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亞大競逐:朝鮮半島的大博弈歷史——The Other Great Game
撰文 巫維珍(麥田出版總經理)在過去,台灣與韓國皆面臨過日本殖民,也在戰後成為經濟四小龍,發展軌跡近似的我們,都處於東亞的關鍵位置,兩岸議題一直面臨挑戰。席拉.賈格(Sheila Miyoshi Jager)的作品The Other Great Game則詳細說明歷史上,朝鮮半島也是競逐東亞勢力的重要場域。
十八世紀,英國與俄國展開了「大博弈」競賽,吉卜林小說《基姆》就提到這兩大帝國對抗的歷史。一八二五年,尼古拉一世登基,俄國進攻了波斯。英國開始擔心俄國會踏足印度,然而,俄國並未南向印度,反倒是向東擴張。東邊面對的朝鮮半島,就此成為東亞大博弈的關鍵舞台。
中國於第一次鴉片戰爭敗給英國之後,尼古拉一世重新研究黑龍江區域,他擔心英國若占領了黑龍江口,會阻礙俄國往太平洋東擴的野心。當時貝加爾號等船隻前往黑龍江口探險,預訂在庫頁島會合的時候,貝加爾號卻不知去向。他們重新集合時,發覺了「遠洋船隻可從南邊或北邊進入黑龍江」,對此塊地區的探索,印證了黑龍江區域對俄國的重要性,並宣布了「整個阿穆爾河(黑龍江)流域直到朝鮮邊境及薩哈林島,都是俄國的領土」。
以往論及東亞時,俄國的角色大多不受重視,此後,俄國與朝鮮之間的新邊界將會逐漸改變這一切,包括一八六〇年代飽受天災的咸鏡道朝鮮人移居俄國等的生活、法軍進軍江華島慘敗事件、日本分裂為兩派。朝鮮當時作為中國的屬國,中國又受到英法入侵採取的外交結盟政策,作者從四國(俄、中、日、朝鮮)的視角,藉由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初各國菁英的政治攻防與人民生活,討論俄羅斯帝國的東擴如何破壞了儒家區域原來的和諧,西方國家因而有了干預東亞事務的機會,以及韓國人的身分認同從何而來。
最重要的是,過去的「東亞大博弈」在今日也有同樣的意義,作為長期研究東亞與韓國歷史的學者,席拉.賈格指出:「這讓我們學到了關於該地區潛在的戰爭及暴力的教訓,也因此得以更加認識當代的世界局勢。」
▌總編選書

The Other Great Game
作者|Sheila Miyoshi Jager
出版|BELKNAP PRESS
▌更多總編特選
☞用一生找尋答案——《令和元年の人生ゲーム》
☞跨越閱讀界線的溫暖之作——The Eyes and the Impossible
☞「等我賺夠錢了,就……」這或許是對生活最大的誤解。——Taking Stock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