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部記憶主題經典電影:假使沒有記憶,我們該如何追尋自我
撰文 Kristin(一頁華爾滋)幾乎多數人觀賞完今年安東尼霍普金斯二奪影帝的《父親》(Father)之後,或許皆不得不同意,這部電影本質並非驚悚片,卻在記憶的作祟下排山倒海捲入令人如坐針氈的漩渦。你的女兒不是你的女兒,你的房子不是你的房子,你的昨日不是你的昨日,你的人生也不再是你的人生,你正在與過去再熟悉不過的自己一片一片剝離。
▲《父親》劇照(圖片出處:采昌國際多媒體)
探討阿茲海默症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清楚點明,阻止記憶流失,便是與過去的自己努力保持連結的過程,然《父親》卻道出更為殘酷的事實:那終將徒勞收場,一如畫面中緊守傲骨與尊嚴,時時惦記手錶,憤怒抗拒天光沒滅的落寞身影。
但又該如何透過言語形容世界無預警崩毀的無所適從、時間感知錯亂的內在恐懼?
同時這也是電影藝術的魔法,足以透過敘事剪接、美術設計、音效配樂、戲劇張力與演員詮釋,帶領觀眾親身經歷一趟虛實羅織且想像所無法觸及的記憶虛空,彼處有生老病死、創傷記憶、科幻寓言,並由人性以及情感深深牽動。藉由《父親》與幾部延伸電影,我們來談談普利摩.李維耗盡餘生悟出的真理——「人的記憶很奇妙,但作為工具並不可靠。」
▌創傷記憶:《記憶拼圖》與《穆荷蘭大道》
▲《記憶拼圖》劇照(圖片出處:采昌國際多媒體)
「我覺得,無法信任自己的心靈是很恐怖的概念。」
這是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的親身感受,也無怪乎打從《父親》問世以來,便時常聽聞有人將其與《記憶拼圖》(MEMENTO)相提並論,對觀眾與劇中主角而言,可怕在於「信任自己」已成一件極為艱難的事。前者呈現的是失智症患者的時間運作方式,而後者順向失憶症的世界,則是在順逆兩條敘事線之間切換,猶如一個髮夾般同時交會於始與末。
時間是必須帶有個人情緒的,屬於各自的感知,我們與藍納站在同一個起點上,一心一意找出殺害妻子的凶手,藉由昨日的自己傳遞的訊息去拼湊事實,去判斷真偽,去分辨善惡,更是道德標準不停擺盪和重新定義的過程。就因人性往往不如自己設想般光明磊落,生命經驗大半處於複雜的灰色地帶,所以記憶有時來來去去,無知有時變為恩賜。他問,若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人們又該怎麼療傷呢?假使不相信任何事,不相信世界之外還有世界,無法為明天的自己找到睜開雙眼的理由,那依附現實而生的生存意志也無法撐起整副瀕臨破碎的軀殼。
▲《穆荷蘭大道》劇照(圖片出處:東昊 Andrews Film)
被譽為神片的☞《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其實也存在不少異曲同工之妙,令人窒息的現實難以承受,扭曲了記憶流動的軌跡。導演大衛林區曾解釋,縱使這部電影的情節相當複雜,但其概念「生命無法以清晰的直線展開」則明白易懂,記憶、幻想、慾望、夢境建構出意識的複雜性。真實其實是混亂而脫序的,夢就像時間穿越身體的過程,導演意圖從這部電影探討的是比記憶更宏大的命題:「意識」。
以夢串接起模糊、混沌、虛構的情境,但人的意識是有脈絡的,因此☞《穆荷蘭大道》燒腦卻不至於令人費解,充滿隱喻與轉折,就如我們解釋不清自己的夢裡沒由來出現的人事物,無法察覺自己的潛意識被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變化所影響,鏡頭語言重疊著心理狀態,死亡與恐懼陰影竄改了記憶,自行修正,自行增生,最終皆由音樂扮演了刺穿夢境與現實的角色,今敏的《藍色恐懼》(Perfect Blue)有一首不寒而慄的流行歌曲、《全面啟動》也藉音樂作為潛入層層夢境的行動暗號,而那同樣是☞《穆荷蘭大道》最美麗而悲傷的瞬間,一曲〈LLorando〉演出,以無比強烈的感染力瞬間瓦解了Diana的自我保護屏障,罪惡感、創傷記憶、極端經驗,狠狠吞噬這場造夢者的求生本能。
▌科幻最終都會回歸人性:《王牌冤家》與《銀翼殺手2049》
▲《王牌冤家》劇照(圖片出處:IMDb)
