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朝聖台灣》作者陳逸宏:如果什麼都知道,就不好玩了
撰文 楊馥嘉(採訪、撰文)・攝影|迷誠品內容中心・場地提供|本然咖啡
如果以為 ☞《朝聖台灣》(2021年5月誠品選書)只是一本漂亮的攝影集,那你會錯過許多精采的閱讀經驗。
這本書不單單是作者陳逸宏記錄台灣庶民信仰三十年的影像專輯,也包含攝影技巧實地教學、民間文化田野採集、祭典小辭典與知識補帖等等。內容之所以如此豐沛,來自於陳逸宏具備三種身分,他是一位資深攝影師,也是東港東隆宮王爺的子民、白沙屯拱天宮香燈腳,在大學受過心理學、社會學訓練,讓他對於民間信仰文化擁有兩種看似矛盾卻又並存的視角——往內的更加深究與拉遠距離的觀察——正如約翰.伯格(John Berger)所說,「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 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朝聖台灣》作者陳逸宏(攝影:黎正雯)
▲《朝聖台灣》作者陳逸宏(攝影:黎正雯)
陳逸宏不只記錄闡述,他同時自問也提問,這些都讓 ☞《朝聖台灣》層次更豐富,超越一般攝影書。後來發現,陳逸宏鏡頭下的人事物之所以如此觸動人心,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很會說故事的人。
❐ 是3O年的未竟之業,是終身的田野
採訪當天,時間剛好是今年白沙屯媽祖進香回鑾後等著開爐的四月底,話題自然從這裡開啟。剛從白沙屯回來、臉龐曬得黝黑的陳逸宏,問及☞《朝聖台灣》的寫作動機、是否很早就為出書做準備?他頻搖頭說完全沒有想過,「我也沒想過會以攝影為職業,我一直以為自己會成為中文老師。」這種聽起來有隱情的起頭(哈),讓人馬上豎起耳朵。也許我們應該要問的是,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白沙屯媽祖進香經過四天徒步,到北港朝天宮入廟的盛況(陳逸宏攝於2018年)
▲雲林麥寮鎮安宮送王(陳逸宏攝於2010年)
出生於1967年,自小在東港長大,王爺信仰是陳逸宏生活的一部分,三年一科的王船祭時間一到,全鎮自動放假,人人各司其職。他說起童年一件趣事,「功課不好、昨天才被老師修理的同學,今天在迎王時搖身一變成為威風的五毒大神,接著你看到,揍他的老師跪在路邊拿香拜他!」這畫面實在太生動,我們都哈哈大笑。「我就跟老師說我也要當五毒大神,老師勸我,『不要啦,他三年一科才當一次五毒,你當班長,天天可以管五毒!』。」這乍聽像是玩笑話,但不也是東港人信仰融入生活最好的例子?陳逸宏從小便觀察著人在擔任神職與在日常生活當一個普通人的轉換與過渡,這些都成了他的養分,滋養他發展出日後獨特的攝影角度。
▲頭戴羊角箍的武差爺特寫(陳逸宏攝於2015年)
因為父親曾是台北市攝影學會成員,陳逸宏十三歲開始接觸單眼相機,進大學時第一件事不是找自己的系館,而是找攝影社社辦。1990年以學生攝影名義向大甲鎮瀾宮申請跟拍媽祖進香遶境,累積四年的黑白照片成了他畢業論文「大甲紀行」的主要內容,拿下全班最高分,而原本他想寫的主題更大,題目是「從迎王平安祭看台灣的瘟神信仰」。三十年過後,他覺得 ☞《朝聖台灣》大概就是完成當年的那個未竟之業。
陳逸宏在2003年進入報社,當了十四年的旅遊組攝影記者,練就一身本事。有一年,他提議報導八天七夜大甲媽祖進香遶境,帶著旅遊組組長一行人,不以信仰或宗教的角度,以像欣賞巴西嘉年華會般欣賞藝閣與陣頭的臉譜、打扮、演出,同事個個瞠目結舌。「我們隨起駕跟拍走一整天,當晚連夜發稿發圖,第三天做版,第四天全版見報!這相當是Live報導了耶,因為我們希望,讀報後若有人想參加,還有四天可以去!」拚命三郎似的做法背後原來有這層用意,現在聽來依然覺得熱血沸騰!
