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攝影師.影像導演奧山由之:最接近自我本質的瞬間,就是摁下快門、心弦觸動的那一刻
撰文 迷誠品內容中心(採訪、撰文)・日文翻譯|吳欣芸・圖片提供|奧山由之、原點出版燦亮的夏天的海,讓空氣幸福得矇矓的光,洋溢著希望與期待的青春臉龐,2017年日本寶礦力水得(ポカリスエット)以高中生為主角的系列廣告在網路迅速擴散,又一次引發「奧山由之(YOSHIYUKI OKUYAMA)熱潮」。
▼《POCARI SWEAT》。圖片版權©奧山由之 Yoshiyuki Okuyama
這時,距2011年他以〈Girl〉為題的作品獲得「寫真新世紀」優秀賞後出道,不過六年時間。
▼《GIRL》。圖片版權©奧山由之 Yoshiyuki Okuyama
這位日本當今廣受注目的新銳攝影師,影響力不止於平面攝影,由他執導的廣告片、歌曲MV,累計觀看次數更是以千萬、億計數。
▼2020年,日本歌手米津玄師〈感電〉MV,奧山由之執導,觀看次數逾1.5億次
▼2021年,日本歌手星野源〈創造〉MV,奧山由之執導,觀看次數破1千萬次
▌讓活過的證明,以某一種物體的形式留存下來
年僅三十(1991年生)的奧山由之,大學念的是政治,受祖父影響,從小就接觸相機。談到攝影的啟蒙與出道的過程,他聊起了學生時期的回憶:
【奧山】
開始頻繁拍照是大學的時候。
中學時期,我都在做動畫或拍電影(編按:2007年,奧山獲得全國高中生電影獎),現在想想,當時其實是非常內向的。因為念的都是男校,完全沒有跟兄弟姊妹以外年齡相仿的女性聊過天,上大學後,看到校園裡有女性走來走去,簡直像是文化衝擊,是一種無法想像的奇異狀態⋯⋯
回想起來,那本來就是青春期應該會有的感受,只是不知不覺中我一直壓抑著這個情感活著,久而久之就演變成只要是女性來搭話,我就會想拒絕,或是浮上「我做不到」這樣的念頭。
也因此我才加入了攝影社,起初只不過是想去一個非常內向的人聚集的地方。一到那裡,就發現有很多像我一樣的人,我覺得「在這裡應該能交到朋友吧」,就加入了。
入社之後,我逐漸對某個同學年的女生有好感,卻不知道該如何交談。
這是以往學生生活中不曾感受過的情感,也不知道怎麼轉化成言語表達,有一種只有情感不斷在體內積累的感覺。慢慢的,心境變得更內向,也覺得很不擅長人與人的對話。
就在那個時期,發生了東日本大震災。
那時我第一次體會到「人是有可能突然失去性命的」。這個肉體有一天會消滅的。
我想要留下「活過」的證明,不是用肉體,而是以某一種「物體」的形式留存下來。
從上了大學後感受到的、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感,到堆積在胸口的、無法對外釋放的煩躁,都想要具象化地呈現出來——最初的作品《Girl》即是因此誕生。
我想要透過照片呈現對那位友人的情感,留下自己活過的證明。
▼《GIRL》內頁。圖片版權©奧山由之 Yoshiyuki Okuyama
▼《GIRL》內頁。圖片版權©奧山由之 Yoshiyuki Okuyama
在那之後,剛好發現有「寫真新世紀」這樣的比賽。因為當時也沒有朋友能幫忙看我拍的照片,也就帶著一種「希望有誰能夠理解這個情緒」的心情去報名,而攝影師HIROMIX選中了我的作品。
就這樣,我以攝影師的身分出道了。
▌讓被攝者發揮出最自然的自己
奧山由之的合作對象,從媒體、百貨零售、食品業、不動產業到運動品牌、時裝都有,他也拍攝過福山雅治、Mr. Children、田馥甄等知名音樂人的專輯封面。面對商業委託與拍攝的對象,奧山分享了他對「有個性的作品」的看法:
【奧山】
被攝者與攝影者之間若沒有強烈的信賴關係,被攝者也無法發揮出「最自然的自己」。所以,拍攝的時候,我會好好地凝視對方,試著理解對方,並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
寶礦力這個案子裡,創意總監正親先生只要求「請全力地去理解這些高中生(被攝者)」,除此之外,全權信賴我的作法。
▼《POCARI SWEAT》內頁。圖片版權©奧山由之 Yoshiyuki Okuyama
▼《POCARI SWEAT》內頁。圖片版權©奧山由之 Yoshiyuki Okuyama
跟客戶溝通的時候,我不太會用具體的畫面說明要這樣或那樣做,反而很重視「言語」的溝通,例如「透過這樣的創意,我們想要傳達的是什麼」。我相信,如果能互相理解最深層的意念與思維,很自然地就能做出發揮各自個性的作品。
所以,一件作品的完成,絕非僅僅傳達「這就是我(奧山)的個性」就好,而是要讓「參與創作的每一個成員的個性都能朝好的方向發揮」。倘若只彰顯出我自己一個人的個性,連我也會很快就看膩了。
這次《BACON ICE CREAM》台灣限定版能跟永真還有台灣的大家一起展現各自的個性,就讓我感到非常高興。
▼《BACON ICE CREAM》日文版,裝幀由服部一成設計
▌潛藏在日常中的非日常
奧山由之這次特別選擇以《BACON ICE CREAM》面對台灣新的讀者,精選多幅日本版未收錄的照片放入台灣限定版。「BACON ICE CREAM」這個標題如何誕生?新照片挑選的標準又是?