編劇查理.考夫曼的傑出劇本至今仍證明《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不只是一部奇幻愛情經典之作,透過一段感情拆解了哲學、宿命、輪迴等龐大命題。或許可以如此形容,記憶本身就是一座由人性與情感建構出的迷宮,並非行車紀錄器錄下的冰冷事實,而是屬於我們各自版本的故事真相,裡頭重複上演愛恨、遺憾、自私以及痛楚的印記。
電影的開頭依然是結尾,繞成莫比烏斯環,證明了人們既有自由意志,也毫無自由意志,千百種不同的選擇最終依然迎向相同的結局。兩個看似平庸的人,相遇到相戀,相戀到相怨,再從相怨到相忘,那些雨水多過陽光的時刻讓人難以承受記憶的重量,無力照料傷口,寧可捻熄火焰,卻又於逐步刪去往事的過程中與潛意識對抗。金凱瑞飾演的喬爾後來才發現,抹煞了記憶便等於抹煞了一大部分的自我,因為,回憶就是一張網,人與人的交會密如繁星,織成彼此各自獨立卻又彼此相關的人生;有時候,就是這些不客觀,不正確,不真實,不可信的溫熱記憶,成為我們繼續活下去的力量。
▲《銀翼殺手2049》劇照(圖片出處:Sony Pictures 索尼影業)
至於丹尼.維勒納夫承繼雷利.史考特的絕美科幻之作《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則更加深入探討所謂「記憶」與「靈魂」、「存在意義」的直接關聯。在這個被污染和傾頹吞噬的末日國度裡,還留在地球上的有權有勢者往造物者之路邁進,不停創造更多軀殼維持世界運轉,那些次等居民,那些受操控的機器人與複製人,日復一日收拾人類留下的殘局,周遭充斥盡是填補空虛、排遣寂寞的商業產物。就如《父親》中安東尼無法釐清腦中的人事物,複製人亦難以分辨眼前影像的虛實,記憶可以植入,愛情可以人造,虛假滲透一切真實,生命的價值還剩下什麼呢?
「如果有真實的記憶,就會帶來真實人類的反應。」
升級中心裡的專家如此說道。重點或許從來不是記憶從哪裡來,而是記憶會帶著我們往哪裡去。那些比人類更像人類的瞬間,像是堅信奇蹟存在、爭取他人肯定、刪除資料折斷晶片、毅然背對熟悉的綠色眼珠,種種行為再度象徵著,靈魂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點點滴滴累積於真實感受與生活經驗之中。上述幾部電影,皆關乎記憶與自我的連結,但作為工具並不可靠,因此《銀翼殺手2049》的氣度更是高出了好幾層——假使沒有記憶,我們該如何追尋自我?
感受融於手掌心的雪花,躺在結冰河面的溫度,像個孩子一樣無助地嚎啕大哭,這些瞬間,才真正從人性層面體現了生命的終極意義。
✦
▌撰文者簡介|Kristin(一頁華爾滋)
☞閱讀更多Kristin@迷誠品專文
FB粉絲專頁《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版主。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英國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國際行銷碩士,文章散見各網路媒體。著有電影文集☞《光影華爾滋》,喜愛透過觀影、閱讀探索人與人以及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
▌直面記憶中無可迴避的道德考驗
☞《滅頂與生還》
▌延伸閱讀
【迷誠品專欄|葉郎電影徵信社】
☞戀夏35000日:冷氣機如何改變電影產業
☞盧卡斯《五百年後》(THX 1138):一場左右電影史的片廠竊盜案
【迷電影|Netflix影劇推薦】
☞《愛x死x機器人》:我們改變不了痛苦,但能改變看待痛苦的能力
☞《窺探》心底的黑洞,是撲火般的救贖。不斷燒自己的腦來翻轉人生
☞無法廝守終身,仍值得付出真心相愛:從感情切面看《角頭:浪流連》
☞《我是遺物整理師》我找到那些沒說完的故事,讓你能把眼淚收在裡面
☞劇荒請進!NETFLIX上一不小心就通宵追完的3部推薦日劇▌#1
【迷電影|長大再看一遍才懂!吉卜力動畫推薦】
☞《霍爾的移動城堡》裡的4個情感練習,讓我願意跨出第一步
☞《神隱少女》是我們終該面對的成長痛,每次都不合時宜來了
【迷測驗】
☞選一個電影場景,測你的內心有多孤獨? feat. 誠品選影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