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看再看的小說改編科幻電影推薦|超乎時間,超乎生命的想像
撰文 Kristin(一頁華爾滋)據說臺灣長期以來存在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多數人對科幻題材的影視作品接受度頗高,但是科幻小說卻是公認難賣的其中一類,通常必須處於改編加乘的情況下,一般讀者才會比較願意主動閱讀科幻小說。如此市場反應其實相當值得思考,相較於奇幻小說,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科幻小說世界往往門檻更高,加倍依賴讀者的想像力,包括運作法則、外星生物,甚至許許多多全然陌生的專有名詞,再加上翻譯過程帶來的隔閡,單憑文字敘述其實難以具象不曾出現於我們過往生命經驗的事物。
駭客任務: 電影原聲配樂 (3LP/限量綠色彩膠唱片/ 22週年特典套裝
反觀科幻電影,最大的優勢就是透過影像的魔法,打造出一個神奇的平行時空,即使絕望與希望並存,美麗與殘酷並行,觀眾仍著迷地跟著主角穿梭其中,渴望認識此處運作的方式。好比《駭客任務》的尼歐以救世主之姿認識了現實真相,《星際效應》(Interstellar)裡庫柏必須為了兒女投入拯救人類的太空之旅;除了大型製作的系列電影之外,還有至今仍不過時的盧貝松《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劇本相當出色的《明日邊界》(All You Need Is Kill),訴求簡單明確的《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以及,回歸人之生存與情感狀態的《雲端情人》(Her)、《地心引力》與個人尤其喜愛的《2009月球漫遊》,無論格局大小、成本高低,一部部拓展想像邊際的佳作仍前仆後繼持續問世。
《一級玩家》電影金曲
雲端情人 (白色彩膠唱片)
假使仔細梳理電影與小說之間的脈絡,打從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問世開始,縱觀《銀翼殺手》、《沙丘》等備受讚譽的作品,得發覺科幻小說與電影本身再也無法獨立而論,作家啟發了導演,導演又直接影響了後世的作家,視覺上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已漸漸無法滿足人們對於創新的期待,真正足以成為當代經典的還必須呈現出「概念」上的突破。因此,以撒.艾西莫夫曾提及,科幻是人類如何反應科學與技術的變遷,必須關於未來,關於時間,關於存在,也就是姜峯楠於《呼吸》一書中寫到的——
「科學不光是為了要尋求真理,科學也必須尋求人類生存的意義。」
愛✕死✕機器人(圖片出自:IMDb)
Netflix的動畫影集《愛✕死✕機器人》堪稱典範,將各國文化、思想、概念徹底融入其中,主創團隊無意調和每一篇差異甚大的衝突感,而是任憑這些朝著四面八方馳騁的想像,於無邊夜空百花齊放。其中,更有許多篇章改編自既有科幻小說,帶著不少暴力、血腥、情色諸多兒童不宜之色彩,偶爾佐以不失可愛詼諧的趣味小品,透過各種形式緊扣著「愛」與「死亡」兩個核心要素,在處處瀰漫科技、末日、永生、Cyberpunk、奇幻、神祕等元素,同時充滿復古懷舊與未來風格的世界裡,生命承受的是更大的痛苦,更多的荒謬與更空虛的靈魂,人們又該如何追尋更深遠的存在意義?
