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马必看《大蒙》6大看点穿越白色恐怖,温暖重现1950年代最痛历史
撰文 迷誠品內容中心《大蒙》以台湾白色恐怖时期为故事主轴,带观众穿越时空,回到 1950 年代那段噤声的岁月。感受在时代洪流下,一个家庭如何以血肉之躯,承接历史的重量与伤痕。电影上映倒数!让我们一同抢先解密《大蒙》的幕後制作故事与角色亮点。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内容皆为撰文者观点,非代表诚品立场,首图来源:《大蒙》Facebook}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民国四十年代(约莫西元 1951 年至 1960 年)的台湾。当时正值白色恐怖的高压时期,社会上人心惶惶,人人都必须谨小慎微地过日子。剧情由女主角阿月(方郁婷 饰)的视角展开。她从嘉义只身北上前往台北,为的是与失散多年的姐姐阿霞(9m88 饰)会合,并替被枪决的哥哥(曾敬骅 饰)收屍。在这段沉重的旅途上,结识了三轮车车夫赵公道(柯炜林 饰),建立起一段超越血缘关系的深厚羁绊。
「大蒙」的片名取自台语「大雾」的读音,巧妙地暗示那个看不清未来走向的年代,也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还有人性的光辉。《大蒙》藉由爱与人性的温暖,引领观众一同走进并面对这段混沌且残酷的台湾历史。
-《大蒙》 A Foggy Tale 正式预告
金马必看《大蒙》幕後制作揭密
制作看点一:台湾人「互为风景」的温暖故事
导演陈玉勳分享,随着年纪增长,他开始透过阅读及网路资料充实对生活的理解。在深入了解的同时,他也开始对祖父母、父母辈经历的「白色恐怖」时期产生了好奇心。尽管那段历史距今已有七、八十年,但或许正是这份与亲情的连结,让他深受感动,触动他想要为那个时代写下一个故事。
过去他看到历史资料多着重於受难者的故事,却鲜少关注受难者家属的经历。在幕後花絮「雾起篇」中他描述,自己渴望创作一个以家属视角展开的故事。妹妹为了替被枪决的哥哥前往台北收屍,踏上了一段修复的旅程,希望藉由这段旅程,带观众感受当时的社会氛围,了解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他认为,我们能有现在的生活皆是前人所建立的「风景」,也期盼我们能为後代留下美好的未来。他强调,《大蒙》并不是一部严肃或沉重的历史片,而是一部很有温度、讲述人性光辉的电影,因为这正是台湾人彼此互为风景、共同走过艰难时期的故事。

-《大蒙》国际版海报(图/《大蒙》Facebook)
制作看点二:「悲喜交织」叙事风格,疗癒台湾最痛的时代
曾获金马奖肯定的电影《消失的情人节》,以幽默诙谐的手法包装失去与错过的悲伤。片中总是「快一步」的邮局柜员杨晓琪与「慢半拍」的公车司机阿泰,因彼此步调不一致而经常擦肩而过,这些情节看似荒诞,实则深刻描绘人在爱情中会历经的情感课题。
导演陈玉勳擅长运用诙谐幽默的叙事手法,带观众进入奇幻异想世界,而新作《大蒙》也为他带来不同的突破。他从奇幻幽默的题材,跨入沉重的历史事件,并以细腻的情感包装严肃议题。
他坦言,《大蒙》是自己一直以来想拍的作品。他相信观众对白色恐怖历史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心中也存有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因此,他希望能将「想安慰人心的心情」撰写成剧本,让这部片即使讲述历史伤痛,观众也能在观影时获得温暖、泪中带笑。这种能在悲喜间切换自如的叙事风格,正是他电影的独特魅力所在。
-《大蒙》幕後花絮|雾起篇
▌导演陈玉勳 经典之作

点我收藏《消失的情人节》
制作看点三:真实还原 1950 年代历史现场
先前在拍摄《消失的情人节》就已搭建一间邮局,甚至直接将信义商圈封街拍摄。新作《大蒙》在资源投入上亦不遑多让,根据制作公司华文创官网资料,这部片的制作成本高达新台币 9 千万元。电影自 2023 年 12 月初开拍,耗费近两年的时间拍摄制作, 才正式与大家见面。
为重现 1950 年代台南、嘉义、台北三地的历史场景,制作团队在盐水的「岸内影视基地」以 6 千万元进行场景搭建。用於重现多个关键场景,包括早期的台湾农村建筑、金山街道、福马林池等重要场景。剧组更成功还原当时热闹繁荣的台北荣町商圈,务求让观众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氛围。

