎刃而解的 40 项应急技能。

 点我收藏《灾难超前部署手册》
▌有备无患!地震防灾紧急避难包
生存必备物资一次集中打包,灾难来临时可迅速应变,携带方便且种类齐全,轻松应对各种紧急状况,背包大容量收纳方便适用多种场景,节省逃难时间,有效提高生存机率。

 点我收藏【Solar Life 索乐生活 地震防灾紧急避难包27入组】
 点我看更多防灾自救必备物资
 加官方LINE好友进入【通往诚品的任意门】领取独家限时优惠
▌更多防灾实用知识,由内而外保护自我安全
 地震後必看!4个房屋检查重点,快速看懂隐形危楼的徵兆
 认识3招自我疗癒撇步,解救被焦虑感侵蚀的你
 专访《末日》作者弗格森:应对极端灾难,我们该建立的是韧性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