【奧山】
日本版出版到現在已經六年過去,我則根據以下的概念,來挑選台灣限定版新收錄的作品。
我從出道(2011年)到2015年之間的五年,無論是雜誌、廣告、CD封面等等的攝影工作,都是客戶的委託。執行過程中,愈來愈常聽到「這張照片好像奧山拍的啊」這樣的話,但是我自己沒有特別去意識什麼是「好像奧山拍的」,所以不太懂別人是以什麼角度而說出這樣的話。
日復一日無止境的工作裡,攝影這件事甚至讓我心生煩躁,便暫時先停下了所有工作,回頭檢視從開始拍照起到2015年這五年間所有的底片。看著看著,竟興起了做一本「探索『對我而言,攝影到底是什麼』」的攝影集。
▼《BACON ICE CREAM(台灣限定版)》內頁,原點出版提供。圖片版權©奧山由之 Yoshiyuki Okuyama
▼《BACON ICE CREAM(台灣限定版)》內頁,原點出版提供。圖片版權©奧山由之 Yoshiyuki Okuyama
▼《BACON ICE CREAM(台灣限定版)》內頁,原點出版提供。圖片版權©奧山由之 Yoshiyuki Okuyama
檢視照片的過程中,我只憑看著照片那刻的直覺,精挑細選出「接近自我本質」的照片。
所謂「接近自我本質」的照片,就是:摁下快門的瞬間,彷彿心弦不經意觸動了,一種接近直覺的狀態拍出的照片;也可說是「肉體的、下半身的照片」吧。一開始,我從兩萬張照片裡選出五千張、再從中選出一千張、再減到五百張⋯⋯花了大約兩個月減到數百張,再把照片洗出來,貼滿牆壁,偶爾挪動照片的位置,每天每天看。
「這算是『奧山拍的』照片嗎?或者不是呢?」我刻意不去語言化那種不同,而是用直覺判斷。
說到直覺,或許聽起來很隨便,但反而是最困難的。
一本攝影集的封面文案要是寫著「拍攝〇〇的攝影集」,在這麼明確的範疇裡,要收哪些照片就會很好選,讀者也很容易理解;一旦沒有如此明確的界定,而只有「奧山由之拍的照片」這樣的概念,就會有各式各樣的可能。
況且,當時我對於有明確概念的攝影集,是感受不到魅力的,覺得「為什麼到處都是一看到封面和標題就能想像內容的攝影集呢」?不能就只是把「我拍的照片」放在一起嗎?
因為有這樣的困惑,我決定不依據「某個標題」作為照片選擇的標準,只用觀看的方式去感受「這似乎很接近自我本質」,收集了這樣的照片放入攝影集。至於言語的傳達,我覺得就等到完成之後再來想吧。
那麼,「接近自我本質的照片」的結果,到底是什麼呢?