多數人可能略知一二,首季的第八集〈祝你順利〉,是改編自全球首位同時獲得星雲獎、雨果獎和世界奇幻獎的華裔作家劉宇昆短篇小說集《摺紙動物園》裡的〈狩獵順利〉,當東方奇幻與西方科技強碰,當聊齋傳說與Steampunk相互激盪,成就一個發生於狐仙和道士之間,殘酷而詩意的異色童話。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故事中的人物為求生存得面對人性慾望、時代變遷,強勢文化的壓迫及侵略;在越來越虛無的世界底下,他們試圖留下一絲真實,關乎傳統、歷史,也關乎各個民族的身分認同,「情感」反而已經變為我們唯一能理解的事物。
另外,個人尤其欣賞的,還包括了〈茲瑪蘭〉,來自英國科幻小說家Alastair Reynolds出版於2006年的《Zima Blue and Other Stories》,在短短十分鐘內,道盡了何謂藝術,何謂哲學,何謂永恆,何謂永劫回歸,何謂無限重複與倏忽即逝。尼采思想中「永劫回歸」是最沈重的負擔,米蘭昆德拉認為,假使生命的每一秒都得重複無數次,那我們就會宛若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被釘在永恆之上,若萬事萬物如藝術、戰爭都不停循環重演,就像日復一日的無聊工作,不會被賦予任何特殊意義,因此生而為人,最重要的課題並非追求快樂,而是凝視痛苦,在沈重的負擔之下展現生命輕盈的輝煌燦爛。
〈茲瑪蘭〉跳脫神學與哲學的框架,返璞歸真回到最初的原點,叩問生命的終極形態。人生追求經驗而非意義,美因稍縱即逝而美,自由因去除雜念而自由,藝術也因體現真理而藝術,只剩一整片的藍,一整座的游泳池,被看台所圍繞,被世人所瞻仰。
滅絕(圖片出自:IMDB)
擅長科幻題材的作家、編劇與導演Alex Garland,在《人造意識》之後於2018年帶來了耗時三年籌備的《滅絕》,改編自「新怪譚」流派代表大師、美國作家Jeff VanderMeer的代表作「遺落南境」三部曲當中的第一本,帶有強烈的夢境氣息,以華麗、詭譎且實驗性的獨特風格席捲全球。此三部曲不僅躋身紐約時報暢銷榜之一,也被盛讚為華麗目眩、捉摸不定的歌德未來驚悚小說。
Alex Garland自始至終只有意願改編首部小說《遺落南境:滅絕》,將結局更動為自己的理想版本,另一方面,可能當初與派拉蒙電影公司的意見紛歧,導致雙方合作不愉快鬧上檯面,更堅定他無意拍攝續集的想法。當初,電影公司認為《滅絕》結局太過艱深,不易被觀眾接受,施壓更改未果,決定除了中美採用傳統院線上映模式以外,多數國家都交由Netflix上線;更拒絕採納劇組意見,按照自身行銷考量剪接成可能誤導觀眾的預告,一再讓這部創新而絕美的科幻電影失去了相對的尊重。然而,好電影始終不會因此埋沒,多數影評人盛讚《滅絕》為該年度最佳的科幻片,也將導演與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和戴倫.艾洛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等名導相提並論,完美結合科幻、奇幻、驚悚與恐怖元素,瀰漫克蘇魯色彩,龐大的未知恐懼猶如空氣般凝滯於神祕區域,掌握了心理與精神層面的恐懼,於視覺和劇情上帶來拓展想像的感官饗宴,更是一部尊重觀眾智商的劃時代作品,令人嘆為觀止。
雙主線並進的故事敘述:願意踏入「微光 The Shimmer」的人大多都是所謂的「瑕疵品」,人生走到一無所有,在自我毀滅與自殺之間抱著各自的理由聚集於此。這些人見識到一株植物能生長出各種品種,也發現鱷魚的血盆大口裡同時出現了鯊魚的牙齒,目睹影片裡人體有著不明條狀物體在流動,植物會長成人形,熊會發出曾經殺害的人的聲音。與世隔絕、失去記憶和時間,讓小隊成員各個身心都飽受煎熬。原來,在「微光」籠罩的區域裡,絢麗色彩能折射一切有形物質,包括人類的基因,但同時因此產生了扭曲。這些觸不可及的未知恐懼衍生出的絕望,一步一步吞噬進入此區域的生命體,因為人類的細胞與基因滿是缺陷,而外星力量有如病毒,從我們尤其脆弱的部分入侵,蠶食鯨吞,直至複製出一個全新個體,有些視為突變,而有些稱作進化。
別讓我走(圖片出自:IMDb)
出自亞力克斯.嘉蘭編劇之手,尤其喜愛的還有改編石黑一雄同名著作的《別讓我走》,無論文本或改編,皆呈現出各自的動人面貌。文字難以營造出英倫鄉間灰濛陰鬱的懷舊色溫,悲傷隨視線綿延無盡,凝滯於唯美淒涼的畫面之中。海爾森平靜的教室裡隱隱約約散發風雨欲來的詭譎,從一張天真稚嫩的面龐到另一張懵懵懂懂的面龐,無比珍惜聽著得來不易的錄音帶,隨著〈Never Let Me Go〉一曲搖擺起舞,女老師眼神裡憂愁與疼惜傾瀉而下,絕望和冷漠在這個世界築起層層高牆——複製人、仿生人是否具備靈魂?人類的責任與生命的價值存在於何處?
