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漂流記,你上岸了嗎?──誠品31週年特別企畫Part 5|經濟發展、國際關係
撰文 提案 on the desk健康醫療、居住條件、公共安全、社會照顧、文化休閒、經濟發展、國際關係、自然環境⋯⋯以數據看台灣八大面向,二十年來,台灣是變好、還是變壞?
誠品31週年,邀您一起由31個切身議題觀察台灣變化的軌跡,從31種讀本拓展思索的角度,讓好數據發聲,創造31種讓台灣好事發生的可能!
經濟發展|工作,為了更好的生活|#創業 #貧富差距 #工作時數 #長期失業 #兩性薪資
📌創業不一定容易,守成真的太難!
觀察歷年公司登記的資本額,可見現存公司的平均資本額不斷成長,到2018年已突破3,400萬元。另一方面,新設立公司的平均資本額在1992年的高點2,229萬之後大幅下降,2018年只剩485萬——觀察近十年新設立公司產業別,「其他服務業」快速成長,占2018年所有新成立公司最高的28%,而其平均資本額僅有208萬元。
從現存公司經營年數的圖表中可見,創業不到5年的中小企業占比大幅下降。成立5年以上的公司中,僅有20年以上的中小企業占比逐年提升。再觀察創業率,雖然在2009年超越歇業率並緩緩拉開差距,但差距始終在3%以內,2017年後差距甚至開始縮短,2018年兩者只相差1.42%。由此可知,隨著產業型態轉向以資本門檻較低的服務業為主,加上各式開源服務普及,雖然讓創業的資金門檻大幅降低,但從結果來看,近年創業率及創業存活率皆維持低檔,也可能使階級流動更加困難。
📖【延伸閱讀】
☞《混亂的中程》|史考特.貝爾斯基,遠流出版
從無到有開創事業或產品的過程變化莫測,在第一哩路產生一個新想法,最後一哩路卻要捨得放手。然而,我們喜歡談論起點和終點,即使中間過程最重要,卻通常也是最容易忽視和誤解的部分。全球網路最大設計師作品交流平台Behance的創辦人暨Adobe首席產品長史考特.貝爾斯基為您揭露執行新計畫或創業的真相,陪伴你在創業最困難的階段找到一條出路。
📌貧富不均,才是全球經濟最大危機!
國際上觀察貧富差距通常以家戶所得五等分位差距倍數作為指標,然而近年許多經濟學家主張應該使用切分更細的二十等分位綜合所得差距倍數。
若將全國家戶依所得稅的高低等分成20組,所得前5%與所得後5%的差距,從2000年的40倍快速擴大至2018年超過100倍,顯示最富有族群的所得快速成長。
經濟學家認為貧富差距擴大的主因可能來自貧富者不同的收入結構,富人用土地和不動產錢滾錢,即使經濟成長趨緩也不易受整體景氣影響。此外,可能的原因還包括稅收制度不公、產業結構由勞力密集轉向資本密集等。如何將經濟成長的果實更加平等地分配給每個階級,是台灣仍需要持續努力的課題。
📖【延伸閱讀】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皮凱提,衛城出版
經濟思想的分水嶺之作!貧富不均漸趨惡化已是當前極受熱議的問題。原因究竟是什麼?儘管眾說紛紜,但各種議論的資料根據似乎略嫌不足。皮凱提從稅收與遺產紀錄著手,蒐集整理橫跨二十幾個國家、長達二百多年的數據資料,藉此分析工業革命以來的全球財富分配動態,從中提出一個系統而全面的解釋。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過勞之島」?
扣除滿足吃飯睡覺基本需求、通勤及家務的時間後,若單週工時超過50小時,從事其他活動的時間將相當有限,因此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美好生活指數,將每週50小時的工作時數作為長工時的門檻。
2016年以來《勞基法》修正的討論中,時常可見引用台灣2017年每人平均年總工時為2,035小時,在OECD國家中排名第四,超過日韓等鄰近國家——聽來可怕,但觀察年總工時的計算方式,包括了全職工作者與部分工時工作者。若部分工時者占比愈高,年總工時的平均就會相對拉低。以2017年為例,我國部分工時就業者占比僅3.3%,日本(22.4%)及韓國(11.4%)的部分工時者占比較高,拉低了日韓的平均年總工時。
相比日韓,我國的數據更真實反映了全職工作者的勞動狀況。因此同一份統計中,2017年台灣全職就業者的每週平均經常工時(42.3小時)及工時過長比率(8%)相對較低,反而是日、韓分別有約20%的勞工工時過長。
但工時的統計受到諸多因素影響,造成統計與真實情況的落差。若想要更真實了解台灣勞工的面貌,應該先深入探討各行業工作型態,因應不同情況展開討論,才有可能更貼近真實狀況。
📖【延伸閱讀】
☞《為什麼要睡覺?》|沃克,遠見天下
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記憶力、學習力、創意、生產力、領導力、決策力、智商與情商、吸引力、運動表現,甚至食慾,這些讓日間生活更精采的能力,都與夜間神祕的睡眠有關。
傑出神經科學家沃克為我們描繪出當前科學對於睡眠的全盤了解,告訴我們如何睡好覺的訣竅。
📌終結漂流職場
為什麼選擇討論「長期失業率」,而不是「總體失業率」?