❐ 自在於信仰與懷疑間的不可知論者
陳逸宏笑稱2006年是他「人生的巔峰年」,因為那年他同時獲得「華人部落格生命紀錄類首獎」與「國家地理雜誌國際攝影大獎」。同年他為金枝演社的劇作《祭特洛伊》擔任劇團影像紀錄,導演暨創辦人王榮裕建議他,「如果要體會台灣最原汁原味的媽祖信仰,你應該要去走一趟白沙屯。」他說,西部小漁港白沙屯給他近似東港的親切感,至於媽祖進香遶境的第一印象呢?爽朗的他直言不諱地說,「那時看了嚇一跳,好陽春!」從小習慣東港迎王的華麗陣仗,看到白沙屯媽祖進香隊伍只有頭旗、鑼手和四人扛的媽祖神轎,自然大為驚訝。然而,如此純樸簡單的編制所傳遞出的種種力量,讓陳逸宏從此跟定白沙屯媽祖。
▲台南十三甲武德宮丙戌科五朝王醮,送王燒王船(陳逸宏攝於2007年)
當提到白沙屯媽祖給人的神祕經驗時,他重述了幾個收錄在 ☞《朝聖台灣》裡的親身經歷,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這些神祕經驗,也挑戰著他受過的科學教育知識,對此,他保持開放態度與持續觀察,他自認是不可知論者,而非無神論者。「我覺得萬法歸宗,媽祖也好,耶穌也好,都是祂化作你可以接受的形式⋯⋯當你去走西班牙朝聖之路時,媽祖也可能在你心裡。」他最喜歡電影☞《我出去一下》中的一句話,「當你信仰一個東西時,你必須不斷懷疑它。」他話鋒一轉,說「像我心裡會一直跟媽祖吵架,我就腳快斷了,走不下去了」。有一次,原本已經飛奔不見蹤影的粉紅超跑,突然又轉回,直接來到他面前,像是媽祖聽到他抱怨,回來鼓勵他,把他嚇好大一跳。
提到白沙屯,大家都很知道八天七夜的大媽進香,然而回鑾翌日所進行的「二媽遊庄」——由黑面二媽與山邊媽巡過白沙屯村庄——則不為大家所熟悉,☞《朝聖台灣》在這部分補足了豐富的內容。「為什麼白沙屯媽祖要挨家挨戶去巡很偏僻的地方?這些會來跪拜的老人家,常是老弱病殘,去廟裡就算只有一公里,也是寸步難行。但媽祖今天來到你家門口,有這三十秒鐘的接觸,這件事情對於身體不舒服的人來說,是很大的正面能量。今天媽祖都來跟我加持了,我怎麼能夠自暴自棄?」對此,陳逸宏認為這是白沙屯媽祖貼近民心的最佳證明。
在攝影表現上,陳逸宏會依狀況使用不同技巧,像是以移軸鏡拍攝二媽遊庄一行人走在翠綠山坡上,呈現出一種人在大自然之中的渺小卑微感。這張照片讓當地耆老看了直說很貼近心中的二媽遊庄概念。陳逸宏笑著說,「用移軸鏡一開始很不習慣,這根本是在泯滅我的本性」,因為他是攝影記者出身,總是想盡辦法要近距離拍攝主角,而使用移軸則要利用制高點,「不過,一旦拉開距離後,我反而能觀察全貌」。
▲台南佳里金唐殿送王,燒王船(陳逸宏攝於2008年)
「我發現,為什麼使用大光圈,使用什麼鏡頭,這過程都是在反應你的人格,你的內心世界。我有時會鏡頭整個旋轉,好描述那種感受,是直覺要我這麼做。」能夠任憑直覺,也是要具備精湛技巧與經驗。他的建議是多去幾次祭典,用不同角度拍攝,找出最有感覺的畫面。
❐ 烏托邦,與被發明的傳統