記憶是石黑一雄不曾停止探究的議題,每一篇故事或長或短,都關乎記憶、回憶與遺忘,於現在、過去與未來中迷惘,哀而不傷兀自瀰漫,朦朦朧朧,別有幽愁,衝突的感受隱隱然散播在作者淡雅輕柔的字裡行間,帶著扎人的刺緩緩地沈浸到靈魂深處。
他筆下的人物表現了一種殊死的勇氣,能深刻自我理解,偏偏生命跟不上時間的步伐,凱莉.墨里根(Carey Mulligan)、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和安德魯.加菲爾德(Andrew Garfield),內斂演技撐起整部電影的深度,複雜情感被憂鬱深深籠罩,流動於凱西的溫柔回憶中,三個人的關係緊密仍有顧忌,無語凝噎的氛圍瀰漫在渴望愛與陪伴的微弱希望之光。他們純真善良、無怨無恨、渴望幸福,生來卻注定為人類的衰亡犧牲自我,被社會剝奪層層直至一無所有。即使流星接連殞落,海爾森形體已逝,這些曾經擁抱過的記憶依然於失落的一角隨風飄搖。幸好還有愛留下,在遙遠的地平線彼端微笑揮動雙手,死如秋葉之靜美,比多數庸庸碌碌的生命更為耀眼奪目。
銀翼殺手(圖片出自:IMDb)
當然,談到科幻改編,就不能不提Ridley Scott當年退出《沙丘》後全心籌備的影史不朽經典《銀翼殺手》。Philip K. Dick 1968年問世的原著小說,直譯名稱就字面上而言,應為「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縱然故事主線相距甚遠,但電影與小說都是同一塊傾頹殘敗的土地上生長出來的,前前後後電影總共釋出過七個略有不同的版本,其包覆的人性、道德、倫理、宗教、哲學層面的議題更為後世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
重點是,當科學家足以扮演上帝創造生命時,人類究竟位居何處?作家吳明益於《銀翼殺手》重譯小說推出的導讀寫道:
「在和平相處的狀況下,人類扮演『寬大的上帝』不成問題,但如果有一天它們起而反抗,殺害、甚至奴役了人類,又該用什麼樣的律法或態度來對治?如果我們再調換思考的對象,從這些『準生命體』的立場想。即便你是被『生產』出來的,當你有了思想、情感與信念時,你不會想成為一個『真正』的生命體,比方說『人』嗎?」
無從否認,從1982年的《銀翼殺手》到續作2017年的《銀翼殺手2049》,如此蒼涼孤獨的末世帶有致命吸引力,迷濛雨霧折射著霓虹燈光,輻射與沙塵若隱若現,整座城市擁擠潮濕,放眼望去盡是廢墟與危樓,剩下留在地球等死的次等生命,每個角落散發著科幻片的藝術性,上述提及的《別讓我走》與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問題就在於,生命消逝得太快。
人類創造出了比人類各方面都優秀的物種,導致面目模糊,難分彼此,但是在真假之間、擁有靈魂與否,皆非作者與導演的核心命題,Philip K. Dick早已於書中點明:「每一個人曾經有過的每一個想法都是真的。」而這正是《銀翼殺手》的革命性題旨,置身一個被虛假所滲透的世界,那些人類無法置信的事,那雙比人類更像人類的人性之眼,死亡時刻抗拒天光沒滅的悲鳴,一舉拓展了我們賦予自身生命的終極定義。
異星入境(圖片出自:IMDb)
