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週年】美好的事物留下一定會被喜歡,蔡舜任的文物長照計畫
撰文 迷誠品曾在義大利修復過文藝復興大師喬托原作,也創下13小時紀錄修復完成達文西特展油畫的蔡舜任,是現今台灣推動古蹟與藝術品「科學修復」的先驅之一。已在世界各地經歷眾多知名西洋畫作修復參與的他,卻鍾愛民間廟宇彩繪,回到台灣來修復你我常見的「門神」!蔡舜任說,許多人會去梵諦岡、翡冷翠或京都等地造訪,為了去教堂望彌撒、寺廟參拜嗎?大家多被古蹟文物吸引,而從中去認識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從前我們只知道把古蹟當下修復完成就好,卻鮮少思考如何讓古蹟延續活化,而這也是蔡舜任成立「TSJ 藝術修復工事」(簡稱TSJ)想要實踐的信念。
▲曾在世界各地經歷知名西洋畫作修復參與的蔡舜任,回台灣投入民間廟宇彩繪修復。
舉頭三尺有「神作」?台灣廟宇未來將變成我們的驕傲
令人出乎意料,台灣民間廟宇中保有大量近代優秀彩繪師的作品。多數人常有刻板印象,認為民間廟宇等同於宗教場所,不視為具有藝術價值的文物。但蔡舜任則認為,廟宇常是聚落發展的中心,最好的資源、最多的經費都聚集於此,最好的藝術家當然也為廟宇創作。從前我們總把彩繪畫師當成匠人看待,其實很多都是深具內涵的藝術家,而他們也在廟宇中留下許多精彩作品。
蔡舜任曾在修復雲林西螺的張廖家廟時,發現有趣的小秘密!當時彩繪師在前片牆面畫上廟宇必需的傳統題材與吉瑞圖飾,卻在正殿樑上隱密處偷偷留下類似「蘭亭修禊」這般主題的許多作品,除吟詩作對外,距今80幾年前即以印象派畫風記錄當地人文風情,可見民間匠師的幽默與文化底蘊深厚。蔡舜任笑說,這就叫做「舉頭三尺有神明」,「神作」總會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整個亞洲都有佛教與道教的文化,但中國歷經文化大革命,而日本廟宇風格樸素,現今留下最多廟宇彩繪作品則是台灣,蔡舜任強調「未來這都會變成我們的驕傲」!
▲蔡舜任在修復雲林古蹟時,曾在樑上發現彩繪師留下「神作」!
古蹟修復師不是魔術師,用青春延長文物生命的醫生
在傳統修復廟宇觀念中,通常是工匠將殘缺處修補、顏色刷新,有些損毀處甚至會直接打掉重建。然而,蔡舜任的科學修復概念則以不毀損也不破壞文物前提下,去補強古物本身並排除劣化因素,進而回復到良好狀態,為未來的保養與再修復預先設想。因此每個修復師都得理解作品的歷史脈絡,以科學佐證加上不斷實驗,去找到每件古物最適當的修復法,這是善待文物最好的方式。
蔡舜任認為修復師不是魔術師,而是古物的醫生。這些作品歷經歲月洗禮、本身就不完美,修復並非要變得完整無暇,妥善保存時間的痕跡更是一種價值。修復不是創作,而是一件與藝術最接近、最理性的事,需要歷史、化學、藝術、材料與機械等專業跨領域整合,因此修復的結果永遠沒有最完美,只有最合適。蔡舜任看著年輕時照片感嘆,「做修復說穿了,就是拿我們的青春,去延長文物的時間」。
▲蔡舜任認為修復師不是魔術師,而是古物的醫生。
做為文物的「長照中心」,只會開刀無法延續價值
做為一個修復師,蔡舜任強調「要把修復這件事的價值想清楚」!並舉例若是家中長輩身體不舒服,醫生二話不說便直接進行開刀,家屬能接受嗎?最好要有完整的科學檢查,評估緊急與否給與照護或避免惡化,就像一家健全的長照中心,除醫療與護理外,還要幫助恢復健康的長者再次與社會互動、產生價值,蔡舜任想做的修復工作便是如此。「蔡舜任藝術修復工事」對修復事業目標是讓藝術品的修復、保存與展示上下整合,以科學技術恢復作品光彩外,還要提供專業運送、定期保養與倉儲等,未來甚至要為重生的文物舉辦展覽活動,讓歷史風華可再次被看見,這才是修復的最大價值,也是做為「文物長照中心」的理想。
▲蔡舜任強調「要把修復這件事的價值想清楚」,並以長照中心比喻。
修復師的必經之路,多元成長經驗練成「人肉 PS」?