跟拍白沙屯媽祖進香這麼多年,陳逸宏逐漸把焦點放在進香活動的Before及After。二媽遊庄就是進香的After,把福澤帶到庄裡每個角落;而「起駕時刻」就是進香的Before,「白沙屯人人家中供奉媽祖,在等待起駕時,他們著裝完畢,有的在媽祖面前打麻將,有的在編竹蓆。我想知道,什麼才是最屬於白沙屯人的祭典生活?我用靜止空間感去呈現白沙屯家裡的準備工作,這就是Before」。
▲白沙屯媽祖回鑾(陳逸宏攝於2018年)
白沙屯媽祖進香給人另一個強烈的印象是烏托邦之感,家家門戶大開,人人可以借廁所也能在騎樓休息,更別提沿路上熱情供應的用品與飲食。而陳逸宏對於這烏托邦又有什麼觀察?他另外舉了一個例子:「白沙屯媽祖進香有所謂的『全馬』、『半馬』。全馬是從拱天宮到北港再回到白沙屯,全程徒步,跟著走就好(不用跟著轎子),走完就頒金牌;半馬是徒步從拱天宮到北港,走完給半程金牌。沒有錄影,全憑自由心證,你敢說,我就敢給。這是你跟媽祖的契約,口說為憑,這不就是烏托邦嗎?」
▲遶境隊伍從聖明宮起駕(陳逸宏攝於2007年)
而這個非政府主控、由民間臨時組成的烏托邦,陳逸宏從社會學解讀,有了另一層的延伸意義。「如果發生災難,中央指揮系統失靈,如果我們又被迫要遷徙,要如何讓幾萬人從A點到B點?中間不互相踐踏,不互相掠奪,這是媽祖每年帶我們走的一場大型避難演習。」如果服兵役是保護國家,那麼也許去體驗媽祖遶境也可以不為宗教,而是練習如何在特殊情況下彼此互助?我們不禁如此想像著。
持續記錄傳統之餘,陳逸宏也關注傳統如何被發明及轉化。他提到高雄文化局曾舉辦宋江陣遴選,就出現很特別的嘻哈宋江,又例如登上世大運舞台甚至紅到國外的電音三太子,以及東港有一群外籍漁工代替無法打鼓的年邁東家,在迎王時打的鼓聲是搖滾風格,甚至有高雄的藝術家委託陳逸宏找了七位東港外籍漁工,拍出一支漁工樂隊影片,在威尼斯雙年展播放。「這些民間信仰文化轉化成表演,就是一種被發明的傳統新元素,也是一種傳承,這是我想要記錄的。」
▲電音三太子與街舞融合(陳逸宏攝於2008年)
▲扮演五毒大神的小孩,離不開現代文明產物休息時間在一旁打電動(陳逸宏攝於2015年)
❐ 答案,會在時間裡找到你
問到接下來有什麼計畫時,他眼睛發亮地說,五月要去曾文溪拍王船祭,十月從小琉球、東港到南洲也都有迎王祭典,等疫情過去,他預計去日本走四國遍路。他笑說,這些就是他的閒暇生活(他的主要工作是商業攝影)。當年和太太的蜜月旅行本來要去西藏看天葬,長輩覺得不妥,他又想著去京都看完所有世界文化遺產寺廟,最後他們去了中國麗江的東巴,拍攝少數民族與僅存的象形文字。這幾年,他花很多時間在福州拍攝紀錄片,不然就是在台灣或日本。「疫情剛好讓我停下來,整理這些照片,密集地與編輯討論,從兩千多張照片最後篩選到三百張,真是很痛苦的過程(笑)。」
▲《朝聖台灣》作者陳逸宏(攝影:黎正雯)