而今,2021的年度科幻鉅獻《沙丘》得以問世,除了《銀翼殺手2049》以外,還得奠基於《異星入境》兩部前作為Denis Villeneuve扎實打下的基礎,尤其首次觀賞《異星入境》時,內心的衝擊與震撼是排山倒海而來——這個故事源自於曾榮獲四項星雲獎、四項雨果獎的華裔美籍作家姜峯楠,只發表過短篇與中篇小說的他早已擁有大批忠實讀者,他筆下的主角往往帶有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執著,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評價說,他寫的是「生命的奧妙」。在他筆下,科幻成為背景及元素,他的凝視始終落在人的內在,體現人性面對科技的細膩心態,試圖拆解情感、預言、宿命、未知和自由意志。
《異星入境》原著為《妳一生的預言》其中一篇短篇小說,Denis Villeneuve建構出科幻骨幹與文藝靈魂,令所有書迷與觀眾深深嘆息,嘆息竟有如此詩意美麗的敘事,以及如此平凡動人的真相。在兩條故事線之間,與女兒的未來回憶與研究七足類文字的交會處,既是開始也是終點。姜峯楠短短的篇章飄忽而朦朧,隨外星生物的入侵,帶領著主角的思緒與意識尋找解答,電影則拼湊出整個故事的全貌,好似霧裡看花,卻又全然跳脫我們既有認知中的時間運作與思考模式。語言代表一整個族群的輪廓與地圖,換言之,若要理解全新的文字,我們必須認識那個世界一切有形與無形事物。
「我以前以為這是妳故事的開始,記憶是種奇怪的東西,運作的方式跟我想像的不一樣,我們被時間規則緊緊的束縛著,而這就是結束,但現在我不確定我相信開始和結束,有些日子,述說了超乎生命想像的故事,像是他們到達的那天。」
姜峯楠的觀點獨樹一幟,他曾表示,多數人們熟悉的科幻情節不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外星人打亂了地球原有的寧靜祥和,因此地球上的人們齊心協力克服內憂外患,在於秩序的破壞與回復,善惡永遠為二元對立。但是,他認為世界的改變是無法逆轉的,接受命運不等於消極悲觀,無論為人類帶來的影響是好是壞,是生是死,我們都必須學著積極面對。
人會如何反應科學與技術的變遷?這彷彿也為Denis Villeneuve的創作內核。《異星入境》裡的露薏絲主動接受自己的命運,《銀翼殺手2049》的K最終選擇聽從科技無法解釋的非理性力量,《沙丘》的保羅亞崔迪這一趟反英雄之旅,在於接納了自身命運並挺身而出。
「科學不光是為了要尋求真理,科學也必須尋求人類生存的意義。」
✦
{本文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撰文者簡介|Kristin(一頁華爾滋)
☞閱讀更多Kristin@迷誠品專文
FB粉絲專頁《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版主。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英國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國際行銷碩士,文章散見各網路媒體。著有電影文集☞《光影華爾滋》,喜愛透過觀影、閱讀探索人與人以及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
▌在時間的長廊裡,聽見彼此命運回響的跫音
☞《雲圖》
▌科幻之父——艾西莫夫,不朽科幻史詩巨著
☞《基地三部曲》
▌烏托邦與反烏托邦,是否僅在一線之隔?
☞《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