當然,因為面對攝影的心情每一天每一刻都在改變,無法一概而論,但當時我把對攝影的想法都放入「BACON ICE CREAM」這個標題之中。
首先,我發覺讓我摁下快門的對象或是瞬間,有「混雜共存」這樣的關鍵藏在裡頭。
例如,本來應該在室內的被放在戶外;看起來該是藍色的卻映照出紅色的樣子;應該在地上的卻浮在空中;日常生活中很常看到的物體,會因為光線投射的方式而引發不同的印象⋯⋯我發現這樣的照片很多。「在日常中潛藏的非日常」,或許可以這麼說吧。
明明是實際看過的元素構成,但看起來跟平常不太一樣。
「嚴厲又溫柔」、「歡樂又悲傷」⋯⋯能夠同時感受到相反兩極的人或事、物品或現象,向來很吸引我。或許兩個極端的元素距離愈遠,就愈能感受到美吧。「讓相反的元素得以共存的照片」,攝影集題名「BACON ICE CREAM」正是涵蓋了這樣的概念。
就像是把甜與鹹混合在一起,極端地說,光與影也是相反元素的共存。也就是說,「世界就是相反元素的混合共存=充滿了矛盾」,因為有了矛盾,才構成了世界。所以,也可以說「BACON ICE CREAM」=「光與影」=「矛盾」=「世界的總和」。不論如何,萬事萬物都可以因為各種不同的組成而有不同角度的看法。
以上就是《BACON ICE CREAM》的製作概念。
我從2015到2021年拍攝的照片中,選出了符合這個概念的照片。
▌「讓人想要珍藏的魅力」
《BACON ICE CREAM》日本版由知名設計師服部一成(Kazunari Hattori)操刀。台灣限定版的裝幀,奧山則特別邀請聶永真(Aaron Nieh)合作。他分享了合作的機緣初始,以及他看到的永真美學:
【奧山】
對我來說,適合《BACON ICE CREAM》這個作品的設計,在日本版已經找到一次答案。難得要在台灣出版的話,想做成跟日本版迥然不同卻仍然帶有魅力的書,那就有賴優秀又具有強烈個性的設計師了。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永真。我覺得能完成這件事的人非永真莫屬。
大概是八年前吧,朋友送了我一本永真設計的筆記本(編按:2010年,永真為誠品設計節設計的《設計無規則創意筆記本》),那是由不同大小的冊子拼接成的,特殊的裝幀手法,除了感受到強烈的個性以及刺激,也感受到優異的美感與品味,具有讓人想要珍藏的魅力。
正是期待《BACON ICE CREAM(台灣限定版)》也能兼具個性與品味,便拜託了永真。成果超越了我的預期,十分出色。真的非常謝謝永真。
至於希望台灣限定版帶給讀者什麼樣的第一印象,我想,每個人看到的「第一印象」都可以不一樣,我也沒有「希望這個作品能這樣被感受」的預設立場,答案只要能在每一個人心中存在就行了。
就像前面說過的,我想要呈現的是跟日本版截然不同的魅力,所以任何設計的細節,我完全交給永真決定,畢竟若是我說出了什麼想法,最終的成果很可能就會不小心接近日本版的樣貌。
果然,永真的設計,從照片的編排到紙張的選擇,都帶著巧妙的節奏感,收放自如,讀起來是充滿了趣味的。
▲奧山由之現在的工作室,是曾與祖母一同生活的老屋(圖片提供:奧山由之)
▌美,生於矛盾
奧山平時常用的攝影器材多達三十幾種,依工作的需求選擇使用,全數都是底片機。聊到創作理念,奧山由之解釋,「光」、「時間」、「記憶」這些元素對他並不是那麼重要,「矛盾」才是他創作的重心。例如:紀實與虛構的混合本來應該是很難的,卻又一定有那種曖昧的瞬間。任何容許「矛盾」發生的事物、關係、場所、時代、主題,只要與它們相遇,就會讓奧山燃起創作的動力。
而不論有多少商業客戶的合作,不論面對什麼樣的拍攝對象,奧山以「誠實」來總結:「無論如何都真誠地、誠實地做作品,比什麼都重要。我覺得這才是最能讓外界認識我的個性的方式。」
▲奧山由工作室一景(圖片提供:奧山由之)
▲奧山由工作室一景(圖片提供:奧山由之)
✦
▌奧山由之創作初心之作,首度海外授權
☞《BACON ICE CREAM(台灣限定版)》
聶永真設計,新增逾30幅新作
半手工兩冊合體裝幀.全新選圖編排
日本校色把關.四色搭配四特色精印
▌延伸閱讀
☞重新建立觀看的儀式|聶永真談奧山由之攝影集《BACON ICE CREAM》台灣版設計
☞致無名者的一封情書|胡晴舫╳聶永真,從書封設計共談無名性
☞專訪奈良美智:沒有比被貓特別友好對待更開心的事了
☞我和每一件拍攝對象的關係,就像一場戀愛|傳奇攝影大師Tim Walker
☞專訪《朝聖台灣》作者陳逸宏:如果什麼都知道,就不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