-《大蒙》剧照(图/《大蒙》Facebook)
金马必看《大蒙》关於角色塑造
角色看点一:回到 70 年前的台湾,语言是一大挑战
语言具有地缘性,就像英语可以区分英式、澳式等口音与用法,台语也因地域差异而有着不同的说法。如何掌握这些语音、语法差异,不仅成为演员的一大挑战,也是导演在拍摄上的重要课题。
在台语的训练上,导演陈玉勳曾在个人 Facebook 上分享,主要演员们都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密集课程,并针对剧本设定,练习每个字词的发音,包括阿月( 方郁婷 饰)与黄育云( 曾敬骅 饰)需掌握接近漳州口音的嘉义腔;阿霞( 9m88 饰)则设定为在台北成长的泉州口音;而赵公道( 柯炜林 饰)是位退伍的外省老兵,其台语则被设定为带有军中腔调、讲得不甚流利的福建话。
导演表示,演员都很认真投入台语的学习,为呈现最佳效果,剧组除了现场收音,後期也安排配音,力求精益求精,并坦言:「完美并没有一个标准,就算我从小讲台语,也是有些音发不出来。」
现今的台语与七十年前已大不相同。随着交通运输发达和人口大量迁徙,台湾南北互通有无,已发展出属於自己的一套语言。他观察到现在的台语深受电视节目影响,而在电视普及前,一离开家乡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口音。他也分享,语言是件很有趣的事,希望大家一起来学习和讨论。
-《大蒙》幕後花絮|风起篇
角色看点二:9m88 饰演童养媳,道出那个年代的身不由己
在早期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加上迷信或生活困苦,许多家庭会将养不起的小孩送人当作养女或童养媳。在剧中,由 9m88 饰演的阿霞就是从小就被送作童养媳。然而,她并未对命运低头,而是勇敢地追逐梦想与爱情。在那个时代,连追求自由,都需要莫大的勇气。
阿霞这个角色的设定,其实是源於导演陈玉勳的外婆与小阿姨,她们都曾被送人当养女。然而,即便小阿姨成为别人的养女,长大後依然会回到外婆家的杂货店帮忙,直到外婆高龄 105 岁,小阿姨仍旧十分孝顺。导演从中感悟到,以前的人即使过得再辛苦,都没有失去爱。他也庆幸自己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而这份爱,也深刻地影响他看待世界的视角。

-9m88 在剧中饰演阿霞一角(图/《大蒙》Facebook)
角色看点三:曾敬骅从《我家的事》到《大蒙》处处是惊喜
曾敬骅在《大蒙》中首次与导演陈玉勳合作,便带来许多惊喜。他在《我家的事》中,曾诠释一位个性调皮捣蛋的家中开心果,展现喜剧天赋;而在新作《大蒙》中,他则挑战女主角阿月的哥哥,饰演一位在白色恐怖时期成长的时代青年。
《大蒙》是一个关於云与雾的故事。其中「雾」象徵由曾敬骅饰演的台湾青年黄育云。他原本怀抱着遨游世界的抱负,渴望成为自由自在的「云」,最终却以悲剧收场,如同消散无踪的雾。七十年後的今日,或许没人能记起这些云与雾,但这些有过梦想却被时代抹去的青年,都已成为我们如今生活的风景。这部电影正是为了纪念曾经热血、充满理想的青年,还有青春的消逝与时代的无奈。

-曾敬骅在剧中饰演黄育云一角(图/《大蒙》Facebook)
金马必看《大蒙》今年入围最多,成年度话题钜作
《大蒙》在第 62 届金马奖大放异彩,狂揽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 11 项大奖入围,成为入围数最多的电影,其制作实力获得高度肯定。这部作品同时被影评人赞誉为这个世代的《悲情城市》。凭藉着宏大的叙事格局、精湛的技术实力,还有温暖动人的剧情与历史文化价值,毫无疑问地成为本届金马奖最具竞争力的一部作品。
导演陈玉勳也在个人 Facebook 感性分享,《大蒙》这部电影,从监制到制作团队,起初完全没有考量市场因素。当时,大家只单纯认为这个故事,很值得被拍出来。或许在科技当道的环境,我们多应着数据、市场而生,但相信能拥有初心,用心去制作一部能记录台湾史实的创作,这份真诚是难以不被撼动的,因为好的故事,才有机会被时代永远记住。

-曾敬骅与方郁婷在剧中饰演兄妹,两人有精彩的对手戏(图/《大蒙》Facebook)
点我收藏【历届金马奖获奖名单与隐藏好片】
加官方LINE好友进入【通往诚品的任意门】领取独家限时优惠
▌更多年度必追电影清单
2025金马奖入围名单一次看!《大蒙》、《左撇子女孩》共同角逐多项大奖
2025必看电影!《夜校女生》、《女孩》 每月份推荐片单一次看
威尼斯影展荣获长达15分钟掌声,舒淇首度指导电影《女孩》10月亚洲抢先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