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青到茶金,那些時代教我的事 ft.連俞涵|今天讀什麼
撰文 迷誠品內容中心常有人說:「戲劇來自於生活。」
提取生活的經驗作為表演的依據,但是,若我們飾演的角色跟我們生在不同年代呢?
▌今天讀什麼搶先看
#迷誠品 #今天讀什麼 #連俞涵
連俞涵推薦書單1 ☞《劇作家 坂元裕二》
連俞涵推薦書單2 ☞《流麻溝十五號》
連俞涵推薦書單3 ☞《府城的美味時光》
飾演過《一把青》、《茶金》的連俞涵選擇到書中世界和那個時代的人聊天,透過閱讀《劇作家 坂元裕二》尋找日劇的青春、在《流麻溝十五號》感受那年在綠島所發生的故事、也品嘗《府城的美味時光》當中的人情味。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連俞涵《那些時代教我的事》推薦書單,開啟一場未知的旅程。
▌《那些時代教我的事》精選摘要
Q1:針對「那些時代教我的事」,挑選這三本書的原因?
連俞涵:在演繹角色時,我習慣做一些事前功課,搜尋和角色有相關或是能間接幫助自己理解的書籍;對我來說,演員其實就是與劇本一起工作的夥伴,要了解、熟讀劇本後,我才能在心中勾勒出角色的模樣。
Q2:為什麼挑了《劇作家 坂元裕二》這本書分享?
連俞涵:我得說,日劇其實就是大家的青春吧!
我從小就看過滿多日劇,且也恰好是坂元裕二的作品;在《劇作家 坂元裕二》的故事中,記錄了非常多關於他撰寫的劇本與一些演員的對談集,透過這本書也能更加認識到那些日劇背後的故事。
在《劇作家 坂元裕二》的對談非常有趣,尤其是他與滿島光合作四重奏的部分,也曾因學習樂器的時間太短而深感壓力,卻又很努力地去練習,讓我也產生了一種共鳴,就像我參與《茶金》時要學會鋼琴的時候,好像找到一個人能理解自己,非常療癒。
我認為演員都是這樣,奮力地朝著目標前進,雖然會因為陌生的領域與未知的專業感到慌張與焦慮,但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你能從裡面看到一些相似的特質,可能更像是一起作戰的同伴。
Q3:《流麻溝十五號》中哪個人物最有共鳴?這本書帶給您的感受?
連俞涵:《流麻溝十五號》是在講述綠島女性思想犯的故事,因為是真人真事,所以會有點像是透過這本書與那個年代在綠島經歷過一段歷史的人在聊天。
印象深刻的是施水環的獄中家書,在獄中的她寫了一封又一封的信寄給家人,充滿殷切思念;她的個性很溫柔,在書信的字裡行間中,能看見流露出那種充滿溫暖、卻又不希望讓家人擔心的話語,忍不住就被她觸動。
在大時代下一定會有各式各樣的故事,都有深刻的片段;施水環是 1925 年出生的,《一把青》中的朱青,也是 1925 年出生,施水環在台灣綠島所經歷的這些、而朱青她在南京那一路輾轉到台灣的故事,時間與歷史串聯起來,在同一個年代下,你能看見不同人物的故事與樣貌,而這些故事不論是文字記錄,還是演繹角色都刻骨銘心。
Q4:《府城的美味時光: 台南安閑園的飯桌》除了寫出台灣歷史,也是一位偉大女性的故事,同時也是俞涵飾演《茶金》張薏心的部分靈感來源,請跟觀眾分享,這本書帶給您的閱讀體會或樂趣?
連俞涵:我覺得真的能從一日三餐中觀察習性,透過食物和用餐習慣可以看出生活的樣貌。
書中有一段提到家裡的爸爸生日就是要請辦桌,他們會寫邀請函給整個街頭巷尾的鄰居,只為了幫父親祝壽。
《茶金》戲中父女用餐的場景也是如此,以前男女有別,所以他們用餐時不會坐在同一桌,因此那場戲就是父女兩個人吃飯,但也還是會分開,而桌上也是會個別擺一桌菜;對現代的我們來說可能會不理解這樣的行為,但這些就算是他們對於用餐、對於日常的堅持,這些細節就是他們的生活。
Q5:讀完這三本書,覺得自己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連俞涵:每本書都是開啟一段思考的過程,你可能會因為讀完這本書被改變一些想法,又或是改變人生的方向與行動,但對我來說那樣的改變是一個充滿刺激的旅程。
就像看完《劇作家 坂元裕二》後,會將他所有的影集都拿出來回顧一下,這些都可能是因為閱讀完這本書帶給自己的一些啟示與行動;這樣小小又溫暖的催化劑,都會成為人生精神的糧食,用閱讀餵飽心靈。
▌連俞涵推薦書單
《劇作家 坂元裕二》
在坂元裕二的故事裡,誰都能找到一處容身之地。
深藏內心難以言說的幽微心情,透過一幕幕的演出、一場場的對話,晶瑩剔透地發出光芒。
從閃亮亮的愛情偶像劇,到社會寫實劇中描寫照不到陽光卻仍努力活著的人們,坂元裕二的創作,經歷世代更迭,依舊引起熱烈迴響,甚至超越文化藩籬,被多國翻拍,無疑是日劇的代表劇作家。
>> 重溫日劇的故事情懷
《流麻溝十五號》
「流麻溝十五號」是綠島思想犯共同的戶籍所在地。
無法想像的監獄生活,出獄之日遙遙無期,對家人親友的掛念、對未來的茫然,衝擊著她們失去自由的心靈。出獄後,面對社會的歧視與生活的困苦,拚命求得一席之地。
六十年後,我們終於聽到阿嬤們親口講出這些故事,透過僅存的書信、照片、記憶,帶我們回到那個荒謬的年代,一段如此獨特的女性生命史。
>> 那些你無法想像的,關於綠島與思想犯的故事
《府城的美味時光: 台南安閑園的飯桌》
在辛永清細雋永的筆觸中,可以一窺台灣戰前戰後時代下的台灣、上流階層的優雅生活,和辛家餐桌上充滿愛的記憶的料理;有些讀來充滿歡樂、幽默,有些讓人覺得遺憾、感傷,不經意發現一抹淡淡的陰影。
>> 那年代的人們所堅持的生活
▌看更多迷專訪
☞專訪攝影師.影像導演奧山由之:最接近自我本質的瞬間,就是摁下快門、心弦觸動的那一刻
☞我不會設限自己只存在於某個身份,專訪魏如萱:我一直都沒有停下來過。
☞人生一路到最後,都是在追尋童年的自己:專訪李沐《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
☞相信幸福,它就會出現。專訪杜政哲《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
☞認識黃金年代條通|專訪《華燈初上》導演連奕琦、總製作人暨女主角林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