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ayrichang_Instagram
故事圍繞在徐安、陸真、盧品涵三個性格、際遇皆不同的女孩,這些女孩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抉擇點時,她們細細探索內心聲音,做出不同的選擇。甘於平凡看似是懊悔的抉擇,但實際上,每一個平凡的瞬間都在提醒自己,所有的生命都有重量、所有的生活都沒有白費。
而是燦爛地綻放各自的光彩。
{本文內容由是三采文化提供;僅反應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首圖來源:ayrichang_Instagram}
這本書的書寫過程比想像中迂迴困難。
出版完《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後,很快地就啟程前往英國進修創意寫作的碩士課程,為了能夠更有效地融入英文創作,有很長一段時間閒置了中文創作。
圖片來源:ayrichang_Instagram
當需要恢復中文語感時,礙於我粗淺的英文,時間成為語言轉換的成本,我變得需要花比往常久才能進入中文寫作狀態;幸運的是,同時,英文寫作讓我發現自己思考和書寫的慣性,小至我的選詞、大至我的選題,在肯特大學的那一年,像極了寫作之路的重新開始。
所以這本小說雖是立基於台灣的現實,卻藏著我這一年、某些部分的新舊和晃動。
故事的最初發想是在四月,當時人還在英國,剛準備結束所有碩士課程,抱著滿足的心想像接下來悠長而寧靜的寫作時光正在等著我,就和以往每一年的寫作日子一樣,差別只是異地添增著書寫毛孔中的暢通感。
後來確實,一邊寫著英國學位的英文畢業作品、一邊零散地重新開始中文創作,不免地碰壁、嘗試、碰壁。
再後來,生活出現了數個劇烈變動,乾媽在七月初突然地離世,於是我決定提早回到台灣、盡可能完整參與治喪,接著八月初,另一波沉重的噩耗接踵而來,一眨眼就八月底了,我才飛回英國、花了十天好好地和過去一年半的生活道別。
圖片來源:ayrichang_Instagram
這幾個月,每天都是有口難言的瓶頸,不知怎麼地,我卻不想因為慌忙和難關而停下腳步,我知道自己若停下來,那就是更難爬出的深淵。也許因為甘願狼狽卻倔強地邁步,才寫出了徐安、陸真和品涵,跟最初和編輯討論的故事雛形簡直天差地遠(笑)。
對現階段的我而言,她們都是「選擇」的探索,徐安選擇如何地跟世界建立界線、或是不敢選擇;陸真用力地選擇不放棄理想中的自己,卻活成令人陌生的模樣;品涵則在破碎中(不得不)選擇放棄,進而從中盛開、凋零再盛開。
前幾天出席信義誠品熄燈前的夜讀活動,分享著一些生命裡的課題,有許多讀者紅了眼眶,或是前來簽書合照時,紅著鼻頭和我擁抱。那些時刻裡我深深感覺到,人們在不同的人生經歷裡,因為相似的情感產生交集,雖然面對著各自的生活,其實都在承受著越來越繁複的人生重量。
於是,徐安、陸真和品涵的選擇變成了「有些人」。有些人很晚才意識到,原來自我與世界的界線早就、一直都握在手中;有些人在一次次的追逐中失去自己,卻以為那是一種勇敢;有些人則是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歸於平凡,卻因此迎向不同的人生進程。
圖片來源:ayrichang_Instagram
難怪這些故事我越寫越喜歡,儘管疼痛和平靜都變得鮮明,但是無論經歷了什麼、選擇了什麼,妳的人生、你的人生、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白費。
而有趣的是,在觀察自己過往和這次的故事角色時,我發現自己無意間已鍾情於女性書寫,當然一部分是因為身為一個生理女性,我難以精準處理男性心理,而在處理女性心境時則一次次驚覺,女人的心是塊瑰寶。
當然,性別的展現和意義很難捨下其文化與歷史淵源,在步入這些繁瑣之前、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先忍不住寫下—社會一直從有好有壞、不同原因的期待和價值觀中出現裂縫,女孩從哪裡長出來,長成一個女人。
她會比從前更聰明,她感受、她挫敗、她倒下、她也被鼓勵和產生自信。
女人的美麗不是被社會比較出來的,而是當她承載世界的複雜和自己的複雜時,她終於無法對任何人都友善、偶爾還是有苛責自己的時候,但她知道這些都會過去,過不去的,她的心裡也有了可以放置、可以關起來的抽屜。她對人生的理解讓她無比動人。
圖片來源:ayrichang_Instagram
這次小說與以往最大的不同,不只結構上的轉換,初次嘗試短篇小說保有長篇小說的連結性作為基底,對話的部分我也試著捨去上下引號,讓故事多一點我不想捨去的散文性。
最特別的應是故事之外的特別收錄,它的原版是我在創意寫作課程裡的上下學期期末作業,所以是先有英文才有中文,語感上少了一點我寫中文的圓潤,卻多了一些在英文書寫時、無意間突破了書寫慣性而產生的內容。
我最初對這個故事的想像就是大人的故事書,在處理品涵要從葬禮中帶走什麼時,忽然就連結上了。芭芭拉(Barbara)源自於希臘文,意思是「外來者、外地來的人」,恰巧能以她作為前述三個角色的相映:「我」進入任一世界或情境時都是外來者,心境變化會因為事件發生的順序、遇到的人而有所不同。無論故事走到哪裡,
「我」會變成的還是「我」,那是一生的探問。
圖片來源:ayrichang_Instagram
原本偏向堅持小說的口吻要有連貫性,這次各種不同的新嘗試,好像反而有了不同的豐富,我很喜歡,像是自己三十代開始的隱喻。能夠以文字和這個世界、和我自己產生越趨紮實的連結,真的是我的榮幸。
完稿的這週,台灣入秋了。身上有了退不掉的傷和忘不掉的甜蜜記憶,它們終於相輔相成、組成了我。
希望我能一直這樣,在所有的變化之中,都保持那一點點對世界的叛逆,我與世界擦撞的火花也許不會每一次都漂亮絢麗,但都點亮了自己某個階段的模樣。
儘管再也沒有無憂的世界,我想我也寧可如此,寧可一次次在凶險的人生裡反覆去體驗愛是什麼、生活是什麼。
我想繼續這樣,我得繼續這樣。
▌變得普通,但沒關係
三個在不同環境的女孩子交織出的故事。
從天真爛漫,懷抱夢想的少女;到鄰近三十,每天過著相同日子的平凡人生。
帶著一些懊悔、一些希望,在期望與眾不同時,也嘗試接受平凡的自己;從失敗中獲取養分,相信每段走過的日子並非偶然,都是有意義的。
▊作者
張西
最具感染力的華文作家。
自小熱愛故事創作,從日記到網路社群,創造了女性書寫的新世代風格,擅長用細膩且具當代感的文字描繪情感。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