回想成長過程,蔡舜任談起從小賞鳥的經驗,對於鳥類觀察研究入微的他,還曾發現特殊鳥類而上過新聞。長大後本想念理科,卻因愛寫作在中學時轉入文組,後來更為了愛畫畫勇闖非本科的美術系!多元的成長經驗看似沒有關聯,卻從各經驗累積進而養成今日的豐富知識。在觀察自然的練習中,不知覺培養出對於自然色彩的敏銳度,還從文學藝術的喜好中訓練出美感,甚至藉由外公學習到木工手藝等。至今蔡舜任對色彩調配掌控已相當純熟,能空手畫出標準色盤,甚至練成「人肉 Photoshop」的辯色功力,他笑稱這是每個修復師的必經之路。
▲蔡舜任多元的成長經驗看似沒有關聯,卻從各經驗累積豐富知識。
再傳30年的傳家寶,美好的事物一定會被喜歡
問到蔡舜任對於未來30年的成就與想像,他表示想在退休前再修復5至10間台灣的特色廟宇,並讓這些古蹟可以繼續展現風華。蔡舜任一直很喜歡潘麗水老師的門神作品,其筆觸精湛、用色豐富讓人著迷,都是70年代留下的美好作品,甚至表示沒有贊助也想修復!希望有時間也能翻譯修復相關書籍,期待培養更多具有正確觀念的後輩,推動未來社會對於修復事業的尊重與支持,進而普遍落實到藝術教育當中。
想像未來邊看展覽或欣賞廟宇時,從中便可參觀到文物修復過程與實作,讓所有人親身體驗到文物如何重現,既親近歷史也靠近作品,這樣的修復教育便可不言而喻了!蔡舜任說,「相信留住美好的東西,就一定會被喜歡」。現在看得懂藝術的人常跑日本或歐洲,那是因為台灣的選擇不足,但相信未來台灣也會有讓全世界都跑來看的文化價值,他想讓全世界知道、欣賞並讚嘆這些屬於台灣的無價之寶。
▎誠品30週年 十位築夢者的故事
░ 蘇格貓底-林群
【30週年】發掘文青移民工的「唐吉軻德」,晚熟的林群從30歲才開始叛逆期?
░ 浪浪別哭創辦人-譚柔
【30週年】這裡讓愛不流浪,「浪浪別哭」讓動物與人好好交朋友
░ 南機拌飯公共空間團隊
【30週年】打破空間屬於誰,「南機拌飯」未滿30歲的「鄰居」看見更多包容與可能
░ 體操國手-唐嘉鴻
【30週年】每天拉筋拉到哭的「亞洲貓王」,體操王子唐嘉鴻的追夢故事
░ 美感細胞協會
【30週年】讓美術館走進課本,不到30歲的倡議家翻轉世代「美感細胞」
░ 土生土長創辦人-顧瑋
【30週年】不愛吃到難吃米飯!「感性理科」顧瑋如何詮釋「台灣就是好」?
░ 豪華朗機工藝術團隊
【30週年】混種美學開出「地表最大機械花」,豪華朗機工「高手團隊」顛覆藝術創作
░ 風和日麗創辦人-查爾斯
【30週年】不干涉歌手的音樂品牌?厭世年代查爾斯用音樂「突破現狀」
░ 紀錄片導演-黃惠偵
【30週年】不一樣的媽媽?黃惠偵用「日常對話」不斷打破各種生命關係中的隔閡
░ 古蹟修復師-蔡舜任
【30週年】美好的事物留下一定會被喜歡,蔡舜任的文物長照計畫
更多精彩生活靈感,歡迎訂閱迷誠品電子報 ☛立即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