關於要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或其他的祭典,他有什麼建議?他說,要先了解並尊重當地的文化,了解自己此行的目的,不要把自己逼入絕境。「這不是靠意志力克服,是要在你能完成的狀態下進行,媽祖沒有要你拚命,你自己就把它當成排毒之旅,自己跟自己的契約、自己跟神的對話,照自己的步調走,把心態調整好,也許有天也可以走完全程」。
他認為,所有的宗教祭典通常要處理三件事:神與神、神與人、人與人。「人與人是最難處理,神與人之間最簡單,因為那是單向的,你就做你的部分,神會用別的方式讓你知道。」他常常覺得自己先有了答案,先去進行了某些事,過一陣子之後才知道當初是為什麼。他覺得出版這本書可能是這樣的因緣。有了前面的鋪路,後面搭起這座橋就是水到渠成了。「這本書對我的意義是:我也許就是那道橋樑。」
▲《朝聖台灣》作者陳逸宏(攝影:黎正雯)
採訪接近尾聲,我們還聊得意猶未盡,咖啡店外下著久違的雨也是下得相當認真。陳逸宏說,白沙屯媽祖起駕時常常下雨,維基百科可以查到兩個說法,一說是媽祖是女神,愛乾淨,出發前要先下雨清洗地面;另一說是媽祖曾與大道公有過婚約但悔婚,下雨是大道公故意施做的。「我問過當地耆老,他們認為,如果在起駕前降雨,就是媽祖婆想讓人無後顧之憂。因為白沙屯是一個被客家庄包圍的閩南庄,他們種西瓜、種花生,跟著媽祖進香出去八天才會回來,若無雨水,作物就會枯死,所以下雨是媽祖的體貼。這是當地人的解讀,我們去作田野調查要知道的就是這些。」我們紛紛直呼這個說法也太溫暖可愛了!
最後,陳逸宏笑著說:「我會繼續拍這些祭典,很期待下一個十年。現場的狀態、你的心境,都不能預期,都是一種不可知。如果什麼都知道,就不好玩了。誰知道呢,也許明年你也會去陪媽祖走一段。」
▲《朝聖台灣》作者陳逸宏(攝影:黎正雯)
想起剛剛聊到神祕經驗時,陳逸宏兩度提到「時間感的消失」,一次是半夜獨自在漆黑田埂間奮力要跟上進香隊伍,另一次是在溝皂里被一位來無影去無蹤的老婆婆用摩托車飛速載到下個定點。對比他這三十年來不間斷拍攝所累積的各類時間軸,以及攝影工作分秒必爭的精準速度感,這消失的時間感顯得無比夢幻。時間若是像沙漏裡的流沙,也必定在陳逸宏的攝影生涯中堆積成厚實狀闊的風景。
✦
▌神明欽點的攝影師 陳逸宏・3O年庶民信仰影像全紀錄
☞《朝聖台灣:燒王船、迎媽祖,一位攝影記者的三十年祭典行腳》
(攝影:黎正雯)
◆台灣民俗信仰學者 林茂賢——專文作序
◆攝影家 張照堂、陳伯義/台南國際攝影節總策展人 黃建亮/白沙屯拱天宮主委 洪文華——專家推薦
◆白沙屯拱天宮文化組執行長 洪建華——專業審定
疫情時代,最撫慰人心的信仰參與,
世紀瘟疫籠罩,最閃耀的人性光芒。
從燒王船到媽祖遶境進香,
身兼攝影記者與拱天宮志工的陳逸宏,
用三十載光陰與數以萬計的影像,
為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記錄下最珍貴的感動與瞬間。
▌延伸閱讀
☞ 祭典,攝影人的修練場|從《朝聖台灣》重新看王爺、媽祖信仰 #誠品選書
☞ 酒量超好的照府王爺,隨白沙屯二媽遊庄|從《朝聖台灣》重新看王爺、媽祖信仰 #誠品選書