其實這兩者皆十分重要,但長期失業者通常在社會上聲音微弱,較少被公部門與媒體關注,因此相關公開資料較缺乏,然而長期失業成因複雜,需要更深入探究其樣貌,才能促進更多的討論與研究,希望透過此數據分享,讓更多人開始關心此議題。
另外,長期失業問題背後隱藏著社會結構的惡性循環。當一個人長期缺乏穩定收入且逐漸與勞動市場脫軌,容易失去勞動市場競爭力並處於社會邊緣,生活品質與身心都可能十分不穩定,進而衍伸其他社福問題。
長期失業率與總體失業率在2000年後的走勢大致相似,皆在經濟環境波動時明顯受到影響,於2000年科技泡沫消退、2008年金融風暴時有較大的波動。但兩者的最高點卻不相同,長期失業率在2003年達最高點20.87%,總體失業率的最高點則在2009年達到5.85%。
台灣總體的長期失業率自2014年後緩緩下降,但青年長期失業率卻呈現上升趨勢。雖然教育部和勞動部都各自提供技職教育、職業訓練計畫,希望能提高求職者和求才者的媒合機率,但兩者各自為政,從結果來看,教育機構和勞動市場還是存在不小的落差。
其實不論是教育或業界都正面臨著轉型與升級的考驗,或許在思考教育系統與就業市場間的距離如何縮短時,應試著讓雙方在動態中互相合作、保持進步的節奏,而不是單向配合或互相遷就,如此才能同時維持勞動者與勞動市場的競爭力。
雖然台灣的總體失業率與長期失業率皆低於OECD平均,但低度就業問題日益浮現。根據主計處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失業者找尋工作過程中,有工作機會但未去就業者占34.79%,其中主要原因為「待遇不符期望」者占64%;另外,就業者中主要工作為「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之主因為「找不到全時、正式工作」者占23.85%。其他相關問題如薪資差距擴大、不同產業中的勞動市場供需不平衡等,都不容忽視,接下來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將決定台灣是否能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延伸閱讀】
☞《讓每一次的離職都加分》|朴建鎬,采實文化
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幸福、為了實現自我。要達到如此想望,首先要能「工作得像自己」。
辭職不是為了離開,而是有更好的地方要去。終結漂流職場,開始設計專屬你的工作藍圖!
📌在家庭、職場、社會窮忙的女性
兩性總薪資差距從2000年的25.8%下降至2018年的17%,經常性薪資差距則為13.3%,相較日本(31.9%)及韓國(35.4%),性別間的薪資差距較小。
但中研院報告指出,差距縮小的主因與少數女性有機會進到收入較高的白領職業有關,觀察不同職業別的性別薪資差距,「非技術性藍領」的差距最大。因此,雖然少數女性進入高階白領行業拉近了性別間的平均差距,但未來不論企業或政府,都應持續正視許多行業中仍存在同工不同酬或是因性別刻板印象所導致的不平等問題。
📖【延伸閱讀】
☞《瀕窮女子》|飯島裕子,大塊文化
面對至今仍根深柢固的性別不等,以及在此之下必須兼顧工作、結婚生兒育女,甚或單身的女性,無法自立更生,種種默默掙扎生存的真實樣貌 ⋯⋯血緣、社緣、地緣薄脆如紙的女性,妳可能正在不知不覺走入貧窮!
國際關係|小島的危機與轉機|#外交
📌TAIWAN CAN HELP
外交部透過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ODA)維繫邦交的模式長期被批評為「金錢外交」。然而我國ODA占國民所得毛額(Gross National Income,GNI)的比例,從2009年起其實逐年下降至0.06%,在國際間遠低於日本(0.23%)、韓國(0.14%)等國。
需注意的是,當代的ODA並非單純送錢,而是透過政府與民間共同合作參與海外工程建設,帶動國內工程相關產業及產品的國際發展空間。未來,不論是參與國際組織或是提供開發援助,持續透過實質外交證明「Taiwan Can Help」,是政府需堅持深耕的方向。
📖【延伸閱讀】
☞《國家的決斷》|張國城,八旗出版
一本為台灣人而寫的國際關係史,欲了解台灣的命運與前途者不得不看。
主題書展優惠
☞【誠品31週年特別企畫:好數發聲,好事發生!31 BOOKS for BETTER TAIWAN】
2O2O.3.12 – 4.3O 全台誠品書店門市暨網路書店同步聯展,推薦書籍79折起
閱讀更多【好數發聲,好事發生|8大面向,31個議題】
➤活得老,也要活得好|健康醫療
➤讓每一種生命皆能安居|居住條件、公共安全
➤攜手相扶,沒有人是孤島|社會照顧
➤讓娛樂成為文化|文化休閒
➤永續,是最美的風景|自然環境
※資料提供:《臺灣數據百閱》(Re-lab,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